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拉塔力·克力木 楊琳
(1伊犁州友誼醫(yī)院藥劑科 新疆 伊犁 835000)
(2伊犁州友誼醫(yī)院腫瘤二科 新疆 伊犁 835000)
相關數據顯示,在每年新發(fā)的乳腺癌病患中有3%~10%在確診時出現了遠處轉移,并且有約40%的早期病患可能發(fā)展為晚期乳腺癌,一旦發(fā)展為晚期乳腺癌,病患的五年生存率較低且多數無法治愈,藥物化療是目前改善晚期乳腺癌病患臨床癥狀,提高其生活質量的首選治療手段[1],因此在本次研究中,旨在分析研究在晚期乳腺癌的治療中采用培美曲塞聯合卡培他濱的臨床近期療效以及不良反應,具體情況如下。
選取2016年1月—12月在我院接受晚期乳腺癌治療的病患60例,所有病患均給予培美曲塞聯合卡培他濱進行治療,年齡46~65歲,平均(55.5±9.5)歲;所有病患均為經紫衫類藥物以及蒽環(huán)類藥物治療后失敗入組;所有病患及其家屬均對本次的研究內容知情,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所有病患均給予培美曲塞聯合卡培他濱進行治療,治療前所有病患均給予地塞米松、葉酸以及維生素B12進行預處理,然后取500mg/m2培美曲塞(生產廠家:江蘇豪森醫(yī)藥集團連云港宏創(chuàng)醫(yī)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1287)+100ml 0.9%氯化鈉溶液給予病患靜脈滴注,d1;同時取2500mg/m2卡培他濱(生產廠家:上海羅氏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73024)給予病患分兩次服用,餐后半小時,服用d1~14,連續(xù)治療三周為一個周期;本組病患均治療兩個周期;所有病患治療前均預防性給予病患5羥色胺3拮抗劑避免出現消化道反應。
依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對本組病患的近期療效進行判定:所有目標病灶消失,則視為完全緩解(CR);病患的基線病灶長徑總和縮小在30%及以上,則視為部分緩解(PR);病患的基線病灶長徑總和縮小在30%以下或者是基線病灶長徑總和增加在20%及以下,則視為疾病穩(wěn)定(SD);病患的基線病灶長徑總和增加在20%及以上或者是新的病灶產生,則視為疾病進展(PD);治療有效率=(CR+PR)例數/總例數×100%;疾病臨床控制率=(CR+PR+SD)例數/總例數×100%。
采用美國國立癌癥研究所抗癌藥物不良反應分度標準對病患的不良反應進行分析,將其分為Ⅰ~Ⅳ。
本組60例病患經治療后,CR 0例,PR 20例,SD 26例,PD 14例,近期臨床治療有效率為33.3%,臨床疾病控制率為76.7%。
本組病患的不良反應主要有手足綜合征、胃腸道反應、骨髓抑制以及皮疹等,具體見表1。少有病患出現輕度的納差、腹痛、口腔炎、反酸、頭暈等,本組未見病患心臟損傷及靜脈炎。
表 分析本組病患的不良反應[n(%)]
目前臨床上治療晚期乳腺癌是以藥物化療為主的綜合治療,紫杉類藥物及蒽環(huán)類藥物是臨床較為常用的藥物,同時也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但部分病患可能存在治療后復發(fā)轉移,針對此類病患,既往研究顯示,采用培美曲塞與卡培他濱進行聯合治療,可取得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且不會增加不良反應。
培美曲塞屬于一種全合成的抗葉酸代謝藥物,其能夠對胸腺嘧啶核苷和嘌呤的生物合成進行有效影響,并對腫瘤細胞DNA的合成產生影響,從而對細胞的增殖進行抑制;卡培他濱屬于一種新型的氟尿嘧啶類抗癌藥物,其能夠經口服用,可以原藥的形式經腸道吸收,并在腫瘤組織中轉化為具有細胞毒性的5-Fu[2],據相關動物實驗表明,在給予卡培他濱之后,腫瘤組織中的5-Fu濃度為血漿內的127倍,從而既能夠將療效提高,又能夠將5-Fu的全身毒性降低;同時有研究認為,將培美曲塞和卡培他濱進行聯合應用,可起到協同增效的作用,同時還能降低藥物毒副反應[3]。且在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本組病患獲得了33.3%的近期臨床治療有效率,未增加病患的不良反應,病患的耐受性較好。
綜上所述,在晚期乳腺癌的治療中采用培美曲塞聯合卡培他濱,臨床療效顯著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