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教育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能夠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健全幼兒的人生觀與世界觀。因此,越來越多的教師投身到幼兒的有效教學中,改善了幼兒的學習狀態(tài)。筆者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在不斷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采用情境互動法、參與體驗法、合作交流法可以提高幼兒的參與積極性,提升幼兒學習水平。
關鍵詞:幼兒教育;有效策略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教育也有了新的發(fā)展,教育者開始意識到幼兒培養(yǎng)的重要意義,多角度探究幼兒有效培養(yǎng)的策略。但是,目前我國幼兒教育存在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效率低下的問題,亟待教師解決。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端正自己的教學態(tài)度,重視幼兒的教育教學,結合幼兒的成長實際,對幼兒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因此,本文圍繞情境互動法、參與體驗法、合作交流法,對幼兒教學展開了有效探索,以期拋磚引玉。
一、情境互動法——加深幼兒學習印象
教師在教學中應用情境互動法,可以充分利用情境的力量,調(diào)動幼兒的五官,培養(yǎng)幼兒的直觀感受,加深幼兒的學習印象。
例如,在學習《小桃仁》這一故事時,我為了使幼兒盡快了解小桃仁發(fā)芽的條件和過程,體會小桃仁成長的快樂心情,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采用了情境互動法,調(diào)動幼兒的感官享受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教學一開始,我便利用多媒體為幼兒展示了猜謎的圖片:胖娃娃,沒手腳,紅尖嘴,一身毛,背上一道溝,肚里好味道。(打一水果)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很快就猜到了是桃子。我接著向幼兒提問:小朋友,你們吃過桃子嗎,桃子吃完剩下什么?小桃仁怎么才能長成一棵小桃樹?幼兒紛紛回答吃過,吃過桃子會剩下桃核,有的幼兒還表示,砸開桃核殼后可以看見褐色的仁。但是幼兒都不知道小桃仁是怎樣長成一棵桃樹的,我便順勢將幼兒引入到小桃仁的故事中,讓幼兒感受文中的春風、春雨和太陽光,體會老桃樹對小桃仁的愛。依據(jù)故事內(nèi)容,我與幼兒展開了以下對話:
師:閱讀故事,“突然有一道暖洋洋的亮光從泥土縫里射進來”,這亮光是誰?
生:太陽光!
師:太陽光照在身上感覺怎么樣?
生:暖洋洋的。
師:小桃仁看到了什么,眼前一亮?
生:小桃仁終于見到媽媽了,很開心。
師:小桃仁在誰的幫助下變成了小桃樹?小朋友們又是在誰的愛撫下長大的?
……
幼兒在我的引導下,想到了父母對自己付出的愛,體會到了愛與被愛的美好,掌握了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這樣,我通過在教學中應用情境互動法,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了幼兒的感官享受,加深了幼兒的學習印象。
二、參與體驗法——增強幼兒實踐能力
教師在教學中應用參與體驗法,可以提高幼兒的課堂參與度,讓幼兒在自主探究中獲得自信心,積極進行體驗,增強自身的實踐能力。
例如,在學習《彩色的蝸?!愤@部分內(nèi)容時,我提前為幼兒準備好了范畫與彩色筆,讓幼兒開動自己的手、腦,用分割的方法裝飾蝸牛螺旋形的殼,學會用漂亮的彩筆以及簡單的點、線、圈等花紋裝飾蝸牛,感知分割裝飾的風格,激發(fā)幼兒對小動物的關愛之情。幼兒一聽說是畫蝸牛的殼,都顯得很開心,一個個躍躍欲試,想要大展身手。幼兒在繪畫的過程中,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大膽用色,給蝸牛房子和長長的身體涂色,展示自己的繪畫風格。我在觀察幼兒作品的時候,及時對幼兒進行了肯定,鼓勵了他們的聰明才智。幼兒聽了我說的后,變得更有自信心了,并在與小伙伴的互相欣賞中,挖掘了新的潛力,提升了自己的鑒賞能力。這樣,我通過在教學中采用參與體驗法,增加了幼兒的參與意識,促進了幼兒的個性發(fā)展,增強了幼兒的實踐能力。
三、合作交流法——培養(yǎng)幼兒團隊意識
教師在教學中應用合作交流法,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溝通的平臺,讓幼兒在與他人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建立了團隊意識,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
例如,在學習《1,2,3,木頭人》這部分內(nèi)容時,我為了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組織幼兒開展了《1,2,3,木頭人》的活動,想要通過游戲提高幼兒跑、跨和爬的能力,并能根據(jù)指令做相應動作,嘗試在游戲中控制自己的身體,體驗木頭人游戲的樂趣。教學時,我先向幼兒介紹了游戲規(guī)則,念到“1、2、3”大家就不要再動,要像木頭一樣定在原地。幼兒聽我說完游戲規(guī)則后,都覺得很好玩,迫不及待想要開始游戲。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與小伙伴培養(yǎng)了默契,變得團結了不少,知道互相提醒,提高了游戲的成功率。這樣,我通過在教學中應用合作交流法,增進了幼兒的友誼,培養(yǎng)了幼兒的團隊意識,提高了幼兒的綜合素養(yǎng)。
總之,幼兒的教育教學是一個長遠的過程,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時刻跟隨幼兒的發(fā)展變化,靈活運用多樣的教學手段,提升幼兒的綜合實力。筆者圍繞情境互動法、參與體驗法、合作交流法進行了有效的實踐教學,獲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為其他教師提供了可靠的教學經(jīng)驗。
參考文獻:
[1]李小霞.現(xiàn)代幼兒教育改革途徑[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8):63-64.
[2]孫慧.情境教學法在幼兒教育中的有效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8(26):157.
作者簡介:
任曉芳,河北省張家口市,康??h忠義鄉(xiāng)中心幼兒園。 市,重慶市酉陽第一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