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秋艷
摘要:多媒體技術能對電工電子專業(yè)電工基礎教學有所幫助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渲染教學氛圍,構置特定的教學情境、突破重難點、設計課堂練習和培養(yǎng)思考及想象創(chuàng)造能力等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以綜合處理文字、圖像、數(shù)據(jù)、動畫和視音頻等各種教學信息,已廣泛應用于中等職業(yè)教育教學。
關鍵詞:多媒體;課堂教學;興趣
隨著信息化的深入發(fā)展,傳統(tǒng)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要求,而電工基礎是以實驗為主要手段進行教學的學科,這與其它學科教學有明顯的不同。所以計算機教育技術的優(yōu)勢,可以讓課堂教學做到圖、文、聲并茂,生動活潑有趣。在電工基礎學科中也同樣具有很大的作用。
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即CAI(Computer-Aided Instruction),或簡稱多媒體技術,對文本(text)、圖形(graph)、靜止圖像(still image)、聲音(audio)、動畫(animation)、和視頻(video)等信息具有集成處理的能力,可以充分調動參與者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為學習者進行知識學習提供一個全方位學習的交互環(huán)境。多媒體技術以其大容量、全兼容和交互性強等特點,將各種教學信息以文字、圖片、聲音、視頻的形式展示給學生,能極大地吸引學生的有意注意,提高他們的認知興趣,增強課堂教學的密度,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
一、利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知識背景
據(jù)科學研究表明:在學習過程中,同時使用聽覺和視覺能明顯提高記憶。如果給學習者以復述的機會,即以復習方式進行學習,其效果會更加明顯,這正是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才能實現(xiàn)的目標。例如,在講解電路短路時,應用多媒體課件,在一個簡單的電路中將兩根電線短路,伴隨著外音及外流聲,這時圖、聲、光“并茂”,一下子抓住學生的學習注意力,使他們很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并思考為何會產生短路以及短路的危害。這樣,在整個的學習過程中,不僅讓學生牢固掌握了所學理論,還提高了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
在教學關鍵處,借助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1、“放大”作用
在電工基礎教學中有許多演示實驗的的工具比較小,這樣很難使每個學生都觀察清楚,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演示實驗的效果,影響了教學質量。利用多媒體強大的動畫功能及有關外設(大屏幕顯示器,液晶投影儀等)可以解決許多用常規(guī)手段難以表達或可見度低的實驗。例如萬用表的使用,在課堂教學時不可能把萬用表每個人都到講臺上,這樣浪費時間。所以可以在演示時,將萬用表水平放置在投影儀載物臺上,調節(jié)鏡頭至成象最清楚,將萬用表表棒搭接在電阻引腳上,就可在銀幕上清晰的看到表針轉動,實驗獲得很好的效果。總之,一般可見度小的演示實驗都可以利用投影儀等電教媒體的放大作用來提高演示實驗的效果。
2、“模擬”作用
電工基礎教學中的演示實驗有的做起來很麻煩,所以在鞏固練習時或復習時很少有機會有重復做。例如:在電工基礎中的畫電阻的伏安特性曲線是,要讓學生了解電阻的線性關系,就必須不斷改變電流、電壓值來畫曲線??墒侨绻看味佳菔拘枰淖兙吐闊?;這樣就可以利用多媒體仿真軟件來模擬數(shù)值的改變,曲線圖就可以馬上呈現(xiàn)。這樣既方便演示有直觀。
3、“改變時空”的作用
在電工基礎教學中有時需要教師舉出許多生活事例,讓學生在頭腦中復現(xiàn)許多生活現(xiàn)象,而那些生活現(xiàn)象有些學生能及時的復現(xiàn),而有些學生可能忘記或是在平時根本就沒有注意,這樣就影響了教師的講課。如果教師適時地利用電教媒體的“改變時空”即“化遠為近”的獨特作用,適時地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上一段近代的、過去的、現(xiàn)實生活的教學錄像片,就能提高教學的效果和活躍課堂氣氛。
4、“復現(xiàn)”作用
有些實驗是在教學中做的演示實驗,而另一些是學生實驗。在復習時,因時間延長而遺忘是不可避免的,有的實驗又不適宜重復做,尤其是在復習課時更不可能把平時教學時的演示實驗都重做一遍。這樣很浪費時間。所以,利用多媒體的“復現(xiàn)”特點就可以達到復習的目的,既節(jié)省復習時間又提高復習效果。復習課教學可利用多媒體課件把一些實驗“復現(xiàn)”出來,教師還可以邊講邊分析。
5、“信息所饋快”的特點
在電工基礎教學中,師生之間要靠信息的進行交流,教師要得到學生掌握知識的信息,必須進行檢測,而傳統(tǒng)的檢測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課堂教學就可以克服和彌補這種局限性。例如:在電工基礎的電路連接的教學中,讓學生按電路圖連接實驗圖的練習中,就可以讓每個學生在練習本上畫出來,然后教師可以有目的地選擇正反不同的結果放在實物投影儀上,進行分析和講解,效果明顯優(yōu)于不用電教媒體的。
6、解決實驗環(huán)境的缺陷,使概念、原理更直觀、易懂
在我們的教學中,一些概念由于實驗條件受限,往往靠講解很難說清除,這就導致學生理解的時候困難比較大。比如,電容器的充放電,由于充放電時間較短,只有幾個毫秒。這時,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模擬這一實驗。用燈泡的亮暗來描述充放電過程,這樣很容易讓學生在腦中形成印象。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設計課堂練習
1、理論依據(jù)
多媒體技術的另一特點就是其集成性,即集圖像、聲音、文字、動畫和數(shù)值于一體,將結果綜合地展現(xiàn)在屏幕上,這一特點有利于形成對學習者感官的刺激。根據(jù)行為主義心理學和行為主義教學理論,刺激反應是認知形成必備的條件之一。有關研究表明:單憑聽覺獲取知識,能記憶15%的內容;單憑視覺獲取知識,能記憶65%的內容;心理學家也告訴我們:被刺激感覺器官的越多,記憶才越深刻。2、實施方案
在設計課堂練習時,用Authorware或Flash軟件把練習的習題集設計成有交互響應的CAI課件,通過一定的色彩搭配、配以圖片或動畫效果,把要求學生掌握的重要知識點以極其醒目的形式呈現(xiàn)給學生;或者把一單元中所有重要公式、概念及相應的習題設計成填空題、判斷題、選擇題,先讓學生練習,然后把正確答案以各種各樣的動態(tài)效果出現(xiàn)在屏幕上,必要時還配以鼓勵性或祝賀性的音響效果,學生不僅在異彩紛呈的課堂練習中記住了知識,而且體驗到了人機交互式學習的快感和成功的喜悅,可謂寓教于樂,學得開心,記得牢固。
四、利用多媒體技術,培養(yǎng)思考及想象創(chuàng)造能力
在計算機中可以開展以學生為主體,以發(fā)展學生個性為目的的教學方式。在一定范圍內開展對某一課題進行討論式教學,即教師預先確定討論題目,隨后讓學生上網自己尋找感興趣的或自己不懂的內容,再邀請其他同學一起在網上討論,最終得到答案。當中,教師可通過教師機查看任一學生的討論情況,如發(fā)現(xiàn)問題便可及時進行指導。這種方法為學生主動學習,培養(yǎng)獨立分析解決問題及集體合作精神打下了基礎。
利用多媒體技術形象生動、信息量大、交互性強等特點,給學生定量的文字或視頻效果文件,激活學生的思維,幫助其發(fā)展廣闊的想象的空間。合理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能給中職電工基礎課堂教學在效率上帶來“幾何級”的飛躍,這已為無數(shù)實踐所證實。當然,借助現(xiàn)代教育媒體并非常規(guī)教學的全部,也不是每一節(jié)課都適宜使用,它只是常規(guī)教學的輔助手段,絕不能取代傳統(tǒng)教學中的教師講解、板書設計和簡筆畫等基本手段,更不能影響到教師主導地位的發(fā)揮。所以,教師在運用CAI技術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同時,要把握好“度”的問題,根據(jù)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心理特點、教學內容、教學任務、學生學習實際等諸多因素去綜合考慮,要找準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的最佳切入點,既不能“喧賓奪主”,但也不要“因噎廢食”。
(作者單位:衢州市工程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