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蓮花
江蘇師范大學附屬實驗學校 江蘇徐州 221100
隨著課改進程愈加深入,高中歷史若想緊跟教育趨勢必須依靠情境創(chuàng)設來活躍課堂氛圍,將學生置于歷史情境當中來提升教學效率與學生認知。教師需要從知識能力、過程方法與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方面來設定情境目標。下面便先對情境教學內(nèi)涵界定進行介紹,隨后對推動情境教學融于歷史課堂的有效策略進行總結。
歷史課堂的情境教學指的是以情境教學相關理論與歷史的基本規(guī)律、學生特點等為導向創(chuàng)設契合教材內(nèi)容的教學情境。該教學模式主要借助音頻、實物、圖片等多種形式來再現(xiàn)歷史場景,從而對學生興趣加以調動,并有效活躍課堂氛圍。相較于傳統(tǒng)教學來說,情境教學更加重視學生的認知結構,推動教學的關注點從學習效果向著學習過程轉變,推動封閉的教學形式向著開放性轉變。這種轉變秉持了“以生為主”的原則,是將教師單純地知識講授轉變成吸引學生參與的教學模式,能夠為強化課堂效率夯實基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只有以學生特點、興趣為導向創(chuàng)設情境才可以活躍氛圍,提升教學效率。教師可在課堂開始的幾分鐘內(nèi)依靠多樣化的手段對學生興趣加以調動,引導他們充分融入到歷史課堂當中?!皩W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師應結合歷史教師設計契合學生認知和能力的問題,依靠設疑引導學生融入歷史情境當中,提升他們對于歷史的認知。比如,教師對“西安事變”相關內(nèi)容進行講授時,便可設計如下疑問:“為什么張學良和楊虎城將蔣介石扣押進行兵諫,但最終卻沒有殺掉他并且將其釋放呢?”再如,教師對唐朝歷史進行講授時,還可設置如下疑問來引導學生思考:“有人覺得唐朝衰落是由于唐玄宗過于寵愛楊貴妃,那么你對此如何理解?”這種問題設計可以在活動氛圍的同時調動學生興趣,促使他們依靠小組討論等形式來闡述觀點,讓他們的觀點在碰撞之中得到升華。
歷史學科在時間、空間與人物方面有著特定性,歷史教學需要結合歷史教材著重地設計具有情緒色彩與生動形象的場景,引導學生充分置于歷史情境之中。教師需要以學生特點、歷史實際為導向合理設計歷史舞臺,促使學生感悟歷史,體會歷史情感、明確歷史本質。歷史教學需要教師重視學生自身的體驗感,借助情感來創(chuàng)設情境。教師可以依靠自身的表情、動作、板書等細節(jié)來體現(xiàn)情感。比如,對“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相關內(nèi)容進行講授時,教師便可適時地播放《火燒圓明園》影片片段,依靠對圓明園被火燒前后的情景對比來調動學生探究的欲望,引導學生切實融于歷史情境。
同時音樂時推動歷史情境創(chuàng)設的重要動力,教師可以通過播放音樂的方式來渲染氛圍,調動學生聽覺器官來引起他們的情感共鳴。例如,教師對近代史進行教學時,便可讓學生以“革命”為主題來搜集相關歌曲,比如《地道戰(zhàn)》、《松花江上》等歌曲。尤其是對近現(xiàn)代教學時,應充分地將上述歌曲應用到教學之中。例如,教師對“九一八”事變進行講解時,便可播放《松花江上》,引導學生結合歌曲來把握歷史內(nèi)容,學生情緒會因受到歌曲感染,從而深深地體會到當時東北人民所產(chǎn)生的悲痛之情。
教學本質為語言藝術,歷史教育也需要依靠適當?shù)恼Z言來實現(xiàn)。若歷史教學僅僅憑借直觀情境進行容易導致教學停滯于表面,無法對學生抽象思維加以訓練,很難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因此教師需要重視教學語言的重要作用,結合學生特點與教材內(nèi)容完善自身語言。比如,教師對“共產(chǎn)黨反掃蕩斗爭”相關內(nèi)容進行講授時,便可描繪如下情境:當五位壯士英勇地跳下懸崖之后,日本指揮官命令全體戰(zhàn)士向五位壯士跳崖的地方鞠躬,隨后轉身慢慢地離開……這種情節(jié)描述可以激起學生內(nèi)容深層的情感,崇敬之情一直環(huán)繞在他們心中。隨后教師便可讓學生積極表述自身想法。這便是情境教學所蘊含的魅力,可以從思想、情感多方面來引導學生,將他們置于情景當中來思考歷史問題,更加深刻地感受歷史。
再如教師講授“黃海海戰(zhàn)”事件時,便可對鄧世昌的事跡進行講述?!爱敗具h號’被日軍擊沉之后,鄧世昌與其他將士全部落水。雖然有人將救生圈遞給他,但是鄧世昌并沒有接受。即便他的愛犬咬住了發(fā)辮想要救他,但是鄧世昌卻下定了以身殉國的決心,最終和愛犬一起沉默在驚濤駭浪當中?!睂W生聽到后思想與情感均受到較大震撼,也感悟到了鄧世昌那種愛國之心與大無畏精神。
總之,課改進程愈加深入需要高中歷史重視情境教學,依靠歷史情境的再現(xiàn)來調動學生興趣。教師需要秉持“以生為主”的原則,從學生認知、興趣與教材內(nèi)容出發(fā)設計情境教學,依靠以疑設景、多媒體、語言描述等手段推進課堂教學。教師需要重視情境教學對學生思想、情感的培養(yǎng),依靠情境教學全方位地提升學生歷史素養(yǎng),為強化課堂效率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