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美蘭
摘 要: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起著極為關鍵的作用。小學生活化作文教學,它指向對象是小學生,指的是教師在作文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實際生活為內容,引導學生觀察、體驗、思索,并運用語言進行敘述、描寫,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教學活動。
關鍵詞: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 小學作文教學 生活化
一、小學生活化作文教學的基本內涵
1.小學生活化作文教學的理論基礎
小學生活化作文教學源自中國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生活教育理論包括:“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薄敖虒W做合一”。陶先生認為:生活含有教育意義,實際生活是教育的核心。教育不能脫離生活,教育要通過生活來進行,無論教育的內容還是教育的方法,都要根據(jù)生活的需要。以社會為學校,使得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環(huán)境、教育的工具都可以大大增加?!敖虒W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事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與學以作為中心。
2.小學生活化作文教學的個性解讀
小學生活化作文教學,它指向對象是小學生,指的是教師在作文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實際生活為內容,引導學生觀察、體驗、思索,并運用語言進行敘述、描寫,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教學活動。作文教學生活化,旨在改變學生習作時說空話、說假話、表虛情的“偽作文”現(xiàn)象,改變學生寫作中的畏難情緒,激發(fā)學生樂于表達的興趣。
二、小學生活化作文教學的本質特征
1.學生為主體
“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是新型的師生關系。作為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的作文教學,同樣也需要以學生為主體。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話語權在老師手里,大都是命題作文,老師領著學生審一下題,說一下寫作的注意點,然后學生開始埋頭苦思冥想,于是假話、空話應運而生。陶老先生主張尊重學生,提倡把主動權歸還給學生,教師要放手讓學生去實踐、去體驗、去發(fā)現(xiàn)生活的獨特之處。因此,生活化作文必須以學生為主體。
2.生活為內容
生活化作文必須著眼于學生的實際生活,以生活為內容。小學生的生活主要以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為主,教師也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參與社會活動,要引導學生從這些生活中仔細觀察,用心感悟,積累寫作素材,善于把生活用筆表達出來。
3.體驗為關鍵
有了生活為依托,學生的作文是否就能寫出來了呢?答案是否定的。生活化作文教學,關注學生的生活體驗。學生沒有生活體驗,生活只是生活,它客觀存在于學生的世界里,無法成為鮮活的、生動的、富有生命力的東西。教師只有引導學生用心去關注,用心去體驗,才會捕捉到生活的浪花。
4.真情為內核
陶行知提出“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笔阏媲槭亲魑慕虒W的應然要求,生活化作文教學同樣如此。寫作中保持實事求是的精神非常重要,學生純真的情感需要老師保護,純真的童心需要老師呵護。教師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敏銳的感受力,豐富的想象力,做到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三、小學生活化作文教學的實踐要素
1.著力作前導
小學生活化作文教學,它突破了先課堂指導,后動筆習作的流程。有時,它是走出課堂,走向生活,走向自然,在實踐活動中觀察、體驗、感悟,收集習作的資料,再進入課堂。如六年級上冊作文——向爸爸、媽媽表達愛,教學時,先要讓學生回家向爸爸或媽媽表達愛,與爸爸或媽媽進行情感互動后,有了真切的感悟,才能記錄下感動的一幕,可有的學生覺得難為情,并未向爸媽表達,到校后想通過編造了事,最終表達出來的卻是很假、甚至讓人起雞皮疙瘩的所謂的濃情,老師在嚴厲地指出后,務必要讓孩子去口頭表達了,才能動手用筆表達。
有時,它是交流課前收獲,再現(xiàn)生活情境,接著動筆表達。六年級下冊作文《成長的煩惱》,筆者在教學時,讓每個同學寫下一個最大的煩惱,然后讓同學在小組內交流,這個煩惱給你帶來了什么?然后筆者出示了自己的下水文《老師的煩惱》,以內心獨白的方式,向學生展示了一個努力教好學生,又不見效果的老師形象。在老師的啟發(fā)下,學生覺得這個煩惱很好寫,洋洋灑灑,一會兒就完成了習作。
2.傾力作中評
有了作前的著力指導,學生以學校生活、家庭生活、自然生活為作文素材,寫下了習作。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習作的成與敗。這個過程是極為關鍵的。老師向學生展示同伴的優(yōu)秀習作片斷,點評他(她)的成功之處,告訴學生如何寫精彩;同時找到困難學生的習作,指出存在的問題,指明修改的方向。當然,作中評的方式可以是多樣的,有同桌互評,小組互評,評中提出修改意見。
3.蓄力評后改
在對學生的習作適時點評后,老師要著力指導學生如何修改。特別是對困難學生,更應該是手把手地教,讓學生親歷修改的過程。這樣,他(她)碰到以后的習作,會懂得如何修改。班內有個學困生馬某,有一次讓他寫《來,我跟你說個人》,他寫的是媽媽,有一個片段是這樣寫的:
媽媽跑到我房間,給我蓋被子,一摸我的頭,說:這孩子怎么這么燙?媽媽立馬拿出溫度計往我的嘴里一放。媽媽立馬驚叫起來:“哇,四十點六度!”媽媽立馬把我抱起,穿好衣服,把我抱進了車。
看了這三個‘媽媽立馬,我頭都暈了。我跟他提出了要求,把三個“立馬”換掉,四個“媽媽”不能重復用。他思考了一下,進行了這樣修改:媽媽跑到我房間,給我蓋被子,一摸我的頭,說:這孩子怎么這么燙?她馬上拿出溫度計往我的嘴里一放,過了一會兒,驚叫起來:“哇,四十點六度!”她急忙抱起我,把我抱進了車。
4.筆者認為指導學生修改要關注以下幾點
(1)指導學生修改需要讀。就如老舍與葉圣陶兩位大家說的那樣,修改作文要讀。這個做法一定要在學生中提倡,讓他們自己讀,讀中發(fā)現(xiàn)錯誤。
(2)指導學生修改需要細。抓住典型,告訴學生修改的方法。開頭如何修改:鋪陳式的開頭,還是開門見山式的開頭?好多學生喜歡用排比句式的開頭。如:有的人喜歡幫助別人,有的有喜歡……結尾如何修改?是總結性的?還是意味深長的?事件的經(jīng)過,人物的特點如何寫具體?如何修改好細節(jié)?
(3)指導學生修改需要活。老師的精力畢竟有限,可以小組同學在組內修改,可以找一篇典型文章修改給同學們看,還可以讀給爸爸媽媽聽,讓爸爸媽媽提提意見。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觀照下的作文教學,定會開出美麗的花朵,結出豐碩的果實,我將不懈地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