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建玲
摘要:從國內(nèi)外兩個角度全面綜述各領域風險評估,尤其對體育領域的風險評估的研究進展進行梳理研究。體育領域風險評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體育風險管理理論、體育賽事風險評估、學校體育風險評估等領域。
關鍵詞:風險評估;體育風險評估;研究綜述
1.風險評估的起源
“風險”一詞的由來,最為普遍的一種說法是,在遠古時期,以打魚捕搜為生的漁民們,每次出海前都要祈禱,祈求神靈保佑自己能夠平安歸來,其中主要的祈禱內(nèi)容就是讓神靈保佑自己在出海時能夠風平浪靜、滿載而歸;他們在長期的捕搜實踐中認識到,在出海捕撈打魚的生活中,“風”即意味著“險”,因此有了“風險”一詞的由來。通俗地講,風險就是發(fā)生不幸事件的概率。而另一種據(jù)說經(jīng)過多位學者論證的“風險”一詞的“源出說”稱,風險(一詞是舶來品,有人認為來自阿拉伯語,也有人認為來源于西班牙語或拉丁語,但比較權威的說法是來源于意大利語。無論如何定義風險一詞的由來,其基本的核心含義是“未來結果的不確定性或損失”,也有人進一步定義為“個人和群體在未來遇到傷害的可能性以及對這種可能性的判斷與認知”。
2.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
2.1風險評估理論及應用的相關研究
鮑文勝在《軟件項目風險評估的研究》“一文中研究了包括關于風險評估的經(jīng)典理論、基于問卷調(diào)查的風險評估法以及基于成本估算的風險評估法,提出了新的風險評估模型,融合模糊理論、風險權重和專家信任度等概念,對軟件項目進行風險評估。
尹占娥在《城市自然災害風險評估與實證研究》—文中分析了典型城市自然災害系統(tǒng)的主要特征,探討城市自然災害風險評估方法與理論,構建了城市自然災害系統(tǒng)、災害風險系統(tǒng)及災害風險評估之間的關系模型,提出城市自然災害風險評估的多尺度體系,為城市進行減災、降險和風險管理決策提供科學依據(jù)。
阮欣在《橋梁工程風險評估體系及關鍵問題研究》一文中對橋梁事故的統(tǒng)計分析、橋梁風險損失、橋梁風險概率、橋梁風險評價和決策方法、橋梁工程保險策略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建立了統(tǒng)一的橋梁風險損失概念模型,提出損失幅度模型、事故價值轉換函數(shù)、損失時間價值模型三個基本模型組成的橋梁風險損失測量的通用方法。
2.2對體育領域風險評估研究的梳理
我國關于體育風險方面的研究起步較晚,是從關注體育保險領域開始的。而后的研究大致經(jīng)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風險管理理論引入后,有關體育領域風險的研究多集中于國內(nèi)外體育風險管理體系理論研究、體育風險評估框架建設,以及體育風險評估意義與作用研究。這一階段的研究立足于對體育風險管理總體的認知,對體育風險評估操作方法的涉及甚少,缺乏技術支持與實踐意義。第二階段是風險評估方法引入后,加之對體育領域風險評估的總體把握,大體上將體育風險橫向劃分為學校體育風險、群眾體育風險、競技體育風險與體育產(chǎn)業(yè)風險,隨之出現(xiàn)這四個領域的風險評估研究與方法的科學運用研究。這一階段的研究范圍廣,涉及的風險因素多,對于研究領域的風險評估較為籠統(tǒng)。
2.2.1體育風險管理理論研究
易嵐在《體育場館火災危險性分析及其防火對策》—文中,在對廣東奧體匹克中心體育場火災風險評估的基礎上,針對體育場館類建筑火災風險大、人員疏散困難等特點,運用預先危險性分析方法對體育場館的主要危險部位進行了分析,結合實際情況提出降低體育場館火災風險的對策措施,為體育場館在亞運會期間的消防安保工作提供參考。
劉河旺、梁鳳亭在《高校體育場館的風險管理》文中結合國內(nèi)外對體育場館風險管理的研究以及我國高校體育場館所發(fā)生過的安全事故,分析總結出高校體育場館存在的主要風險分類,闡述了高校體育場館風險管理的主要內(nèi)容和措施,包括高校體育場館管理者應加強風險管理意識、提高風險管理水平、發(fā)展體育保險等。
羅騰香、王曼、張曉霞在《北京師范大學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的風險分析與規(guī)避》一文中通過對北京師范大學體育場館利用情況的調(diào)查,總結出北京師范大學體育場館的開放現(xiàn)狀、開放的主要形式和經(jīng)營模式以及場館的利用率等情況,分析了目前北京師范大學體育場館在對外開放和經(jīng)營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風險,為北京師范大學體育場館的對外開放提出了合理的風險規(guī)避與策略規(guī)劃。
2.2.2體育風險評估研究
石巖、吳慧攀(2009)提出運動員參賽心理風險有情緒風險、動機風險、注意力風險、自信心風險與協(xié)調(diào)能力風險,并編制了《運動員參賽心理風險檢查表》和《運動員參賽心理風險評估表》。安俊英、黃海燕(2011)基于模糊層次分析法對第11屆全運會進行風險評估,得出突發(fā)事件、場館內(nèi)交通擁堵屬于高風險級,運動員食物中毒、受傷及極端行為風險等級稍低。蘇榮海(2017)從大型賽事特性、安全事故風險因子和事故風險抵消因子,對大型體育賽事進行風險評估,構建了大型體育賽事安全事故風險評估模型.采用風險指數(shù)評價法,闡明了大型體育賽事安全事故風險程度與賽事性質(zhì)、賽事規(guī)模、場所類別、賽事周期、人群流通、人群類型、火災風險、人群聚集、場所空間、安全疏散、活動管理以及應急管控12個評價指標的關聯(lián)計算方法,據(jù)此對大型體育賽事安全事故風險進行分級,并進行了可行性與合理性驗證。
3.國外研究現(xiàn)狀
3.1風險管理的相關研究
自世紀年代以來,各個國家和一些國際組織紛紛發(fā)表關于風險管理的報告。例如,1998年,德國全球變化咨詢理事會發(fā)布《轉型中的世界——全球環(huán)境風險管理戰(zhàn)略》報告。
2001年7月,英國首相布萊爾宣布成立“戰(zhàn)略小組”,以風險和不確定性為該小組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
2002年,英國內(nèi)閣辦公室發(fā)布《風險:提高政府應對風險和不確定性的能力》,提出政府風險管理的范圍和總體方法。
2003年,經(jīng)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發(fā)布題為《世紀面臨的風險:一項行動議程》的報告,強調(diào)風險具有持續(xù)變化的動態(tài)特征,該報告以一些重要系統(tǒng)在未來變得更加脆弱的可能性為重點,分析了世紀可能顯現(xiàn)的風險。
2004年,聯(lián)合國發(fā)布了《與風險共存:全球減災情況回顧》和《減少災害風險:發(fā)展面臨的挑戰(zhàn)》兩項報告,強調(diào)要將風險管理戰(zhàn)略全面納入國家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主流規(guī)劃之中。
3.2體育風險管理的相關研究
國外對體育風險管理的研究主要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進行,并且已經(jīng)形成較為全面和穩(wěn)定的體育風險管理理論體系和實踐運作模式,涉及體育領域的各方面,包括體育賽事的組織管理、體育場館的運營管理、競技體育、學校體育、休閑娛樂以及各級體育組織的風險管理等。
國外的體育風險管理理論體系包括:體育風險管理的相關內(nèi)涵與外延、體育風險管理的必要性與重要性、體育風險的分類、決定實施體育風險管理的依據(jù)、體育風險管理的目標、體育風險管理涉及的主要問題以及體育風險管理的步驟過程等。
國外體育不同領域的風險管理及運作模式主要包括風險管理的界定、主要風險類型、主要運動項目、相關職責、風險應對模式、風險評估清單等,涉及競技體育領域、學校體育領域、體育休閑與娛樂業(yè)、國家級體育組織管理機構、體育賽事以及大型體育設施等。
參考文獻:
[1]鮑文勝.軟件項目風險評估的研究[D].青島大學,2006.
[2]尹占娥.城市自然災害風險評估與實證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
[3]阮欣.橋梁工程風險評估體系及關鍵問題研究[D].同濟大學,2006.
[4]肖珉.我國企業(yè)集團上市公司財務預警與信用風險評估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