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英國城市大學的使命轉移與組織挑戰(zhàn)

        2019-03-27 08:46:40韓雪
        世界教育信息 2019年4期
        關鍵詞:嵌入英國

        韓雪

        摘 要:19世紀中后期出現的城市大學順應了英國工業(yè)發(fā)展的需要,社會需求是其重要的辦學指向。城市大學體現出鮮明的城市嵌入性,代表了新式大學的發(fā)展方向。而經過數十載的發(fā)展,城市大學卻逐漸向傳統(tǒng)的象牙塔式大學看齊,表現出回歸傳統(tǒng)的傾向,試圖從城市“脫嵌”。但是,這種轉變也給城市大學帶來了資金壓力和角色沖突的挑戰(zhàn)?!霸偾度搿钡睦砟顒t是化解城市大學發(fā)展危機的一劑良藥。

        關鍵詞:英國;城市大學;嵌入;大學職能

        美國著名學者歐內斯特博耶(Ernest L.Boyer)曾指出,一所辦學有成效的大學必須負有明確的使命[1]。大學使命是大學精神文化的核心組成部分,是大學的核心價值的集中體現。大學使命的變遷不僅僅是一種言語方式的變化,而且具有非常豐富的教育學和社會學意涵。

        從歷史上看,英國城市大學①產生于19世紀中后期。城市大學是城市工商業(yè)發(fā)展的產物,順應了工業(yè)化社會的發(fā)展需求。從誕生之日起,城市大學就肩負著培養(yǎng)實用型人才和服務城市經濟發(fā)展的重任。這是一條完全不同于傳統(tǒng)英國大學的發(fā)展道路,城市大學表現出明顯的“重術輕學”取向。然而,隨著科技的迅猛發(fā)展和國際競爭的加劇,由于所處的環(huán)境和背景已發(fā)生深刻變化,城市大學似乎偏離了初始航線,在使命和定位上向傳統(tǒng)大學傾斜和靠攏。其實,城市大學的定位與使命轉變背后體現的是區(qū)域乃至國家經濟與社會轉型的縮影及微觀基礎。那么,城市大學是如何一步步實現這種使命轉移和角色轉變的呢?在這一過程中,城市大學將面臨哪些組織挑戰(zhàn)?他們又可以采取什么策略來規(guī)避這些風險呢?

        一、主要理論分析工具:嵌入性理論

        “嵌入”(embededness)的概念最早是由卡爾·波蘭尼(Karl Polanyi)在其著作《大轉型:我們時代的政治與經濟起源》中提出,是用以闡明市場以及經濟活動與社會關系的一種理論工具。波蘭尼認為,無論人類處于經濟社會化發(fā)展的哪個階段,經濟都不是獨立存在的系統(tǒng),而是與具體的社會背景結合在一起的,即經濟并非像經濟理論中說的那樣純粹出于理性計算,而是從屬于特定的政治、宗教和社會關系。個體行動者既不外在于社會環(huán)境,也不固守于其既有的社會規(guī)則與信條之中,而是“嵌入”于具體的、當前的社會關系網絡中?!扒度搿边@一概念強調了經濟活動的社會情境性,也就是說“人類的經濟活動總是‘嵌含于社會之中,且無法從中‘脫嵌”[2]。在波蘭尼的語境下,只有永恒的嵌入和虛假的脫嵌,而他所提出的脫嵌則不過是“用以闡明其主張的技巧性措辭”[3]。我們可以將之理解為嵌入程度和嵌入關系的一種改變??傊?,波蘭尼的“嵌入”強調的是社會對經濟活動的塑造作用。

        美國新經濟社會學家馬克·格蘭諾維特(Mark Granovetter)繼承并發(fā)展了波蘭尼的嵌入理論,他認為“嵌入”是經濟活動的現有社會模式的情景聯(lián)結,它廣泛存在于各種社會形態(tài)中。嵌入會形成行動者之間的嵌入關系,使組織間充滿信任與聯(lián)系,而不僅僅依靠合同制約。格蘭諾維特把嵌入分為關系嵌入(relational embededness)和結構嵌入(structural embededness)兩種方式。前者指關系雙方通過網絡中的相互聯(lián)系來獲取信息收益,可進一步細分為強關系和弱關系;后者是指組織之間通過與第三方建立的關系進行連接形成的關聯(lián)結構。還有一些新經濟社會學家認為,嵌入性還包括一些其他概念,如“文化嵌入性”“政治嵌入性”“認知嵌入性”等。

        社會學家吉登斯運用“脫嵌-再嵌入”的概念來分析現代社會制度和社會變革。在他看來,現代社會的一個突出特征是“斷裂”性(discontinuities),即“現代的社會制度在某些方面是獨一無二的,其在形式上異于所有類型的傳統(tǒng)秩序”。而脫嵌/脫域則是現代性的動力之一,能促使現代社會從傳統(tǒng)社會制度中脫離。具體而言,脫嵌指的是“將社會關系從當地互動的地方場景中脫離開來的過程”[4];再嵌入則與脫嵌相對立,意為:“重新轉移或重新構造已脫域的社會關系,以便使這些關系(不論是局部性的或暫時性的)與地域性的時空條件相契合”。

        貝克進一步將“脫嵌-再嵌入”這組概念運用于個體化層面,分析現代社會中人們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生活處境等方面的變化。脫嵌指“個體從傳統(tǒng)社會范疇束縛(家庭、階級等)下抽離、解放出來”[5],成為游動的個體以及社會再生產的基本單元。再嵌入指“新的整合形式和控制形式出現,個體被重新整合進某種紐帶或社會體系當中?!盵6]

        綜上可見,嵌入、脫嵌和再嵌入反映的都是不同組織或個體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下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的轉變。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本文將借鑒“嵌入-脫嵌”的概念框架,分析英國城市大學在不同發(fā)展階段的使命定位和組織特征。研究發(fā)現,創(chuàng)辦初期的英國城市學院表現出鮮明的社會嵌入性,根據經濟發(fā)展的需求制定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和方向。而從20世紀初期起,城市學院不斷轉型,試圖從城市領域抽離,城市的實際需求不再是城市大學辦學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城市大學的辦學定位和職能觀發(fā)生了改變,表現出回歸傳統(tǒng)和脫嵌的傾向。然而,在知識經濟時代,城市大學面臨多方壓力,必須及時調試自身定位,以應對各項挑戰(zhàn),而實現再嵌入不失為良策。

        二、英國城市學院的“嵌入性”特征

        英國城市大學從19世紀中葉的城市學院時期,就選擇了一條與諸如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等古典大學大相徑庭的發(fā)展道路,“這些新建的城市學院不同于傳統(tǒng)的大學,帶有較強的職業(yè)教育性質,注重培養(yǎng)企業(yè)經理、設計師、工業(yè)技術人員和推銷員,強調為地方經濟服務”[7]。而英國的老牌大學截然相反,在招生方面,“出身、地位低下的學生實際上被排除在校門之外”[8];在人才培養(yǎng)目標方面,“旨在通過大學教育培養(yǎng)紳士階層,而不是某種特殊的世俗行業(yè)或職業(yè)人士”[9]。這樣看來,城市大學在價值取向上似乎更重視職業(yè)性,而非學術性;更重視學生專業(yè)技能和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而非高深學問和科學研究。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19世紀中期的英國出現了這樣一批獨樹一幟的嵌入型大學呢?其實,城市學院的出現正是受到了當時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的影響。而這些社會性因素的影響,也使得城市學院表現出鮮明的社會嵌入性。

        (一)經濟嵌入性

        對于英國城市大學來說,經濟嵌入是指大學組織并非獨立于經濟社會環(huán)境,必然會受到時代經濟的影響。自18世紀中期起,英國便啟動了工業(yè)化的進程。而這一場曠日持久的生產力變革,使英國的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fā)展。英國工業(yè)化發(fā)展勢頭迅猛,高速的發(fā)展進程使得英國各中小城市的經濟實力不斷增長,也加速了英國的城市化進程。然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職業(yè)人才和技術工人的大量短缺。一方面,傳統(tǒng)的學徒制的技術教育存在低效、人才培養(yǎng)質量參差不齊等劣勢,難以滿足時代需求;另一方面,以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為代表的英國傳統(tǒng)大學有著根深蒂固的保守性與宗教性,沒有及時對工業(yè)革命作出反應,更毋論為城市經濟發(fā)展輸送大批實用型人才。因此,英國社會亟需一股新力量,肩負起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的重擔——城市學院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應運而生。

        除了受經濟影響,城市學院所處城市的工業(yè)特色也影響其發(fā)展方向。具體來說,城市學院往往因地制宜,結合所在城市的工業(yè)特色開展課程和教學活動。如利物浦學院依托利物浦曾經的工業(yè)碼頭優(yōu)勢和海上貿易資源,大力發(fā)展航海業(yè),設立了海洋學、造船、冶金等相關專業(yè),后來利物浦學院成為了著名的航海業(yè)研究中心。其他城市學院也積極結合城市經濟特色辦學,利茲學院成為紡織業(yè)研究中心,伯明翰學院成為釀酒業(yè)研究中心,謝菲爾德學院成為鋼鐵業(yè)研究中心等。城市學院與城市的關系是雙向的、互動的,“潤滑油、煤礦抽水機、釩鋼、鍍鉻皮革、煤氣取暖器、火花塞、電臺調潛、乳酷肥皂、啤酒、四沖程發(fā)動機等工藝和產品的開發(fā)與改進,都由于城市學院或大學的科研而取得了很大成效”[10]。總之,城市學院的創(chuàng)辦與發(fā)展,不單單代表了自身的發(fā)展軌跡,更是城市和社會經濟的微觀縮影。

        (二)政治嵌入性

        對于城市學院來說,政治嵌入指社會政治環(huán)境、權力結構、資源和機會分配(尤指分配不均)等因素對學院的塑造作用。城市學院雨后春筍般涌現,這與當時的社會政治結構的變化有著密切關系。在19世紀中期以前,英國的教育被英國國教會壟斷,很多非國教派成員在生活和教育方面受到多重壓迫。正如上文提到的,工業(yè)革命促進了大中小城市的經濟發(fā)展,相應地,也為中產階級的發(fā)展壯大奠定了基礎。日益崛起的中產階級,不僅代表著新的收入群體,還建構了符合其社會階層的生活方式和價值體系。他們要求在公共領域獲得更多的話語權及其他基本權利。城市學院無疑成為中產階級在教育領域權利擴大的體現。城市學院主要面向中產階級,服務中產階級,依據中產階級需求調整辦學。因此,不難看出城市學院的興起和辦學體現出鮮明的政治嵌入性。具體表現如下:其一,城市學院的辦學資金主要來源于當地實業(yè)家和企業(yè)家的支持。例如,歐文斯學院的建立就得益于曼徹斯特的紡織商人約翰·歐文斯捐贈的10 萬英鎊,而這筆捐贈也成為了歐文斯學院的一筆重要啟動資金。據統(tǒng)計,截至1905年,各主要城市學院的建筑物價值和捐贈基金總數分別是:曼徹斯特大學86萬英鎊,利茲大學45.6萬英鎊,謝菲爾德大學29.37萬英鎊,這些巨額資金主要來源于工業(yè)和商業(yè)地區(qū)的中產階級[11]。其二,城市學院的辦學目標和方向也主要依據中產階級的需求而定。例如,伯明翰學院在創(chuàng)辦時就提出辦學方向應“促進全面系統(tǒng)的教育和訓練,使之適合于英格蘭中部地區(qū)的制造業(yè)和工業(yè)在實踐、機械和藝術方面的需求……取消純文學的教育和訓練以及全部神學教學”[12]。其三,在城市學院的生源中,商人及商人子女占了很大比重。據統(tǒng)計,1867年的歐文斯學院學生中,65%來自中產階級家庭,1893年的伯明翰大學學生有53%出身于中產階級。[13]

        (三)文化嵌入性

        對于城市學院而言,文化嵌入是指城市學院深受英國文化影響。具體來說,是嵌入于相對寬松的英國宗教氛圍。這也就是說英國的城市大學是深受自由寬松的宗教氛圍影響的。一直以來,英國國教會對社會都有著絕對的控制權,非國教人員受到多重壓迫。到了19世紀,以《天主教解放法》為開端,國教派的正統(tǒng)地位發(fā)生了變化,多種宗教開始活躍,逐步實現宗教自由。對于城市學院來說,宗教自由也打破了國家宗教對教育的壟斷,使得城市學院的產生成為可能。具體來說,這種文化嵌入主要體現在城市學院的課程設置方面。城市學院不必效忠于宗教神學,而是成為“沒有上帝的學?!保⒆阌谏鐣膶嶋H需求,培養(yǎng)工業(yè)社會所需的實用型人才。

        三、城市大學“脫嵌”:轉型、困境與挑戰(zhàn)

        (一)脫嵌的城市大學

        城市學院的初期定位是以職業(yè)教育和科學技術教育為核心的高等職業(yè)技術院校,因此建校后并不具備傳統(tǒng)大學的學位授予權,也就未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受社會認可的高等教育機構,更難以與英國古典大學相抗衡。到了20世紀初期,這一局面有所改變。城市學院開始試圖從地方場景中脫離,從地方型學院轉向綜合性大學,一步步向傳統(tǒng)大學靠攏,開啟了脫嵌進程。這種變化直觀反映在三個方面。第一,學校名稱的改變。許多城市學院在20世紀初,升格成為大學,詳情參見表1?!爸灰簧駷橥耆拇髮W,就會迫不及待地放棄與職業(yè)技術相關的課程,而向傳統(tǒng)大學的學術標準看齊”[14]。因此,相應地,第二個明顯的表現在于課程方面的變化。升格后的城市大學不斷增設人文社會課程,開展人文教育。例如,利物浦學院在這一時期就開設了英國語言與文學、法學、歷史學等人文課程。第三,重視基礎科學研究。這一時期很多城市學院都注重加強基礎科學研究,并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學術成就。其中部分城市學院不僅在后來發(fā)展成為享譽世界的研究型大學,還培養(yǎng)出了諸多諾貝爾獎獲得者。從重視職業(yè)訓練到加強基礎研究,從關注專業(yè)教育到加強自由教育,種種跡象表明,城市大學的定位已發(fā)生了某種程度的轉變,在脫嵌之路上留下一個個腳印。

        (二)脫嵌與內生式組織轉型

        從應用型城市學院到綜合性城市大學,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視為組織轉型的過程。組織轉型并非憑空而來,背后體現的是權力關系、利益博弈甚至價值理念的變化。根據變革力量來源和組織轉型啟動方式,可以將變革劃分為內生式組織轉型和外生式組織轉型。內生式組織轉型指的是當組織內價值取向朝著組織變革方向傾斜,且組織行動具有一定的自由度和較強的執(zhí)行能力時所發(fā)生的組織變革過程。對于內生式組織變革來說,組織內部已經具有了轉型的動力基礎,當組織僅僅需要外部制度因素的許可時,組織變革就得以發(fā)生;相反,外生式組織變革的發(fā)生則必須依靠外部制度因素的壓力。

        在城市學院內部,其實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轉型動力基礎。盡管城市學院是以傳統(tǒng)大學的挑戰(zhàn)者這一身份登上歷史舞臺的,但他們根植于同樣的自由教育的文化土壤,區(qū)別或許僅在于城市學院當中摻雜了些許現代科學技術教育的色彩。因此,城市學院從產生時期就攜帶著傳統(tǒng)大學的“基因”,有著與傳統(tǒng)大學相似的特質。用英國學者阿什比的觀點來解釋,城市大學的這種脫嵌在某種程度上是大學發(fā)展“內在邏輯”的結果。城市大學初創(chuàng)時期偏重職業(yè)性,是按需而設的,而隨著不斷發(fā)展變化,大學骨髓里透露出的學術本位傾向愈發(fā)顯現,體現在大學的教學與科研職能當中。另外,城市學院初創(chuàng)期并不具備學位授予權和皇家特許狀。對于保守的英國人來說沒有學位授予權就等于沒有受到上層社會的認可。這無疑深刻影響著城市學院的社會聲望與進一步發(fā)展。然而,對于城市學院那些富有洞察力和前瞻性的領導者而言,他們都致力于突破發(fā)展瓶頸,帶領整個組織在競爭體系中更上一層樓。

        綜上所述,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發(fā)展,成為官方認可的正統(tǒng)大學,城市學院內部早已暗自醞釀起一股轉型和脫嵌之力。組織轉型的力場分析(force field analysis)理論認為,有兩股相互對立的力量始終存在于組織中,當兩股力量基本持平時,組織也處于慣性的準平衡狀態(tài);而當組織所處力場中的力量發(fā)生變化時,組織也會發(fā)生變化[15]。因此,城市學院的這種脫嵌式轉型也就順理成章了。

        對于城市大學的脫嵌而言,外部制度因素的許可也是不可忽視的。在政治方面,英國有著濃厚的大學自治傳統(tǒng)。在《大憲章》中就有規(guī)定,公民享有充分的自由權與合法權益,如果國王未經授權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權益,公民有權反抗國王的統(tǒng)治。這就為英國大學自主自治的傳統(tǒng)奠定了堅實基礎,提供了制度保障。因此,城市大學向傳統(tǒng)的牛津大學、劍橋大學靠攏,逐步形成脫嵌時,英國政府也并未多加干預。

        通過上文分析,我們看到英國城市大學的辦學定位和發(fā)展使命發(fā)生了某種程度的偏移與轉向:從前期通過培養(yǎng)工商業(yè)所需的實用和技術型人才直接為城市和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服務,轉變?yōu)橥ㄟ^高精尖的科學研究和學術產出爭取為社會作出杰出貢獻。其實,城市大學的使命和定位不再以社會需求為導向?;蛘哒f,城市大學依舊有社會服務的意識,只是這種服務成了紐曼強調的廣義有用性上的社會功用性,充滿了脫嵌的意味。

        (三)脫嵌面臨的困境和挑戰(zhàn)

        城市大學的脫嵌從長遠上來說具有一定積極意義。但是,城市大學的脫嵌過程也確實給其帶來了一系列壓力與挑戰(zhàn)。

        首先,城市大學面臨辦學資金的壓力。初期的城市學院承載了當地企業(yè)家的期待,企業(yè)家紛紛慷慨解囊,捐助大批資金資助城市學院的運營。這些資金也成為初期城市學院的重要經費來源。然而,好景不長,20世紀英國的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城市化率也僅略微上升。低迷的經濟形勢無形地加大了城市大學的財政壓力。盡管城市大學努力尋求國家資助,但直至1889年保守黨政府才同意撥款給曼徹斯特大學1800英磅,利物浦大學1500英磅,伯明翰大學、利茲大學和諾丁漢大學各1400英磅,布里斯托爾大學和謝菲爾德大學各1200英磅。與前文城市大學初創(chuàng)時動輒幾十萬英鎊的捐贈資金對比,這個數字顯然是杯水車薪。英國??巳卮髮W校長史蒂夫·史密斯指出,由于英國高等教育的研究基金愈發(fā)集中,目前大約有40所大學完全以研究為導向,在未來幾年內這一數字會進一步減少[16]。顯而易見,轉型后的城市大學無法持續(xù)獲得殷實的辦學資金。如何跨越這一障礙,是城市大學不得不思考的問題。城市大學轉向純粹的科研之路必定充滿荊棘。

        其次,英國城市大學脫嵌的時代正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全球化將城市大學置于全球領域,激烈的全球競爭無疑對城市大學提出了更高的發(fā)展要求。在與國際高水平的科學研究和教學機構的較量中,城市大學很容易處于下風。如今,高等教育市場化趨勢愈發(fā)明顯。相應地,學生以及教師擁有了更多的選擇余地,他們與高等教育機構間的關系也更加商業(yè)化。對于城市大學來說,不僅有流失本土學生和優(yōu)秀師資這一“內憂”,還有來自國際國內其他優(yōu)秀大學競爭這一“外患”。就目前而言,盡管城市大學對英國國家經濟發(fā)展和人才培養(yǎng)有著巨大貢獻,但不可否認的是,城市大學仍處于英國大學第二梯隊。如果城市大學不能及時適應全球化趨勢和調整辦學思路以提升自己的實力和社會聲譽,那么極有可能淹沒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中。

        最后,全球性的挑戰(zhàn)和社會問題——如老齡化、可持續(xù)發(fā)展與環(huán)境保護、就業(yè)、創(chuàng)新等——層出不窮,人們普遍對大學寄予厚望,希望大學肩負起服務和引領社會的神圣使命。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英國政府多次在高等教育白皮書中強調高等教育要為社會發(fā)展服務,要為國家創(chuàng)造財富。英國教育大臣克拉克甚至宣稱:“我并不在意是否有中世紀研究的專家,那只有裝飾的目的,國家沒有理由資助這樣的研究……大學存在的目的是為了使英國的經濟和社會能夠應對全球變化對國家所形成的挑戰(zhàn)”[17]。盡管這一看法有一些極端和狹隘,但卻為那些仍固守“象牙塔”作風的大學敲響了警鐘。城市大學的脫嵌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這一端倪。學者戈達德等人于2010年開展了一項在線問卷調查,旨在探究在位于3個英國城市(布里斯托爾、紐卡斯爾以及謝菲爾德)的6所大學的教師心目中對于高校的研究工作以及其他的外聯(lián)活動(如決策咨詢、專業(yè)實踐等)給社會帶來的學術或非學術影響的具體看法。結果顯示,近80%的教師認為自己的研究主要是對自身學科的發(fā)展有貢獻;而在教師們的心目中,科學研究對于社會經濟、文化和環(huán)境的貢獻是次要的。盡管這一想法在某種程度上能讓教師們更專注于純粹的科學研究,不受外界利益的驅動。但值得警醒的是,對于現代大學來說,服務社會是不可避免的話題。

        四、城市大學擺脫困境的對策——再嵌入

        正如上文分析,實現脫嵌的過程會給城市大學組織帶來種種困難與挑戰(zhàn),那么城市大學究竟應該走一條怎樣的發(fā)展道路呢?應該采取什么樣的策略才能實現良性過渡?怎樣做才能使自身在全球化和國際化的浪潮中立于不敗之地,實現自身的跨越式發(fā)展?在筆者看來,再嵌入觀念似乎是促使城市大學擺脫發(fā)展困境的一劑良藥。對于城市大學而言,實現再嵌入的核心就在于重新立足于社會實際需要,強調社會參與和社會服務的理念。

        近年來,學者們對大學社會服務職能的認識不斷加深,申明參與(engagement)是現代大學發(fā)展的必然走向。何謂參與?美國公共和贈地大學理事會作出了幾點說明。第一,參與是一種跨越教學、研究和服務的學術形式。第二,參與意味著互惠。第三,參與將大學的科學知識與社區(qū)的經驗知識混合起來,建立共同學習的環(huán)境。第四,參與是一種實踐,使教師能夠成為更好的學者,提高學生的學習經驗,增加機構對外部人員的影響。其實,現代大學作為社會的重要機構之一,理應肩負起服務社會的使命。學者阿什比指出:“如今在所有的社會組織機構中,能勝任人類遠大目標的指導任務和人類利益的管理任務的,似乎以大學最為適宜。如果這是大學恰如其分的職能,那么,大學為公眾服務最需要的工作……是把大學獨具的多類學科的多種智慧,用到解決適應社會變化的研究中去”[18]。我們不難發(fā)現,當代大學的價值是充分利用自身的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yǎng)優(yōu)勢,肩負起社會引領者的角色;而社會參與和服務既是大學的先進理念的體現,也是大學實現這一使命的重要戰(zhàn)略。

        約翰·戈達德還進一步提出了參與型城市大學的概念,是指“那些能為社會提供機會的大學。它以一種整體的而非碎片化的形式參與到周圍的環(huán)境中去……盡管城市大學在全球層面運作,但他們深知正是自身的定位成就了今天的他們”[19]。其實,參與型城市大學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它強烈的區(qū)域參與意識和參與能力。而這種參與是深深嵌入到它的核心使命——教學與科研當中的。具體來說,在城市大學內部,社會服務和城市參與是嵌入大學的各項活動之中的,而不是自成體系的。教學、科研與服務,無論是兩兩重疊交叉,還是三者的共同交叉,都將產生新的組織功能,激發(fā)組織活力,產生“1+1>2”的效應。大學領導層的關注點在于營造一個有利環(huán)境,以促使各領域的成功。因此,城市大學與社會的邊界是彈性的,當大學持續(xù)地對社會的需求做出回應時,他們的界限也會隨之改變。

        其實,重申城市參與這一概念對于城市大學來說,正是實現再嵌入的過程,反映的是大學組織在經歷脫嵌之后,在新環(huán)境下作出的重大的組織發(fā)展決策。這種再嵌入,在許多方面已經不再等同于初始的嵌入了。其中最主要的一點便是大學的自主性已發(fā)生改變。初期的嵌入,是城市工商業(yè)發(fā)展的迫切需求和傳統(tǒng)大學實用人才培養(yǎng)造成的巨大缺口這兩大因素共同造成的。城市學院“臨危受命”,肩負起培養(yǎng)職業(yè)技術型人才的使命,以解城市工商業(yè)發(fā)展的燃眉之急??梢哉f,城市學院是時代需求的產物。而今的這種再嵌入,意味著城市學院與社會的關系再次轉變,不僅是回歸嵌入狀態(tài),更是嵌入基礎上的升華。城市學院不僅僅立足于當地工商業(yè)的發(fā)展狀況,還應肩負起社會能量站和服務站的角色,立足地方,面向全球。其實,社會服務是現代大學的職能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學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正因為大學無可比擬的重要性,成就了大學的當代價值。另外,服務城市也是英國城市大學的理性選擇。一方面可以獨辟蹊徑地趕超位于第一梯隊的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等,另一方面也是一所“負責任的”大學應有的思想覺悟??傊?,實現再嵌入不失為城市大學新時期下的一種明智決策。

        注釋:

        ①本文研究的城市大學,是指19世紀中后期出現在英國的城市學院,他們在后來的發(fā)展過程中,逐漸演變?yōu)榫哂械胤酱髮W性質的城市大學。為反映不同時期的名稱變化,本文將依據具體情境,靈活運用“城市學院”和“城市大學”的表述。

        參考文獻:

        [1]眭依凡. 大學使命:大學的定位理念及實踐意義[J]. 教育發(fā)展研究,2000(9):18-22.

        [2]卡爾·波蘭尼. 巨變:當代政治與經濟的起源[M].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1.

        [3]符平. “嵌入性”:兩種取向及其分歧[J]. 社會學研究,2009,24(5):141-164,245.

        [4]安東尼·吉登斯. 現代性的后果[M]. 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18-26.

        [5]郭戈. 從脫嵌到再嵌入:新生代女性農民工的風險困境[J]. 湖南社會科學,2016(3):99-103.

        [6]烏爾里?!へ惪?,伊麗莎白·貝克-格恩斯海姆. 個體化[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74.

        [7]單中惠. 西方教育問題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208.

        [8]奧爾德里奇,R. 簡明英國教育史[M]. 諸惠芳,等,譯.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161.

        [9]黃福濤. 歐洲高等教育近代化[M]. 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8:39.

        [10]徐輝. 高等教育發(fā)展的新階段[M]. 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0:44.

        [11]黃鶴,魯檸. 19世紀英國城市學院與中產階級之間的關系[J]. 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4):82-84.

        [12]F.H.欣斯利. 新編劍橋近代史第11卷[M].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257.

        [13]丁建宏. 發(fā)達國家的現代化道路:一種歷史社會學的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63.

        [14]高桂娟,張應強. 英國大學與社會關系的變中之恒——兼論大學發(fā)展的定位問題[J]. 現代大學教育,2004(2):63-66.

        [15]錢勇,曹志來. 從脫嵌入到再嵌入:企業(yè)組織轉型的過程——基于鐵煤集團主輔分離改革的案例分析[J]. 管理世界,2011(6):116-131.

        [16]史蒂夫·史密斯. 大學和全球化:高等教育在對抗經濟衰退中的角色和作用——英國??巳卮髮W校長史蒂夫·史密斯教授在大學全球化發(fā)展論壇上的演講[J]. 世界教育信息,2009(7):21-25.

        [17]蔣凱. 全球化時代高等教育若干基本問題的省思[J].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5,36(6):17-22.

        [18]阿什比. 科技發(fā)達時代的大學教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7.

        [19]John Goddard, Ellen Hazelkorn, Louise Kempton and Paul Vallence. The Civic University: The Policy and Leadership Challenges[M]. Cheltenham: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td, 2016: 5.

        編輯 許方舟 校對 朱婷婷

        猜你喜歡
        嵌入英國
        英國的環(huán)保
        歐盟同意英國“脫歐”再次延期申請
        中國外匯(2019年21期)2019-05-21 03:04:06
        英國圣誕節(jié)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眾傳播
        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中的文化素質教育嵌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31期)2016-11-19 16:01:51
        小微企業(yè)全球價值鏈嵌入模式研究述評與展望
        英國“脫歐”的經濟賬
        醫(yī)技預約系統(tǒng)的設計與研究
        鏈服務
        水運管理(2015年12期)2016-03-01 07:04:02
        英國立法向酗酒“宣戰(zhàn)”
        国产精品 人妻互换| 精品国产麻豆免费人成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 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丰满的人妻hd高清日本| 精品国产aⅴ无码一区二区| 伊人亚洲综合网色AV另类|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看| 国产一区二区黄色的网站| 麻豆网神马久久人鬼片| 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色狠狠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蜜桃| 久久九九av久精品日产一区免费| 手机久草视频福利在线观看 |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 国产精品人妻一码二码尿失禁 | 国产午夜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午夜精品av一区二区三| 久久国产精品婷婷激情| 国产二区交换配乱婬|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日韩人妻无码中文字幕一区| 国产一区二区不卡av| 国产99久久久国产精品~~牛 | 亚洲av无码乱观看明星换脸va| 校花高潮一区日韩| 亚洲av调教捆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二三四2021精字窝|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网老熟女| 精品国模人妻视频网站| 粗大猛烈进出高潮视频大全| 亚洲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 偷亚洲偷国产欧美高清| 最新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水野优香中文字幕av网站 | 丰满的少妇xxxxx青青青| 久九九久视频精品网站| 激情都市亚洲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精品a片久久久| 精品少妇ay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