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鴻鏗
(詔安縣梅嶺中學,福建 詔安 363500)
近年來,青少年自殺、溺水身亡的事件常見諸報端。絢爛的生命之花在地球上消失,給社會家庭造成巨大傷害。這引起社會各界的反思,也給語文教學敲響了警鐘:生命教育刻不容緩。生命教育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生命的重視,引導學生在學習中感受生命的偉大和神奇,對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zhì),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1]語文學科蘊涵豐富的生命教育資源。教師應(yīng)與教材開展積極對話,拓展培養(yǎng)學生個性全面發(fā)展的教育資源,利用語文教學,全面提高學生的生命價值、生命意識。
初中階段是人生觀價值觀初步形成的關(guān)鍵階段。語文教學擔負著培育人塑造人的職責。語文教學與人的生命活動、精神活動關(guān)系密切。學習教材中的經(jīng)典名作,學生如同走進古今哲賢的心靈世界。他們高尚的靈魂影響學生的精神成長。所以,語文的人文價值和生命意識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教育資源。許多課文與生命息息相關(guān),教師可以把生命教育融入語文教學中,使學生和作者達到生命的溝通。在語文教學中,學生走進課文,通過學習對生命的態(tài)度而珍愛生命。那么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生命教育呢?
中華文化在其變化發(fā)展過程中形成成語、詩句等語句。由于時代的久遠和人生閱歷的限制,學生對詞語難免有距離感、陌生感。教師在講解詞語意思的同時,不妨嘗試一下從生命的角度來分析。這樣即可以拉近學生與詞語的距離,又可以借助人物形象給學生強烈的心靈沖擊,使學生受到人格魅力的感染,得到啟發(fā),增強對生命的理解。
學習“冬蟲朝菌”,教師除了講解詞語的意思外,還可以因勢利導“現(xiàn)在用來形容生命極其短暫?!泵鎸Χ虝旱纳覀儜?yīng)該珍惜生命,切莫虛度光陰,浪費青春。學習詩句“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教師從生命的角度來闡述。詩人借詩言志,體現(xiàn)他“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情懷和豁達樂觀、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
因此,在詞語的講解中,教師要努力挖掘詞語的文化內(nèi)涵,用人格魅力感染學生,在潤物細無聲中提高學生的人生價值。
語文教學中,教師除了將教學內(nèi)容融入生活,還要拓展教學空間,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課堂辯論是語文教學一種新的活動形式,也是生命教育的平臺。活動中,同學們圍繞主題各抒己見,你來我往,據(jù)理力爭。他們在思想的碰撞和精神的交鋒中增進彼此感情,拉近同學間距離。
例如,學習《斑羚飛渡》,筆者組織學生開展一場以“擇生與擇死”為主題的辯論會,圍繞老斑羚采取各自逃竄的方法獲取生命還是以犧牲自己來換取種群繁衍展開辯論。通過辯論,學生知道了老斑羚如此淡定走向死亡,心甘情愿地用自己的生命為下一代開辟生命之路的原因,體會了老斑羚無私奉獻精神,認識了老斑羚面臨生死存亡的關(guān)鍵時刻不自私、不自利,以大局為重的高貴品質(zhì)。老斑羚舍己為人的精神,學生心存敬意,為之折服。他們感受到生命的寶貴,從而形成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意識。
開展課堂辯論,加強了學生的生命教育。學生不僅學會將人物形象的分析引向深處,而且能夠把人物形象作為參照物,引發(fā)對生命、人生的思考,樹立了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
課文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主陣地。許多課文不同程度含有人文關(guān)懷和生命意識的思考。教師要結(jié)合課文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改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靈活多變的方式處理教材,以培學生的人格,陶冶學生的情操。讀《背影》《答謝中書書》《過零丁洋》《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等經(jīng)典篇章,讓我們體會到人類在困厄中仍褒有深切的生命之愛。
角色扮演是教師開展體驗式教學的一種方法。它既需要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又要求學生發(fā)揮想象力,還課本的視覺形象,再現(xiàn)課文中的故事情節(jié)。[2]為了把扮演的角色表演得栩栩如生,學生對課堂上所學內(nèi)容作充分的復(fù)習。進行舞臺表演時,學生借助想象,將頭腦中的人物形象融入自己的理解,自編自排自演。學生對作品進行再創(chuàng)作,在再創(chuàng)作中體驗生命、感悟生命。如《斑羚飛渡》的角色體驗,會深化學生的生命意識。
余映潮認為:經(jīng)過訓練的學生在閱讀分析方面,也就會有一些很理性的意識,也許因此找到一點“悟”的途徑。[3]強化生命教育,不應(yīng)該停留在有限的教材。教師必須引導學生進行適量的閱讀訓練,讓學生在真實的體驗中感悟生命,反思生命。無論是從語文知識的遷移,還是從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來看,必要的閱讀訓練體現(xiàn)新課標的基本要求,也是加強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徑。教學《藏羚羊的跪拜》中,為了激發(fā)學生熱愛生命,增強生命意識,筆者設(shè)計以下幾個問題:1.面臨獵人的槍口,母藏羚羊為何選擇深深一跪,說明了什么?2.你認為人類應(yīng)該怎樣正確處理人與動物的關(guān)系?通過訓練,學生懂得了母愛的偉大,知道生命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動物是自然中的一員,有自己生存的權(quán)利。它們的生命同樣可貴。作為人類要擔負起保護自然、保護動物的責任。
在閱讀訓練中,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體驗自己生命之所在,讓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去體驗自己生命和其他生命的相聯(lián)與溝通,進而建立起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guān)系。閱讀訓練,學生不僅擴大了閱讀面,而且還能在貼近生活的文章中感受生命的寶貴,從而有效地強化了生命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