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云喬 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
高校資助育人工作是高校發(fā)展的重要工作,尤其是在民辦高校,把資助育人工作落實,做好尤為重要,關系著民辦高校的育人體系建設和教育的質量建設。因此,筆者認為,研究民辦高校的資助育人模式是十分有必要的。民辦高校資助育人工作是新形勢下的重要工作,高校管理者必須重視和加強,才能保障此項工作做好,促進學生成才成長。
高校的資助育人工作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面臨著巨大的變化,因此,縱觀近年來高校的資助育人體系,也是不斷的在變化的。民辦高校在國家資助育人體系的變化下,其資助育人工作也有明顯的發(fā)展,資助育人的模式也在不斷的探索和建立。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花了大力氣,進一步促進教育的公平性,國家有效的通過多途徑和全方位的在高校中補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水平,有效保障家庭困難學生的有書讀,且進行了系列的規(guī)范化管理,促進了教育的公平。
民辦高校的資助育人是在國家大環(huán)境的基礎上進一步發(fā)展的,長期以來,民辦高校的資助育人實際還是存在一定問題的,首先,在民辦高校的資助育人模式建設中,資助體系的構建是不夠完善的,尤其是在分配比例、有條件資助、無條件資助上,在現(xiàn)有的資助體系中,很容易導致資助學生的時候,反而出現(xiàn)不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自強和自信的精神,也容易被其他學生看不起。其次,現(xiàn)有的資助模式,還存在社會風氣不好的情況,尤其是在市場經濟發(fā)展的今天,很多學生,甚至老師,自身毅力薄弱,由于監(jiān)管機制沒有有效運行,導致有部分學生為了拿到資助,冒充家庭困難,有部分老師,為了獲取私利,為學生大開綠燈,因此,出現(xiàn)不勞而獲的思想。另外,學生資助的范圍和權限的界定也是不清楚的,對真正困難的學生還沒有做到有效評價,反而在最后資助的時候出現(xiàn)難度。
因此,民辦高校的資助育人在新的形勢和工作下,面臨了嚴峻的機遇和挑戰(zhàn),民辦高校在下一步資助育人的工作中,要進一步建立資助育人的模式,有效的把民辦高校資助育人工作做好,并且保障學生學習和學業(yè)完成。
民辦高校,大學生資助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證學生有效的完成自己的學業(yè),民辦高校因為年輕,在資助育人上還不能有更全面的模式,所以,必須明確資助育人的內涵,這是一種導向性的存在,要讓民辦高校重視育人工作,并且時刻把資助育人放在首位,有效的做好學生的資助工作。目前的資助育人,是在三全育人的體系下進行資助的,在任何時候,民辦高校的資助育人都必須落實在三全教育上面。民辦高校重視資助育人工作,才能了解怎么資助,如何資助,才能避免在資助的過程中出現(xiàn)一些不公平的現(xiàn)象,真正把資助落到實處。民辦高校資助育人的內涵了解是十分重要的,結合資助和育人,如何資助,如何育人,二者如何有效結合,等等一切問題都是關鍵,因此,必須重視。
民辦高校本來在機構建設中,就還存在一些不規(guī)范的現(xiàn)象,尤其有些民辦高校沒有專門機構,有些民辦高校是兼職機構,資助工作由于有些民辦高校的不重視,不落實,甚至還沒有專人來進行這個工作。因此,民辦高校資助育人工作必須要健全專業(yè)的機構,有效的落實人員,保障這個工作的有效的完成。作為專業(yè)的做資助育人的工作人員,應該全面了解和熟悉資助的政策,在資助的過程中,嚴格按照資助的標準和政策來有效的落實,尤其是工作人員不能夠徇私舞弊,資助育人機構的建設十分的重要。
長期以來,民辦高校的資助育人工作,都缺乏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尤其自制育人工作的管理和監(jiān)管制度是不規(guī)范的,因此,民辦高校必須要明確,資助育人工作是關系學生成長的重要工作,規(guī)章制度的健全十分重要,建立健全的管理模式也十分重要的。所以民辦高校在規(guī)范管理的同時,才能有效的保障資助育人工作的全面有序的開展。實際上,資助育人和學校教育是一個分不開的長效機制,二者之間存在聯(lián)系,也不會影響民辦高校的生存發(fā)展,民辦高校在資助育人上多一些人文關懷,多一些理解,就更能夠促進學校的招生,從而使得民辦高校的發(fā)展走向良性的循環(huán)。
綜上,民辦高校的資助育人模式的建立十分重要,關系著民辦高校學生的成長和教育,也關系著民辦高校發(fā)展,民辦高校應該重視資助育人工作,在深刻理解資助育人上面多下功夫,在進一步健全資助育人的機構上多下功夫,在健全資助育人的規(guī)章制度,確保資助育人的規(guī)范管理上多下功夫,才能有效的把資助育人工作開展好,建立資助育人長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