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璐 王云東
【摘 要】2018年,由小說改編而成的科幻驚悚片《湮滅》上映,導演亞力克斯·嘉蘭在片中發(fā)揮了超強的想象力,用大量具象化的動植物形象來刻畫外星人對地球生命的影響,通過電影,導演力圖對人性進行反思,并滲透了“哲學思辨”,最后以一個開放式結尾引發(fā)觀眾進行思考。
【關鍵詞】湮滅;外星生命體;反思
中圖分類號:J905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06-0109-01
2014年,萬眾矚目的“星云獎”揭曉,中國作家劉欣慈的《三體》惜敗于美國作家杰夫·范德米爾的《遺落的南境1:湮滅》。2018年4月,美國著名導演亞力克斯·嘉蘭將小說《遺落的南境1:湮滅》改編成的驚悚科幻片《湮滅》并在中國上映。相對于同類型題材的影片,《湮滅》的故事結構并不復雜,某天,一道外星光束射進了一座燈塔,此后燈塔周圍呈現(xiàn)出奇異的景象,并出現(xiàn)了一道透明的圍墻,圍墻之內形成了X區(qū)域,所有生物都出現(xiàn)了基因變異,人類軍隊進入X區(qū)域探秘都以失敗告終,最后由主人公在內的五人探險隊家進入X區(qū)域,來揭開外星生物的神秘面紗。
一、非同以往的暴力血腥式的侵略
1902年,電影大師梅里斯第一次將科幻電影這顆樹苗種在了世界電影之林,首部科幻電影《月球之旅》也成為了科幻類題材的開山之作被載入史冊。20世紀70年代后,外星人元素的科幻電影越來越多地被搬上大銀幕,由于導演的理解和要求不同,外星人的外形、智力和攻擊力也略有差異。而《湮滅》不落窠臼,片中雖沒有外星人正面與人類槍林彈雨的暴力血腥畫面,但通過靈異環(huán)境的營造更突出了恐怖氣氛和“湮滅”一詞的美學內涵。
在《湮滅》中,外星生命體并沒有被迅速具象化,而是通過各種地球上存在的生物被變異后的具象來激發(fā)觀眾對外星人的想象,當影片以臺詞來隱性介紹了軍方利用先進的軍事科技探尋失敗而女主麗娜不得不前往X區(qū)域的背景后,會給觀眾鋪陳一個巨大的心理暗示,既容易讓觀眾身臨其境,被籠罩在一層未知的心理恐怖陰影之中,也會讓觀眾以觀察者角度來窺探人與人、人與外星生命體之間的關系,在這層陰影之下,物理學家喬西,主動扔掉武器,放棄抵抗,接受身體的基因變異事實,甘愿化作一株人形植物佇立在草莽之中;護士安雅在同伴被殺后,對外星人制造的恐懼達到上限,在已絕望和崩潰之時,將三名隊友捆綁企圖剖腹殺害;心理學家文崔斯拖著癌癥之軀在燈塔中實現(xiàn)了自我毀滅。而隨著變異鱷魚、雙胞胎梅花鹿、肉身嵌入的石墻等反自然生物出現(xiàn),觀眾會對外星生命體產生畏懼,即對生命的畏懼。當女主麗娜發(fā)現(xiàn)丈夫死亡的真相,當她和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外星人面對面的時候,女主麗娜的恐懼才被推到了極致,最終在一番斗爭后,麗娜一把火燒了燈塔逃出了X區(qū)域。
二、以第一人稱視角進行人性反思
(一)基因的復刻與侵蝕,隱喻著“去人類中心說”?!叭祟愔行恼摗?,起初由中世紀時期的經院哲學和神學所提出,即人類是世界的中心,人類的利益是判斷所有價值的唯一依據(jù)和標準。但在《湮滅》中,導演亞力克斯·嘉蘭試圖用情節(jié)告訴觀眾,人類可能不是價值評判的唯一標準,會出現(xiàn)和人類相當?shù)纳矬w來抗衡人類的力量,即“去人類中心論”。而導演設計燈塔作為故事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是有寓意的,燈塔的外形象征著男性生殖器,而燈塔內的黑洞也孕育了外星生命體,顯然是女性生殖器的象征,這些視覺元素的結合也是導演對“生命起源學說”的思考。
(二)哲學思辨引發(fā)“人的本質論”思考。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曾闡述自己關于事物運動變化的思想時說過“太陽每天都是新的”“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合流”,他的“變化”思想對后來的辯證法影響很大。在《湮滅》中,導演亞力克斯·嘉蘭試圖通過解構人物的命運來闡述自己對于哲學思辨的思考。從變化的角度而言,當女主麗娜在洞中被外星人復刻出了另一個自己時,觀眾會思考究竟誰才是真正的麗娜,在麗娜的軀殼之下生存的究竟是她本人還是外星生命,而麗娜一直抗爭的是另一個自己還是時間本身。就像在《恐怖游輪》中,女主杰斯跟時間負隅頑抗,試圖殺死過去的自己改變未來的命運,企圖沖破時間的牢籠逃脫已亡的現(xiàn)實。
三、思考外星人也是在反思人類自身
在各類的藝術創(chuàng)作中,藝術創(chuàng)作者們發(fā)揮想象力,塑造了各式不同的外星生命,從外星生命的起源到延續(xù),從生長環(huán)境到科技發(fā)展,甚至創(chuàng)作者們還賦予了外星生命世界較為完善的政治、經濟、文化等體系和意識形態(tài),與其說是另一個星球,不如說是地球的一面鏡子,既能映射出人類社會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也能折射出世俗觀念和良知道德,人類社會存在的喜怒哀樂和善惡美丑,也同樣存在于外星生命世界。所以,對于一部科幻片而言,外星人長什么樣可能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們和人類建立了怎樣的一種關系、扮演著何等角色,又會在各自的角色中釋放什么樣的信號和力量。
參考文獻:
[1]尤杰.從黑色哲思到光明敘事——雷德利·斯科特的科幻創(chuàng)作與影像風格[J].當代電影,2017(10).
[2]單娟.怪物科幻電影中視覺奇觀的技術營造[J].當代電影,2016(07).
[3]戴清泉.現(xiàn)實與非現(xiàn)實——低成本科幻電影的空間塑造初探[J].當代電影,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