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8高考政治試題選材廣泛,嚴格貫徹立德樹人的要求,立意高遠,情境新穎,思維開闊,直面現實生活,富有時代氣息,引導考生關注國內國際現實生活中的熱點問題。對學生綜合能力和思維品質考查上升到新高度,體現出鮮明的思想教育和核心素養(yǎng)引領的學科特色。
關鍵詞:能力提升;選材廣泛;政治素養(yǎng)
2018高考政治試題選材廣泛,直面現實生活,富有時代氣息,引導考生關注國內國際現實生活中的熱點問題。選擇題對分析材料的能力要求很高,主觀題聚焦對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體現應用性要求,命題水平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歷史高度。試卷在保持近年來江蘇高考命題特色的同時,又有重大突破和創(chuàng)新,對科學選拔人才、深入推進中學課程改革具有積極的引導作用。
一、 能力立意邁上新高度,注重提升思維品質
走出政治考場,學生表情凝重,普遍反映選擇題沒有過多考查基礎知識,而且對材料的分析把握不準,感覺四個選項貌似都與材料相關,做完一遍選擇題耗費很多時間,而且很卡,做得很費力,根本沒有梯度,幾乎每題都會遇到攔路虎??梢姳敬胃呖甲畲蟮奶攸c是能力立意已經上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平時一般難度題都設置在在經濟和哲學試題上,而本次考試,四本必修教材的試題都有難度,考生反映做完選擇題花費40分鐘左右的時間,幾乎是平時的兩倍,這主要是因為題面材料新穎,信息量豐富,題肢中沒有設置可以一眼排除的選項,大部分試題都要認真研讀材料,把握主旨,題肢之間的區(qū)分度非常小,經過反復斟酌和權衡也很難找出指向最準確的選項。試卷知識覆蓋面廣,考生做題時思維要求跨度大,對學生閱讀材料、圖像分析等方面的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
再看主觀題,更嘆命題老師的獨具匠心。更加強調考查考生思維的綜合性、開放性和深刻性。如第35題以計算和作圖的方式著重考查了考生處理數據、數型轉換、提煉觀點、揭示規(guī)律和辯證分析的能力,要求考生從材料中獲取和解讀信息,在正確理解試題材料和設問的基礎上,調動和運用知識,運用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等思維方法,闡釋問題的實質、成因,并進行多角度分析、比較和評價。第37題第(2)問要求考生就如何合理開發(fā)海洋提出建議,考查學生綜合運用學科知識分析解決現實問題所需的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
二、 選材廣泛展現新視角,無痕培育核心素養(yǎng)
試卷充分呈現了政治學科特質,從現實生活中廣泛選取題材,既不回避重大社會熱點,更是出現了許多平時沒有時間關注的小熱點。經濟方面涉及:國企改革、防范金融風險、淘汰僵尸企業(yè)、鄉(xiāng)村振興到提高最低工資標準;政治生活從宣講黨的基層政策到協(xié)商民主、合憲性審查到政務公開;文化生活從《民族的吼聲》到桑梓情懷,哲學從地圖出版社延伸到無人駕駛技術等,要求學生有非常開闊的視野,能運用學科內容應對各種復雜的、不確定的問題和挑戰(zhàn),思考和解決現實問題。試題重視對真實社會生活情境進行結構化處理,反映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大國形象,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政治認同感。第3題“國家監(jiān)察委的監(jiān)察覆蓋范圍”、第14題“合憲性審查”、第18題“法無授權不可為”等都有助于促進學生法治意識的提升。選材形式多樣,包括文字、圖形、表格、漫畫等,增強了試題的親和力和鮮活性,引導學生能運用理性精神更加深入地思考現實生活,展現出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望。豐富的情境讓作答試卷的過程也成為考生學習和思維品質提升的過程。哲學第28題以我國科學家成功克隆獼猴為背景,引導學生立足社會實踐,分析產生認識差異的原因,增強對我國科技進步和取得偉大成就的自豪感,33題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開幕式的演講,37題我國建設海洋強國等試題情境創(chuàng)設都緊扣社會生活,引導學生拓寬觀察視野,關注國內國際現實生活中的熱點問題。試題選材還注重反映科技發(fā)展成果,注重正能量,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這種科學傾向的選材既有利于提高考生探究科學的欲望,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和政治參與能力。
三、 試題設計富有新穎性,深入引導課程改革
試卷在命題形式上做到穩(wěn)中有新,適度的創(chuàng)新已經成為江蘇近幾年政治試卷的一種常態(tài),今年的創(chuàng)新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對基礎知識的考查運用了負面清單等多種形式,如第5題以“部分國有工業(yè)企業(yè)資產占行業(yè)資產比重”圖表為背景,四個題肢的表述很有新意,實際上還是考查學生對基本經濟制度的精準理解。第13題以探索協(xié)商民主的實踐,考查學生正確認識我國協(xié)商民主的價值。第20題以央視紀錄片《民族的吼聲》為背景,考查學生對文化創(chuàng)新層次感的掌握。二是試題聚焦對解決問題的考查,越來越體現應用性要求。如第37題以海洋強國建設為議題,考查學生多層面分析問題、尋求解決方案的能力,讓學生不做局外人,真正參與到國家建設中來。三是試題設計呈現靈活性開放性和綜合性,引導中學教學關注對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如34題就遙遠的異國小鎮(zhèn)一直對中華文化情有獨鐘的原因,該題信息量大,甚至需要動用到文化一本書的知識;35題把經濟計算題和作圖題放在一起考查也屬首創(chuàng),要求學生做到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并駕齊驅,在如此短時間內既要理解試題內容,還要會算會畫,對學生來說是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
總之,2018年高考江蘇政治試卷能貫徹立德樹人的要求,立意高遠,情境新穎,思維開闊,對學生綜合能力和思維品質考查上升到新高度,體現出鮮明的思想教育和核心素養(yǎng)引領的學科特色,將對今后政治課堂教學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產生重要的導向作用。
作者簡介:
徐桂芳,江蘇省海門市,江蘇省海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