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振華
(福建省華安縣第一中學,福建 漳州 363800)
隨著福建省高考體育考生不斷增加,競爭十分激烈,體育專業(yè)考試越來越難,這就需要考生在考試過程中發(fā)揮出正常水平,甚至超常發(fā)揮,才能取得好成績。除了前期認真訓練外,賽前的這一階段訓練安排極為重要,安排合理,將充分發(fā)揮考生應有的訓練水平,安排不好,雖具備很強的實力,也考不出好成績,以往的努力將付之東流。
從表1可以看出,華安縣第一中學考生總體發(fā)揮不錯,基本上發(fā)揮了應有的水平。有一些考生發(fā)揮不佳,有一些考生超水平發(fā)揮。超水平發(fā)揮是考前訓練安排比較好的表現(xiàn)。
表1 華安縣第一中學2018屆體育考生考前成績與高考成績對照表
教練員應幫助考生樹雄心、立壯志,決心在考試中考出好成績,要關心考生的生活和學習,保證考前有充分的體力和精力去創(chuàng)造好成績;考生要對比賽的地點、時間及天氣等了解清楚;確定考試目標,并在訓練過程中不斷強化這一意識,高度重視,每次訓練要求精神飽滿,不要一到訓練場就感到很累或精神不振,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問題,查明原因,及時解決。
100m訓練突出特點:時間短,強度大。其訓練目的是要提高速度。800m訓練突出特點:時間長,強度中等。其訓練目的是要提高耐久跑的能力。這2個項目訓練強度大,疲勞積累相對較深,因此這一階段主要是使考生的各器官系統(tǒng)的機能達到較高水平,并保持平衡協(xié)調。因而訓練負荷要逐漸降低,為最大量的1/3~1/2,要有相當強度,但要控制,一般最高在90%左右,訓練為的是積蓄能力,而不是顯示能力,因而不宜進行一次性最大強度的沖擊,不然神經(jīng)系統(tǒng)與生理都不易恢復,總的負荷更不能超量,不宜在這一階段訓練中去提高訓練水平,基本上應邊訓練邊恢復,一天訓練后,基本能在24h以內能得到恢復,不再使疲勞積累。為了能使考生疲勞恢復加快,可以采用一些恢復訓練手段。
2.2.1 訓練方法手段 根據(jù)100m、800m項目特點可采用時間短、手段少、精神高的訓練方法,以及合理的生理負荷,促進體力的恢復。
2.2.2 醫(yī)藥生物學恢復手段 服用藥物,可以促進體力的恢復,此外訓練結束后采用相互按摩、熱熬、熱水淋浴等也可以達到恢復效果
2.2.3 心理恢復手段 此法主要有助于減輕情緒應激和放松肌肉,如聽音樂。此外,嚴格的生活制度,充足的睡眠與營養(yǎng),也可達到良好的恢復效果。
100m主要包括起跑及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與最后沖刺4個環(huán)節(jié)。考前應做些起跑練習(特別注意氣候的影響),如30m計時跑3~4次,60m跑2~3次。當比賽更接近時,練習次數(shù)還應進一步減少,這樣可以減少神經(jīng)能量的消耗,有利于比賽時達到高度興奮。800m主要是途中跑,這一階段主要是積蓄能量,可安排一些1 000m跑、400m跑,應特別強調體力分配問題。
鉛球項目考前階段主要以技術為主,主要解決如何全身協(xié)調用力、快速將球投出和避免犯規(guī)等問題,同時配合一些少量的爆發(fā)力練習,如快速挺舉、雙桿臂屈伸,強度要大,減少練習組數(shù)。三級跳主要解決蹬擺快速有力、支撐腿下落積極主動、起跳快速有力等問題。鉛球、三級跳2個項目在考前這一階段練習次數(shù)不宜過多,一般按考試要求每次練習3~5次,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他們的興奮狀態(tài),保證前3次試投(跳)要出好成績,適應考試要求。
在考試的過程中主客觀情況的變化是經(jīng)常的,這就要求考生應隨著情況的變化而具有良好的應對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這樣才能在整個考試過程中發(fā)揮出應有水平。這種應變能力在整個考試過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在訓練過程中要注重培養(yǎng)。例如,遇到氣候的變化,順風、逆風、下雨、寒冷等不利因素,要積極采取相應對策;遇到因故推遲比賽、觀眾喧嘩干擾、同組考生多次搶跑等情況,遇到這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時,要做到在心理上不受影響并審時度勢地采取良好對策,這樣才能在考試中發(fā)揮出水平。這種應變能力應在訓練中專門培養(yǎng),可在各種情況下進行模擬訓練。
由于多數(shù)考生平時很少參加比賽,考試心理壓力極大,這就要求考生具備良好的全面身體素質,除具備神經(jīng)系統(tǒng)對肌肉系統(tǒng)快速準確的支配能力外,還需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經(jīng)??吹揭恍┛忌谟柧毣驕y試中出成績,而在考試中成績總是不理想,其原因往往是心理訓練環(huán)節(jié)薄弱造成的,應及時與考生進行交談,加強心理疏導,緩解緊張的心理壓力。
由于運動員在賽場往返路上的奔波、比賽地點的新異、賽場封閉等,在臨近比賽日多數(shù)運動員或多或少會出現(xiàn)神經(jīng)心理緊張,這種緊張極易會造成失眠、飲食失調而影響比賽,可以采用一些心理訓練手段,加上嚴格的作息制度,如21∶00強制上交手機,21∶30上床休息等。以達到抑制和消除疲勞的目的。
專門的賽前訓練階段一般分為4~6周,可分為前2~3周和后2~3周。前2~3周開始降低訓練負荷,約為平常最高負荷的50%~70%,有較大的專項強度,最高強度控制在90%左右,基本是邊練邊調整,不使疲勞過多積累,訓練時強調放松,協(xié)調自然跑??梢园才乓恍┠M考試,目的在于訓練技術,提高專項強度,取得比賽經(jīng)驗,但不要去追求成績的提高。
后2~3周的訓練內容基本是前一階段的重復,約為最高負荷的40%~50%,強度在90%以下,在這一階段應進行較為輕松的訓練,要十分重視訓練后的恢復,保持正常作息,保證充足的睡眠,保持充沛的體力。
考前訓練是為參加考試的考生專門安排的。其目的在于使考生的身體、技術專項能力、心理等方面平衡協(xié)調,表現(xiàn)出良好的訓練水平,逐步提高競技狀態(tài),使之在考試中充分發(fā)揮出較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