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久君
(北京燕化醫(yī)院消化內科,北京 102500)
幽門螺旋桿菌(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菌,HP感染相關胃炎患者的發(fā)病率較高,患者腹部不適、腹脹、噯氣等癥狀嚴重影響到了患者的生活質量[1-2]。如何有效清除HP是治療HP感染相關胃炎的關鍵,筆者近年來采用克拉霉素聯(lián)合阿莫西林、奧美拉唑、甲硝唑治療HP感染相關胃炎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間在我院消化科就診的156例HP感染相關胃炎患者,所有患者HP檢查均為陽性,排除消化系統(tǒng)嚴重器質性病變者。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78例,觀察組男性41例,女性37例,平均年齡(47.2±2.4)歲,平均病程(3.9±1.1)年;對照組男性39例,女性39例,平均年齡(47.8±2.1)歲,平均病程(4.3±1.4)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體質指數(shù)、病程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三聯(lián)用藥方案治療,即口服阿莫西林1000 mg日2次+奧美拉唑20 mg日2次+膠體果膠鉍200 mg日3次,其中阿莫西林療程14 d,余兩種藥物療程30 d。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用藥基礎上加用口服克拉霉素500 mg日2次療程14 d。
1.3 療效評價標準[3]。顯效:消化道癥狀消失或顯著改善,胃鏡檢查提示炎癥全部消失,HP轉陰;有效:消化道癥狀有所減輕,胃鏡檢查提示炎癥大部分消失,HP轉陰;無效:消化道癥狀未改善甚至加重,胃鏡檢查提示炎癥仍然存在,HP陽性。總有效=顯效+有效。
1.4 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16.0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對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HP根除率92.3%,與對照組85.9%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2.341,P <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顯效65例,有效8例,治療總有效率為93.6%,對照組治療后顯效53例,有效12例,治療總有效率83.3%,組間比較,治療總有效率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1.377,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療效比較[n(%)]
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HP感染程度和慢性胃炎的病情嚴重程度也有著密切的關系。HP在黏稠環(huán)境下有較強的運動能力,到達上皮表面后與上皮細胞連接,通過尿素酶水解尿素產(chǎn)生氨,從而抵抗胃酸的侵蝕[4]。成功根除HP后對于改善慢性活動性炎癥及消化道癥狀有積極的作用[5],選擇合適的HP根除治療方案對于提高根除率減少HP相關胃炎的復發(fā)及臨床療效非常重要。
目前臨床治療HP感染相關胃炎通常采用質子泵抑制劑聯(lián)合抗生素及鉍劑的用藥方案[6],但臨床療效并不理想,無法達到有效清除HP的效果。本研究在常規(guī)阿莫西林、奧美拉唑、膠體果膠鉍三聯(lián)用藥方案治療基礎上加用克拉霉素治療HP感染相關胃炎取得了較好的療效,不僅大大提高了HP的根除率,也使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炎癥情況得到顯著改善,治療總有效率為93.6%,低于任偉波[7]的研究結果(95.58%)。
克拉霉素屬大環(huán)內醋類抗菌藥物,其通過抑制細胞核蛋白50S亞基聯(lián)結,抑制蛋白質合成,從而達到有效抑制HP的作用[8]。此外,克拉霉素具有口服吸收好、胃內濃度高、體內作用持續(xù)時間長以及耐藥性低的優(yōu)點,與常規(guī)藥物聯(lián)合應用能夠起到協(xié)同增效的目的,對于提高臨床療效有現(xiàn)實意義??死顾芈?lián)合三聯(lián)用藥方案根除HP及治療HP感染相關胃炎的療效可靠,可作為一種理想的治療方案在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