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龍
(天津大學醫(yī)院口腔修復科 天津 300072)
牙周病是一種常見的口腔科疾病,包括僅累及牙齦組織的牙齦病和波及深層牙周組織等兩類,對患者的口腔健康具有較大的損傷,需要予以及時的修復治療[1]。隨著修復技術與修復材料技術的發(fā)展,目前臨床醫(yī)生主要使用活動義齒進行修復,能夠獲得顯著效果[2],本文將進行如下探討。
選取2016年10月到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72例牙周病患者,依照不同的修復方式將其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對照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齡為41~62歲,平均年齡為(51.5±4.9)歲,病程為1個月~2年,平均病程為(1.1±0.1)年;實驗組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齡為42~62歲,平均年齡為(52.1±5.1)歲,病程為2個月~2年,平均病程為(1.2±0.1)年。納入標準:①均符合牙周病的臨床診斷標準;②入院前1年內未使用義齒。排除標準:①入院前2周內使用過抗生素藥物;②存在偏側咀嚼習慣。兩組患者之間的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具有可比性(P>0.05)。
對照組予以固定義齒修復,臨床醫(yī)生需要對患者的牙齒松動情況與牙槽骨的吸收情況進行檢查,確定固定體內聚角度,之后為患者選擇適合的連接方式、人工牙排列方式與基托范圍。
實驗組予以活動義齒修復,臨床醫(yī)生使用圓錐型套筒冠的相關程序制作臨時冠、預備基牙與活動義齒等材料,之后依據患者的咬合記錄為患者制作具有卸代功能的活動義齒;之后進行內外冠的制作,要求外冠表面需要使用固位珠進行覆蓋,并選用聚合瓷材料進行制作。使患者試戴內外冠,若無異常情況發(fā)生,則將其翻至印模內,并將凡士林涂抹于內冠表面,然后灌入樹脂,使用固位釘進行固定。
(1)兩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3個月后的基牙出血指數(shù)。
(2)兩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3個月后的菌斑指數(shù)(PLI)、牙周探診深度(PD)的評分情況。菌斑指數(shù)共分為4級,主要對齦緣附近菌斑的厚度與量進行記錄。牙周探診深度分為4級,主要對袋底至齦緣距離進行記錄。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包把研究得到的數(shù)據建立數(shù)據庫,使用χ2檢驗和t檢驗方法,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方差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且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基牙出血指數(shù)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3個月后,實驗組的基牙出血指數(shù)顯著降低,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3個月后的基牙出血指數(shù)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3個月后的基牙出血指數(shù)比較(±s)
實驗組(n=36) 3.34±0.61 0.98±0.31對照組(n=36) 3.35±0.23 1.43±0.67 t 0.092 3.657 P 0.927 0.0005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PLI與PD無顯著差異,且治療3個月后的PD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3個月,實驗組的PLI顯著提升,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3個月后的PLI、PD評分情況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3個月后的PLI、PD評分情況比較(±s)
實驗組(n=36) 1.43±0.32 1.97±0.42 1.53±0.41 1.54±0.32對照組(n=36) 1.42±0.29 1.68±0.31 1.52±0.54 1.53±0.85 t 0.139 3.333 0.088 0.066 P 0.890 0.001 0.930 0.948
為確??谇唤】?,需要對牙周病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以往常用的固定義齒雖然能夠獲得一定的修復效果,但將會對其他的健康牙齒造成不良損傷,因此不被患者接受。
隨著修復技術的不斷提升,目前臨床醫(yī)生主要使用活動義齒進行修復?;顒恿x齒的固位臂具有較大的隱蔽性,并且其尖端可向基牙與相鄰牙的牙間行切齦向伸展,因而能夠有效的避免對牙齦造成不良刺激或壓迫,并且將有效的提升患者的咀嚼功能,因而能獲得顯著的臨床效果[3]。除此之外,活動義齒能夠對牙體組織產生較大的保護性,具有較大的支持力與美觀性,同時由于其不直接承載咀嚼與咬合力,因而將不易發(fā)生破裂與磨損等現(xiàn)象,進而能夠延長使用壽命[4]。依據本實驗的研究結果看,足以說明活動義齒的修復牙周病等口腔疾病中有顯著優(yōu)勢,可作為今后治療牙周病的首選方式,但仍然需要加強研究,從而使其在牙周探診深度方面獲得更好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