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俠
蒲城縣第一幼兒園 陜西渭南 715500
在幼兒教學中要多運用游戲教學,游戲教學符合這一年齡段孩子的特征,既釋放了孩子們的天性,又使他們快樂地學到了知識。讓我們解放孩子們,遠離那些繁重的課外輔導班,使孩子們快樂地學習,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讓他們擁有這個年齡段孩子該有的童年。
通常所說的游戲一般指的是傳統(tǒng)的教學游戲,其游戲在活動上的策略為兩種:一種是整個一個教學活動就是一個游戲,在規(guī)定的教學時段內游戲反復進行,如:音樂游戲“找動物”,科學游戲“吹泡泡”,體育游戲“蘿卜蹲”等。另一種是一個小小的游戲,穿插在教學的過程中,只在特定的時間出現的一個小游戲,如:在導入環(huán)節(jié)出現的一個小小的猜謎游戲、拍手游戲,或是運用到練習鞏固環(huán)節(jié),以鞏固所學新知,使幼兒更加輕松牢固地掌握所學新知。這種設計主要是教師利用為各個領域的教學來編制游戲組織教學,以更好地開展幼兒教學中的游戲化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也可以讓幼兒更加自覺的參與其中,享受著這個教學的過程。
我們平常開展的很多游戲,不僅開發(fā)了孩子的智力,還提高了孩子的身體素質。例如,“踢毽子”游戲,這個游戲要求幼兒有快速的反應能力,還要求幼兒的腿健壯有力。這個游戲不僅鍛煉了幼兒的反應能力、跳躍能力和幼兒的速度,還鍛煉了幼兒的腿部力量。又如,甩大繩游戲,這個游戲是幼兒一起跳大繩,只要有一個人沒跳過,這個比賽就輸了。跳大繩游戲鍛煉了孩子們的躲閃能力,還培養(yǎng)了孩子們的團結意識。這一類需要體力跳躍的游戲,不僅提高了孩子們的身體素質,還有助于幼兒的心腦肺健康發(fā)展。游戲使得孩子們在游戲中有著愉悅的心情,還懂得了同學間團結的重要性。
還有一些游戲提高了孩子們的認識能力。例如“逛三園”游戲,比如逛三園,逛什么園,逛植物園,然后孩子們依次說出他們所認識的植物名字。又比如逛三園,逛什么園,逛果園,孩子們依次說出有哪些水果。再比如逛三園,逛什么園,逛菜園,孩子們依次說出有哪些蔬菜。說不出來的人就唱歌跳舞。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不僅獲得了樂趣,還認識了好多水果植物蔬菜。這樣的游戲不枯燥,孩子們有極大的興趣去學習。
游戲一方面可以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綜合能力,提高教學效率。例如,教師在課堂組織游戲過程中,可以融入一些小獎勵,激發(fā)孩子們的參與熱情,教師可以布置游戲任務,比如將孩子們分成小組進行比賽性質的游戲,在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比賽中進行小禮物布置,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精神,在每個過程中設置獎勵增強課堂中的趣味性,保證每個孩子都參與到活動中,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把握課堂的進度,在各個細節(jié)中設置問題情境,開發(fā)幼兒的思維能力。課前備課,教師要對課堂教學中的游戲進行認真精密設定,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增強教學的趣味性。
在教學情境設定方面,教師要將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與有趣的游戲相結合,活躍教學氣氛,帶動幼兒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小雞捉蟲”時,準備“母雞”、“大灰狼”頭飾各一個,再加入若干的“小雞”、“蟲子”頭飾,在課堂中讓孩子們帶上各種各樣的頭飾,進行角色的扮演,進行游戲,教師不斷提問如何扮演角色,讓孩子們進行回答,培養(yǎng)孩子們的思維能力,在游戲的過程中,孩子們不僅開心的做游戲,而且邊玩邊學習了教學內容,加強了孩子們的表演天賦,增強了孩子們的自身體驗。
教師需要在游戲中促進幼兒學習文化知識,加深孩子對文化知識的印象和記憶,更好的促進孩子接觸和學習文化知識。如:通過組織孩子在報紙上找出自己認識的字的游戲,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力和動手能力,使其在語言交流能力、團結能力、協(xié)調能力上都取得進步,不斷激發(fā)孩子主動學習文化知識的意識,增強孩子的自主能動性,培養(yǎng)孩子愛上報紙或其他讀物的欲望和習慣。教師將事先準備好的報紙、宣傳單、廣告紙等展現在孩子的面前,將孩子分成兩兩一組,共同完成找字的游戲,最終認字最多的一組獲勝。這樣不僅能夠讓孩子學習到更多文化知識,還能培養(yǎng)孩子的成就感,增強他們學習知識的信心。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幼兒園學前教育越來越受到家長和教師的重視。游戲教學不僅符合幼兒的成長特點,還能夠有效的提高教學效率,是當今幼兒教育的一種有效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