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階段在學生學習生涯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期間對學生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和擁有正確的學習方法有很大的影響力,因此教師在初中教學中,一定要注意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近年來,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已經(jīng)意識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因為合作學習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自身的綜合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下面,筆者就結合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情況,談談自己的看法。
小組合作學習就是一種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小組成員針對一個或多個知識點進行討論,期間善于傾聽他人意見,學習他人的優(yōu)點,在此基礎上反思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合作品質。
新課程標準倡導合作學習這一學習方式,目的就是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能夠在小組內說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充分鍛煉學生的個性思維,讓學生在整個合作交流中吸取他人意見,使自己的認識和見解更加豐富,更加嚴密。當然,學生通過合作學習,班內的學習氣氛會更加積極、民主、和諧,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十分有利。
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建立合作小組一定要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習能力和擅長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要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讓學生之間互相幫助,實現(xiàn)共同提高的目的。結合初中生和數(shù)學學科特點,課堂教學中小組的劃分一般情況下會按就近原則,即按照學生的座位劃分小組,或者以完成教師所制定的學習任務為基礎,重新進行小組組合。無論采用哪一種組建方式,都應著眼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能力。
教學實踐證明,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所采用的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方式,效果很好,尤其是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能真正參與到教學中,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很容易被調動。但是畢竟合作學習是新課改的產物,在實施過程中還是存在一些現(xiàn)實問題的。
為了進一步落實新課改的標準,教師在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也開始采用小組合作學習這一學習方式,但畢竟學生程度參差不齊,再加上教師為了節(jié)約課堂教學時間,無形中就縮短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時間。一些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很難有機會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更沒有時間與其他學生進行探究,這樣就致使課堂合作學習流于形式,得不到實際的學習效果。
教師在平時的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往往只側重于自己對知識點的講解,一旦遇到需要合作探究的問題,教師就臨時指派小組成員,沒有對合作小組進行明確的劃分,這樣長此以往,學生缺乏責任感,參與意識和合作意識不濃厚,以致不能收到良好的合作效果。
通常情況下,合作學習的任務是學生容易出錯的或者有點難度的內容,教師希望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理清數(shù)學規(guī)律,有所探討,增強記憶,鞏固所學。但實際教學中,教師對合作任務的選擇不合理或過于簡單,合作中就缺乏了挑戰(zhàn)性,相應地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也就有所降低。再有就是教師應對學生合作學習的方法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指導,讓學生品嘗到合作學習的甜頭,這樣學生就會對合作學習產生很好的感覺,愿意參加合作學習。否則很難達到合作學習的目的,并且還會浪費時間,降低課堂實效,擾亂課堂秩序。
教師根據(jù)學生性格和學習上的差異來劃分小組,這樣就會有效促進小組成員之間的優(yōu)勢互補,從而提升合作學習的效果。但是應注意到初中學生喜歡新鮮感的特點,要根據(jù)學生合作學習的情況,定期適當進行調整。還可制定評測機制,讓小組之間進行競爭,并推選出得分最高的小組,調動學生的主動參與性。
既然采用了合作學習這一學習方式,就要進行到底,讓學生在合作中有所悟,在合作中有所得。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給學生充足的合作時間,這樣表面上好像浪費了時間,但學生的收獲也是很大的。因為他們在合作中定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學習并借鑒其他學生的長處,最起碼也能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有助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
在課堂教學中,合作任務的布置是要根據(jù)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情況來制定,這就需要教師吃透教材,了解學生,在這樣的情況下合理設置合作任務,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合作效果。初中學生好奇心較強,尤其對生活中的事情總喜歡問為什么,這樣教師就可以根據(jù)數(shù)學學科特點,有效結合生活實際來激發(fā)學生的合作興趣。
總之,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任重而道遠,需要教師的堅持和科學的合作方法作指導,還需要教師認真鉆研教材,了解學生學習層次之間的差異,合理劃分合作小組,這樣才能切實提高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