唐平
我們都知道,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課程改革過程中的三大熱門詞匯。但其實,三者之間并非獨立存在且毫無關聯(lián)的,恰恰相反,三者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的。而合作作為其中的一個重要板塊,它自然也能夠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探究學習能力的同步發(fā)展。相對于傳統(tǒng)的灌輸式課堂而言,這種課堂模式突破了固有的框架,也挑戰(zhàn)了教育者對課堂的絕對占有權。
在高中物理課堂上,教育者如果想對合作學習策略進行恰當應用,首先需要做的就是進行科學的物理學習小組劃分。那么,怎樣的小組劃分才是科學的、合理的呢?首先,教育者需要確保自己的教學理念是現(xiàn)代化、正確化的。在此基礎上,教育者還需要對班上學生的基本情況做到了如指掌,對學生的學習情況、生活情況、心理狀況有一個全方位的了解。只有這樣,分組才能夠做到科學以及合理。
例如,教育者在分組時,需要遵循同質分組或者異質分組的原則。就拿同質分組來說,教育者可以將基本情況相似的學生分為一個學習小組,從而對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和訓練。由于組內成員的物理學習基礎差距不大,且性格特征、思維特點類似,因此,教育者便可以對他們提出同樣的學習要求,這樣有助于整個小組整體質量的提升。而從異質分組的角度來說,教育者便可以將物理基礎水平不同、性格特點各異的學生分為同一個小組,從而達到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教學效果。物理成績好的學生可以帶領物理成績差的學生進行學習,性格外向的學生可以幫助內向的學生成長,這種分組方式同樣可以達到非常良好的合作學習效果。
在高中物理課堂上,為了保證合作學習的質量,教育者應該善用各種資源、各種設備,以此來達到高效合作學習的效果。比如,教育者可以將以多媒體為代表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作為切入點,將其應用到課前導入、課堂授課等環(huán)節(jié)當中,從而有效的引導學生展開合作學習。
以《摩擦力》為例,教育者在對其開展課堂教學時,便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比如,教育者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對摩擦力展開更加深入的探究。學生的合作探究結束后,教育者還需要針對學生的探究情況進行適當?shù)难a充。為了使補充的效果更加理想,教育者便可以對多媒體進行合理的利用以及安排,比如將實驗過程用多媒體呈現(xiàn)出來。這樣的話,學生便可以對整個實驗過程有一個更加清晰以及全面的了解,這對其物理學習效果的優(yōu)化是非常有利的。除了現(xiàn)代技術以外,教育者還可以從實驗設備、實驗儀器入手,將它們恰當?shù)膽玫礁咧形锢碚n堂的合作學習過程中,讓合作學習的過程能夠更加豐富和精彩。
作為一種新穎的、現(xiàn)代的學習模式,合作學習已經成為高中物理課堂上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為了保證合作學習的質量以及效果,教育者不僅需要對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加以保證,也需要對自身的主導性加以重視,只有雙管齊下,合作學習活動才能夠順利展開。雖然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較強的自我控制能力、獨立思考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但是,他們在進行合作學習時,同樣不能缺少教師的指導以及引導。教育者必須主動的、充分的參與到學生的合作學習過程中,千萬不能僅僅充當旁觀者。教育者必須對本班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合作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有一個較為明確的認識和了解,然后再根據(jù)了解到的實際情況進行指導和安排。
例如,在對《探究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開展教學時,教育者便可以組織學生對其開展合作探究。首先,教育者可以展示一些與平拋運動有關的圖片,從而引導學生得出平拋運動的基本特點。接著,教師便可以組織學生合作完成一個小實驗,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小球和紙片,將它們放在桌子邊上,并將它們彈出去。在學生合作完成實驗的過程中,教育者便可以適時的拋出一些問題,比如讓學生思考:哪個物體的運動軌跡是平拋運動?這樣的話,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便能夠更有目的性和方向性,合作學習的效果自然也就會更加顯著。除此以外,教育者還可以參與學生的課堂討論,針對他們的發(fā)言給出自己的想法以及觀點,或者是分享一些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在合作學習的尾聲,教育者還需要進行總結性的發(fā)言,對本次合作學習進行評價和總結。比如,教育者可以提出學生合作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并且根據(jù)這些問題給出自己的意見,讓學生能夠有一個比較明確的改進方向和努力方向。另外,教育者也可以提出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的閃光點,并且鼓勵學生繼續(xù)保持,讓合作學習的質量能夠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總結:總而言之,作為高中物理課堂上的一種新穎的學習模式,合作學習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有待教師和學生改進和完善。教育者如果想凸顯出合作學習策略的應用價值,就必須對其進行精心的策劃以及安排,以此來保證其有效性和實效性。只有這樣,合作學習策略才能夠為高中物理課堂增色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