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棟,姜文寧,王文章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 200240)
總體國家安全觀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近年來,各級教育單位大力推進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進校園、進課堂、進人心。大學生是社會發(fā)展的生力軍,高校應成為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的主陣地。能否針對青年學生群體建立穩(wěn)固的總體國家安全觀、不斷強化國家安全意識、提高自身國家安全素質,關乎高校培養(yǎng)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使命和職責。
國家安全是維護國家穩(wěn)定、保障國家發(fā)展的基礎條件。和平、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是國家發(fā)展的必要保障。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接班人的生力軍,其對國家安全的認知態(tài)度決定了能否以國家安全為首要目標強化認知、約束行為以及增強責任擔當。
總體國家安全觀是理論思想。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內容之一。近年來,西方文化思潮的涌入給青年群體的思想帶來巨大的沖擊,互聯(lián)網(wǎng)和自媒體的滲透使得學生在觀念上形成了不同變化。自由化、娛樂化傾向讓青年群體的個人價值凸顯,從而使得國家觀念逐漸淡化。享樂主義和自由主義的顯現(xiàn)讓國家安全觀念無法達到大學生的內心深處,也無法內化成為自身的觀念習慣??傮w國家安全觀在理論層面給大學生成長提供了指導性意見,強調了國家利益對個人權益保障和支撐的觀念。
總體國家安全觀是行為規(guī)范??傮w國家安全觀中明確要求了 “遵守國家法律法規(guī)關于國家安全的有關規(guī)定”。學生對總體國家安全觀的理解不應局限于理論思想的要求上,也包含了對于行為規(guī)范的具體要求。法律法規(guī)中對于國家安全內容的明確將對個人在社會生活、工作、學習等各方面產(chǎn)生行為約束。當前,廣大的大學生群體都是在和平環(huán)境中成長發(fā)展的,充分的物質生活條件讓青年學生普遍缺少危機意識。從學生是否可以接納的角度考慮,高校工作的關注點也往往更傾向于個人安全行為的教育而缺少對學生國家安全行為的管理和約束。
總體國家安全觀是責任義務??傮w國家安全觀中明確要求了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是每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當前在大學生群體中存在著自我中心意識強烈,缺乏協(xié)作精神的現(xiàn)象。部分學生面對著孤獨感和無意義感的困擾,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表現(xiàn)出不能積極地投入集體活動或者參與與他人的協(xié)作的狀態(tài)。集體觀念和意識的淡漠讓學生無法認識到自己在集體環(huán)境中需要承擔的職責,同樣在國家層面上公民長期缺乏社會集體活動的參與也會影響社會責任意識和國家使命擔當精神的建立??傮w國家安全觀教育就是要幫助大學生在高校學習期間樹立牢固的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
為深入了解大學生關于高校國家安全的認知情況,以“自填式問卷調查”的形式對學??傮w國家安全觀教育的實效情況開展調研并進行統(tǒng)計分析。通過立意抽樣,選擇兩個思政類公選課班級的學生為問卷調查樣本對象,發(fā)放問卷300份回收有效問卷243份,回收率81%。問卷回收結果顯示,接受調研的工科學生占比(46.8%),理科占比(22.3%),文科占比(18.1%),生命科學占比(8.5%)和交叉學科占比(4.3%),分布比例符合整體學生分布情況。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61.7%的學生認為 “非常有必要”加強國家安全教育,34%的學生認為 “有必要”,3.2%的學生認為“可有可無”,還有1.1%學生選擇“毫無必要”,從統(tǒng)計結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對接受國家安全教育持肯定態(tài)度。但不可否認的是,該樣本中顯示出4.3%的學生認為國家安全教育可有可無或者毫無必要,這部分比例雖小但屬于關鍵少數(shù)不容忽視。總體國家安全觀要求了國家安全、人人有責的思想,需要所有公民都接受國家安全教育并且獲得正確、強烈的國家安全意識。問卷調查結果說明高效國家安全教育需要做到全覆蓋。
對學校開展國家安全教育,有39.4%的學生認為開展得“好”,37.2%的學生認為“比較好”,有20.2% 的學生認為“一般”,還有3.2%的學生認為“較差、很差”。其中,認為高校國家安全教育的主要問題在于(1)教育方法和形式單一老套,缺乏生動性(71.3%);(2)學習內容枯燥,缺乏針對性(61.7%);(3)學習時間不能保證,課程少學分少(28.7%);(4)學校對安全教育工作不夠重視,僅僅是某些專職部門的任務(21.28%);(5)沒有或很少開展此類工作(9.6%)。可見,學生對高校開展國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的評價與實際現(xiàn)狀產(chǎn)生了較大的偏差,現(xiàn)有學校提供的國家安全教育成效“不盡人意”,尚未達到大部分學生的期望。
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是當前高校安全穩(wěn)定工作的核心主題。落實大學生群體的總體國家安全觀從根本上來說是在學生思想上形成和固化觀念。輔導員隊伍作為高校思政工作的生力軍,是維護校園安全穩(wěn)定的中流砥柱。依靠高校輔導員隊伍將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為管理以及社團組織建設與推進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實踐活動相融合,是建立大學生正確國家安全觀的有效實踐路徑。
輔導員和大學生在校學習、生活過程中接觸最為密切。輔導員的工作職能涉及學生關注的各方面,對大學生價值觀建立和成熟起到了關鍵性作用。輔導員自身具有的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水平是其是否能夠正確地開展國家安全教育的前提條件。當前,在經(jīng)濟和文化高度發(fā)展的社會背景下,在輔導員的思想教育職能中加強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宣傳,逐步推進學生思想教育中國家安全教育所占的比重是重要的實踐手段。制定明確的教育目標,增加輔導員能力培訓的時數(shù),鼓勵輔導員開展國家安全教育工作,使學生在思想上逐步形成全面的安全觀念。
通過思政工作內涵的延伸是高校國家安全教育建設過程中一種高效實踐路徑。協(xié)同“課程思政”的教育推進,把握全過程、全員以及全方位的育人效果,增加教育的覆蓋面規(guī)范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落實。做到人人都講安全、課課都重安全。從思想接納的角度來看,學生意識到總體國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意義的可能性會增加。同時,在行為養(yǎng)成的過程中強調統(tǒng)一規(guī)范能使學生縮短習慣形成的過程時間,減少行為習慣建立過程中的反復性,不斷強化和提高對安全教育的認知,增強行為規(guī)則的約束性。
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除了要建立觀念、規(guī)范行為外,其根本目標是強化大學生擔負國家安全使命的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對教育目標是否達到的客觀評估是教育開展效果的反饋和激勵的重要條件,閉環(huán)反饋機制的制定和應用可以強化教育目標,使得學生在嚴格規(guī)范的教育過程中真正成為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通過系統(tǒng)、全面、合理的指標評估,建立以“課程思政”教育實效性為觀測點的國家安全教育動態(tài)監(jiān)控反饋機制來強化教育目標的成效是可行的。對于少部分教育效果不甚理想的案例進行情況匯總和分析。客觀評價學生對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認知態(tài)度,觀測其對集體、學校甚至國家的態(tài)度和情感,重視導致其責任感和擔當感變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