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工作活力是基于經歷,關于工作精力和學習能力的心理狀態(tài),主要內容包括學習、精力、負責、進取等四個要素,與心理資本、組織—個人匹配、總體評價等變量呈正相關,是幸福感、旺盛感、工作投入、理想人格等諸多構念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個人身心健康、心理幸福感、工作成效等關系密切。
關鍵詞:活力 民警 司法行政 要素
司法行政工作是維護社會穩(wěn)定、促進社會和諧的一把利劍,一支充滿活力的司法行政民警隊伍是司法體制改革和司法行政事業(yè)發(fā)展的重要依托。在全面從嚴治黨、全面從嚴治警的新常態(tài)下,筆者以特定場所民警隊伍作為研究對象,以國內外工作活力理論為基礎,通過開展問卷調查、實地調研等形式,明確活力構成要素及影響因素,準確把握民警隊伍現狀及存在問題,對激發(fā)隊伍活力進行系統(tǒng)性思考,促進民警更加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在實現個人價值的同時,推動戒毒工作朝著法治化、專業(yè)化、科學化、社會化方向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一、活力的涵義與構成要素
活力是指個體能夠運用身體和心理的能量(theenergy available to the self),展現富有生機的精神面貌而且行動有力。當個體有活力時,會體驗到源自自體(emanate from the self)的一種激情、生機和能量(Ryan & Deci, 2008; Ryan & Frederick, 1997)。
工作活力的定義最早是由Spreitzer等在2005年提出的,他認為“工作活力是基于經歷的關于工作精力和學習能力的心理狀態(tài)”,認為工作活力包含工作精力和學習能力兩個維度。
在國內,工作活力還是一個新鮮課題。2014年,惠青山作為較早的研究者,通過大樣本問卷調查,結合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組織行為學領域概念的不同含義,提出本土化的工作活力內容結構包括:學習、精力、進取、負責四個方面。本課題采納該觀點,并通過問卷數據分析,檢驗其準確性。
工作精力是指個體對自身主觀能動性和活躍程度的感知,是對自己擁有的可用能量的積極認知,是由能量、激情、升級、不知疲倦等等品質構成的整體,是情感方面的因素;學習能力是指個體在工作中學習知識、掌握技能的意識精力,則是屬于認知層面的因素。工作活力關注人們身心健康、工作幸福感、從業(yè)獲得感,主張積極進取、認真負責等。
活力是積極心理學、心理動力學以及中國傳統(tǒng)文化等諸多理論的“交匯點”,是幸福感、旺盛感、工作投入、理想人格等諸多構念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與心理彈性、自我損耗、自我決定、心理資本等諸多構念聯系緊密?;盍κ侨说膬仍谀芰康捏w現,是生命力的象征,通過個體實踐發(fā)散到現實的各個層面,與個人身心健康、心理幸福感、工作成效等關系密切。
二、活力的影響因素分析
筆者,在XX司法行政戒毒所發(fā)放問卷225份,問卷設置性別、政治面貌、學歷、所在崗位、行政級別、年齡、工作年限等7個人口統(tǒng)計學變量。
工作活力量表選自惠青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工作活力內容結構與生成機理實證研究”根據ChristineFPorath和retchenFSpreitzer2012年研制的工作搏力量表,研制的中國情景下工作活力的量表;控制點量表選取Rotter1966年研制,王明輝2006年修訂的問卷,問卷共有一個維度;心理資本量表選取惠青山2009年在LuthansF2006年研制的量表基礎上研制的量表,本研究選取希望與自信兩個維度;其他相關影響因素由筆者在借鑒大量國內同類研究調查問卷以及長期隊伍建設經驗編制而成,整個問卷均結合司法行政工作實際做了不同程度的修訂。
通過各要素變量與活力圖表顯示,和正相關數據對比兩種途徑,探尋工作活力與相關變量的關系。經過交叉比對,心理資本、個人—組織匹配、總體評價、考評、發(fā)展、培養(yǎng)、歸屬、保障等項目與活力呈正相關,控制點、交流鍛煉與活力并未呈現明顯的關聯性。
三、隊伍活力現狀及突出問題分析
民警隊伍活力值達到3.795的較高數值(滿分5),反映出民警隊伍活力的良好狀態(tài),四要素中,負責平均值高達4.188,體現了司法行政工作的職業(yè)特質。下面,筆者從縱橫兩個方向對問卷樣本進行分析,找出制約活力的問題所在。
(一)橫向分析——在問卷條目間對比分析
1.民主決策尚需優(yōu)化。民警對于參與與自身工作有關的決策,滿意度最低,對決策部署參與不夠、認識不足。
2.從優(yōu)理念有待轉型。民警對落實從優(yōu)待警政策采取的措施滿意度相對較低,對于改革新常態(tài)下的福利待遇認識轉變還需要一個過程。
3.培訓考評效果一般。民警對于“科學規(guī)范、公正合理的考核評估制度”以及“豐富充分、效果明顯的教育培訓”內容滿意度均不高;警務評估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教育培訓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廣泛性尚需提升。
(二)縱向分析——在人口統(tǒng)計學變量中對比分析
1.從性別層面分析,女性民警活力受到抑制。女性進取、自信、交流鍛煉數值明顯低于男性。在男性為主的單位中,女性崗位相對固定,處理工作、人際關系壓力因性別原因相對較大,活力受到很大程度影響。
2.從政治面貌層面分析,黨員體現一定先進性。中共黨員的活力值比群眾高了3.3%。精力、匹配度、歸屬、保障數值差值最大。在黨員比例過半的單位,群眾更偏向性認為崗位匹配度不夠,歸屬感不夠,權益保障不夠,認為培養(yǎng)相對充分,反映出黨組織對群眾的思想凝聚力還有待加強,在人崗匹配上需動更多腦筋,這些和身體客觀因素共同影響了精力值。
3.從學歷因素分析,大學本科民警成為活力“洼地”。該群體內控點偏內;個人—組織匹配度值低于平均值,印證了內控點和活力值關系不大。當前司法行政工作專業(yè)化發(fā)展程度不夠高的情況下,較高學歷的民警認為自身的價值沒有充分實現。
4.從崗位因素分析,一線民警倦怠情緒明顯。一線民警對交流鍛煉持抵觸態(tài)度,對適應新環(huán)境有畏懼心理,對權益保障滿意度偏低,影響了工作精力投入。
5.從行政級別層面分析,科員級民警從業(yè)面貌亟需扭轉??茊T民警對學習的重視程度有所不足,有自滿情緒,認為當前崗位與個人期待不夠匹配。
6.從年齡層面分析,26—33歲年齡段民警活力值最低。因為改年齡段與科員級群體重合度高,情況也差別不大,此處不作進一步分析。
7.工作年限因素中,次新民警職業(yè)困惑突出。6—10年警齡民警活力值低于平均值8.59%,成為七個人口統(tǒng)計學變量中差值最大。其中學習、組織—個人匹配度、總體評價數值明顯低于平均值。該年齡段民警對學習的重視程度有所不足,對當前崗位和總體評價滿意度不夠高,渴望交流鍛煉。解決該年齡段民警的崗位認識偏差,增強戒毒工作從業(yè)責任感、歸屬感較為緊迫。
參考文獻
[1] 陳洋.工作活力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經營者管理,2016(1):12-15.
[2] 李曉然.控制點、心理資本對員工工作活力影響研究[D].廣東工業(yè)大學,2015.
作者簡介:鐘瑜(1988—),女,江西宜春人,上海大學法學院14級法律碩士(非法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