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7日,來自美國的大型百貨型倉儲超市Costco在上海市閔行區(qū)開業(yè)。Costco中國大陸首店的開業(yè),顯然引發(fā)了上海消費者的極大熱情,營業(yè)半天后因顧客太多不得不關門停業(yè)。值得注意的是,Costco實行會員制,非會員用戶無法進行購物結算。目前Costco會員卡有金星會員和企業(yè)會員兩種,年費均為299元/年(開業(yè)前促銷價為199元),兩者均可申請免費家庭卡和企業(yè)副卡。此外,Costco會員卡全球通用,境外門店卡種也可在中國大陸門店使用。據(jù)悉,目前Costco全球經營超過770家門店,會員人數(shù)達9600多萬。
Costco進入中國市場,開業(yè)當日展現(xiàn)的火爆盛況,引起了不少零售從業(yè)者的思考和討論——
我是Costco開業(yè)當天去親身感受了一下,在驅車去的路上,經歷了近兩小時的擁堵。從當天上午9點起,上海交通廣播就開始不斷發(fā)布交通預警,Costco門店附近的聯(lián)友路、朱建路等均發(fā)生大面積擁堵,后來由于路面過于擁堵,Costco停車場已滿,停車位需要等待3小時,才不得不選擇在朱建路停好車,步行前往門店。與門店相隔一條馬路的是Costco會員中心,提供會員辦理等服務。當時的店面已經排起了很長的隊伍,由于消費者聚集較多,Costco的兩個入口僅開放了一個,另一個只出不進。我注意到,進入賣場的過程較為繁瑣且缺乏明確的導視信息,使得很多人走彎路,現(xiàn)場十分擁堵。就購物環(huán)境體驗而言,我個人并沒有感到有多么舒心、愜意。
我個人最喜歡的賣場終于在上海開業(yè)了!對于Costco的火爆我一點都不意外,這是零售本源的樣板。不論是傳統(tǒng)線上,還是傳統(tǒng)線下,或是新零售,只要能搞定了“人、貨、場”,生意一定錯不了。作為Costco的資深會員,我建議大家一定去辦張會員卡,不要嫌它的年費貴,和北美的50、100美元的年費相比,199元人民幣還真不算貴。如果每周去采購一次家用必需品,一年下來,返還的現(xiàn)金早就超過年費了。等大家都有了一年以上的Costco會員經歷,我們不妨再來探討一下,為什么自家的生意沒有這么火爆?
Costco自上世紀70年代至今,憑借“倉儲式+收費會員制+有限品項+優(yōu)質低價”這四條,實現(xiàn)了持續(xù)的穩(wěn)定增長。雖然他們也在不斷地改進,但基本的模式并沒有改變。說起來,Costco的套路并不復雜,但要真正學起來卻不容易,要把它做好就更難,難點在于我們的目標導向一下子很難轉變。不管如何引流、變現(xiàn),如果賣場里沒啥好東西,沒有具有競爭力的價格,一切的引流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Costco的會員制并不是成功的關鍵,用收費會員制套住顧客的做法在各行各業(yè)已不在少數(shù),如果沒有好的內容支撐,也沒有生命力。那到底是什么吸引著上海的顧客呢?是來自國際品牌的影響力、低價或新奇特的商品,還是優(yōu)質進口商品、或者是辦了會員卡“不買就虧”“開業(yè)搶便宜貨”“湊熱鬧”的消費心理助推了購買熱情?收費會員制模式鎖定客群,對具有多樣化選擇的上海消費者來說,是否具有足夠的吸引力?Costco模式在上海是否能夠持久下去?這些疑問想必還需要一段時間的考驗,才會有答案吧。
我也去逛過了這家店,看到Costco賣場內設有聽力服務中心、光學眼鏡部。聽力服務中心可為會員消費者提供免費聽力測試服務,協(xié)助其選配助聽器。而光學眼鏡部也提供免費的驗光檢查,同時開展配鏡服務。從價格上來看,Costco店里銷售的眼鏡價格確實便宜,但可供選擇的商品卻不多。從當天開業(yè)的情況來看,眼鏡顯然沒有其他商品更受歡迎,并沒有出現(xiàn)像茅臺、愛馬仕被秒光的情況。
Costco在北美的很多優(yōu)勢,比如加油返利等同于會員卡幾乎免費等,目前在國內還沒有發(fā)揮出來,因此現(xiàn)在判斷Costco在中國能否走得長、走得好,還為時過早。尤其是眼鏡銷售,Costco的眼鏡自營和美國一脈相承,但這也有可能正是問題所在:美國的消費市場和國內相比有很大的差異,完全照搬過來真的好嗎?
Costco此次入華似乎沒有表現(xiàn)出對中國消費者習慣與偏好的適應。一位逛完上海Costco的朋友告訴我,店里的牙刷、礦泉水等商品幾乎沒有單獨售賣的,均是整包整箱出售;雖然單價確實要比其他商超便宜一些,但由于不能單件購買,導致顧客的整體花銷并不低,這也反映出一個事實:Costco只是單純地將經營美國消費者的模式搬到了中國,卻并不了解這群新客戶。
也許,Costco是有可能顛覆國內傳統(tǒng)賣場的。我家親戚有在中國臺灣、日本和美國生活的,都是Costco的忠實會員,每年都會續(xù)費,定期采購,看中的就是Costco的商品力很強,選品很接地氣,合作的廠商都是本土有實力的廠商。品類上,感覺到上海這家門店和全球其他店很接近,所售的商品和品牌都會跟當?shù)氐膹S商結合。
不難看出,Costco在中國大陸實行會員制只是它全球業(yè)務中的一個延伸。畢竟,Costco的主要營收來自會員費。據(jù)其發(fā)布的2018財年財報顯示,會員費全球總收入為31.42億美元,總利潤為31.34億美元,凈利潤中會員費幾乎占居全部。數(shù)據(jù)還顯示,Costco北美市場、中國臺灣市場的會員留存率高達90%。高續(xù)約率的背后,除了核心的產品選擇和高效運營,對會員的服務是維持Costco消費者忠誠度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目前,上海閔行店會員服務有西式餐飲、聽力服務中心、光學眼鏡部和輪胎修護中心這四類經典服務,未來或許會有更多本土化的延展。
但是,收費會員在中國起步不久,299元/年的會費對廣大百姓來說顯得也有點小貴,到底在未來能不能行得通、做得好,其實誰也不知道。最最關鍵的還是看商品與價格,只要有好的商品,優(yōu)惠價格,消費者自然會買賬。
Costco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因為它擁有較高的經營水平。Costco在零售經營技術方面所擁有的經驗才是值得中國零售業(yè)學習的核心和重點。Costco對中國零售業(yè)的影響可以從會員制和商品兩個層面來看。會員制方面,Costco是一種典型的預付費會員體系,國內也有一些連鎖企業(yè)在做一些,但中國消費者無論在線下、線上,對于零售商業(yè)模式的會員制,還是比較認可免費的會員模式。而從商品層面來看,Costco引領商品高頻換新,改變了傳統(tǒng)商品結構“千年不變”的狀態(tài)。類似于快時尚對傳統(tǒng)服飾的沖擊,高頻上新也會沖擊傳統(tǒng)超市的以往操作手法,同時還會倒逼廠家從規(guī)模流水線化走向小批量定制化模式,從而推動上游廠商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