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良
摘 要: 水利工程是國家利水、供電的重要工程,對我國經濟建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水利施工卻面臨著很多問題,其中混凝土的裂縫問題最為明顯,同時也最為嚴重,因為水利工程中混凝土結構占了很大一部分,如果控制不好混凝土的質量,那么勢必會對工程造成嚴重影響。因此為了解決水利施工中的裂縫問題,強化水利工程對國家發(fā)展的重要作用,筆者針對水利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縫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展開了研究。
關鍵詞: 水利施工;混凝土裂縫;防治措施
前言:在水利工程中,混凝土結構占有的比例非常大,因此混凝土材料的質量直接影響著工程整體的質量。有很多因素都會對混凝土的質量產生影響,其中以混凝土配比、構件的應力要求、施工行為的影響最為直接,如果在這三方面做不好很容易導致混凝土出現裂縫,而一旦出現裂縫問題則會對工程整體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因此必須排除影響混凝土質量的因素,從而為工程提供最基本的保障。
一、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縫
(一)失水型裂縫
失水型裂縫通常會出現在混凝土施工結束后的15天左右,養(yǎng)護工作不到位以及混凝土結構內外部環(huán)境差異明顯是導致這種裂縫出現的主要原因。混凝土結構在失水的情況下會出現干縮,而混凝土本身也存在一定聚合力,當干縮產生的力大于混凝土本身聚合的力就會導致結構出現裂縫[1]。通常因失水產生的裂縫都為非常小的裂紋,這種情況下水利工程還可以發(fā)揮正常功能,但是這些小裂紋會隨著水分的滲透而逐漸降低結構應力,工程壽命因此會逐漸降低,很有可能在未來的某一天發(fā)生危險。
(二)收縮裂縫
這種裂縫的產生和失水也有很大關系,但其又和失水型裂縫不同,其高發(fā)期是混凝土結構將要完全凝固前的一段時間,如果在這個階段混凝土結構所處大風或者是高溫環(huán)境就會導致表現的水分快速流失,這樣結構整體在內外部水分不平衡的狀態(tài)下就會出現壓力差,由此也就會導致收縮裂縫的出現。收縮裂縫因為由內向外的壓力造成,因此裂縫的中間區(qū)域較寬,這對于水利工程的安全性有很大影響。
(三)沉降裂縫
通常在施工期間已經將沉降問題考慮在內了,但是如果對相關細節(jié)沒有處理好的話還是會導致結構出現較大的沉降,因此就造成不同的應力差而出現裂縫。另外在水利工程施工的過程中經常會碰見軟土路基,如果對軟土路基的處理不合理或者是沒有處理就開始施工很容易導致工程整體出現不均衡的沉降,進而就會導致不同沉降區(qū)域的連接處出現裂縫。沉降裂縫通常都會在施工過程中出現,而其沉降裂縫通常都從混凝土結構的頂部一直延伸到地基,如果地基在沉降過后沒有產生太多的變化,裂縫就會得到控制,如果變化較大則會導致混凝土的整體結構都發(fā)生變化,進而造成嚴重的安全隱患。
(四)溫差裂縫
導致溫差裂縫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的熱化反應,因為在熱化反應的影響下混凝土結構會從內向外釋放很多熱量,此時混凝土表面的熱量會快速散發(fā),但是內部的熱量無法向外部一樣快速散發(fā),也就會導致凝土結構內外出現比較大的溫度差,在溫度差的影響下混凈土結構就會出現裂縫。由溫度差產導致的裂縫通常在混凝土施工的初期就會出現,通常這種裂縫不會對整體結構產生太大的影響,但也必須進行控制,否則會和是失水行裂縫一樣逐漸降低混凝土結構的使用壽命。
二、水利施工中出現裂縫的原因
(一)混凝土配比不合理
混凝土配比對質量的影響較大,并且也是造成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的主要原因。通常混凝土結構在溫度以及水分變化下的收縮都和各種材料有著直接關系,如果混凝土配料和添加劑不匹配,就很容易導致混凝土出現比較大的收縮量,收縮量增大的話混凝土結構的裂縫也會增加。例如在混凝土結構中的集料顆粒過大,就會導致集料間存有大量的水分,這樣當水分流失混凝土就會出現比較大的收縮。另外如果選用的水泥種類不適合或者水泥和集料的配比不合理,就會導致混凝土結構的應力不足以對抗收縮,進而就會導致裂縫的出現。
(二)混凝土構件受力和實際要求不符
水利工程的結構比較復雜,而其不同結構有著不同的受力要求,如果在施工過程中不將這種受力特點考慮在內,很容易導致水利工程整體的受力出現混亂,這樣當結構受力的時候很容易導致某一承受能力不足的構件出現裂縫。造成水利工程構件受力不符合實際要求的原因有很多,其一是沒有針對不同構建的受力特性來進行施工,因此導致有的構件在受力范圍之內,而有的構件卻受力不足。其二,構件在制作過程中已經將不同的受力考慮在內了,但是安裝的時候因為受到了比較大的沖擊而出現裂縫,致使受力能力受到了影響
(三)錯誤的施工行為
雖然人們都非常重視控制施工質量,但在實際的施工中總會有很多錯誤的施工行為。比如隨意綁扎鋼筋導間距不勻稱,這樣澆筑過后就會出現不均勻受力能力,因此在當混凝土因為失水或者溫度變化而出現應力變化時就會在某些不均勻的受力位置出現裂縫。再比如綁扎鋼筋完畢澆筑前都會在構件外圍用模板進行固定,如果模板不牢固或者拆除過早則會導致混凝土構件膨脹而出現裂縫。
三、水利施工中的裂縫防治措施
(一)合理配置混凝土
首先施工企業(yè)在選取混凝土配比材料時一定要以水利工程的要求為標準,并且嚴格控制各種材料的用量,這樣配置出來的混凝土在施工中才會發(fā)揮最大的功效。其次為了有效保證混凝土的可靠性,應選擇引氣劑、減水劑等添加劑,同時合理規(guī)劃水泥的用量和控制集料的顆粒。最后應選擇高標號的水泥來控制混凝土的收縮量,同時為了盡量提升混凝土構件的應力能力,要將水泥的粘聚性考慮在內,這樣對裂縫也可以進行有效控制。
(二)對混凝土構件進行強化
強化混凝土構件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fā),首先嚴格按照規(guī)定施工,模板一定要綁定緊實并做好加固,如果混凝土構件還沒有達到水利工程的要求則禁止拆掉固定模板[2]。其次,要對施工進度進行控制,嚴格禁止為了趕進度而堆疊過多的材料,這樣可防止混凝土結構荷載過大而出現裂縫。再次,在混凝土構件運輸和吊裝的過程要做好保護,防止因沖擊而出現裂縫。最后,混凝土在澆筑完畢之后嚴格管理,防止被踩踏而影響應力能力。
(三)加強施工現場的管理
首先因為施工現場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制度要覆蓋到施工現場的每個角落,要保證人員在制度的約束下規(guī)范施工。其次合理規(guī)劃拆除混凝土構件固定模板的時間,在拆除之前應對其強度進行測試,如果判定強度符合水利工程的要求則可拆除,要保證一次成功,避免二次固定。再次,要嚴格控制綁扎鋼筋間的距離,要保證每個綁扎鋼筋間的距離都是平均的。最后要加強對混凝土構件的養(yǎng)護工作,施工企業(yè)應明確所有會出現的裂縫類型,并采取相應措施對混凝土構件進行養(yǎng)護,有效降低裂縫的出現概率。
結束語:綜上所述,水利施工是我國非常重要的工程項目,但是混凝土裂縫的問題卻影響著水利工程的發(fā)展,因此必須采取相應的控制手段,這樣才能真正為水利工程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周阿妮.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湖南水利水電,2016,23(2):82-83.
[2]路輝.淺析水利工程混凝土裂縫滲透成因及預防措施[J].農技服務,2016,16(1):193-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