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新
【摘 要】目的:探究成人接種乙肝疫苗后對乙肝免疫狀態(tài)的影響。方法:隨機抽取在本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進行乙肝疫苗接種147例成人為研究對象,并將其歸為實驗組,選取同一時期未接種乙肝疫苗的147例成人為對照組,分析比較兩組之間的乙肝病毒標志物模式詳情。結果:兩組實驗對象在HBsAb、HBsAg陽性率上,實驗組分別為51.02%和4.08%,對照組為15.65%和10.20%, 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效果指數為2.72(10.20%/4.08%),保護率為60.71%。實驗組和對照組在HBcAb-HBeAb-HBeAg-HBsAb-HBsAg-、HBcAb-HBeAb-HBeAg-HBsAb+HBsAg-、HBcAb+HBeAb+HBeAg-HBsAb-HBsAg+模式發(fā)生率差異上,也呈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成人來說,接種乙肝疫苗也會對乙肝病毒起到較好的免疫功效,進而起到有效的預防和阻斷作用。
【關鍵詞】成人接種;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狀態(tài)
【中圖分類號】R18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3-0-02
乙型肝炎屬于一種世界范圍內嚴重的傳染性疾病,我國是高發(fā)地區(qū),臨床中預防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且唯一有效方式為接種乙肝疫苗[1]。乙肝疫苗通過多年億萬人使用,證實了存有顯著的免疫原性以及較穩(wěn)定的安全性。在青少年、嬰幼兒和新生兒群體中均有效。還有臨床實驗顯示成人接種后也可起到較好的效果。本次為了研究成人接種乙肝疫苗后是否也有較好的免疫功效,對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期間接種和未接種的成人免疫狀態(tài)進行比較研究。詳情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在本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進行乙肝疫苗接種147例成人為研究對象,并將其歸為實驗組,選取同一時期未接種的147例成年人為對照組。
1.2 方法
采取實驗對象5mL晨間空腹靜脈血,離心率處理后進行檢驗,如果未能及時檢驗,需要放置專用冰箱中以-20℃儲存。對標本中的乙肝病毒標志物選擇酶聯(lián)免疫法進行檢驗,選用免疫試劑盒和全自動酶標分析儀檢測。
1.3 觀察指標
將實驗對象的乙肝病毒標志物模式以及HBsAb和HBsAg陽性率記錄。同時計算效果指數和保護率。(對照組HBsAg陽性率-實驗組)/對照組HBsAg陽性率=保護率。對照組HBsAg陽性率/實驗組=效果指數。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次實驗對象全部選用統(tǒng)計軟件SPSS20.0進行分析,選用百分比率(%)代表計數資料,對比檢驗值為χ2,出現較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結果
2.1 兩組實驗對象的主要乙肝病毒標志物模式
總計22種乙肝病毒標志物模式,其中實驗組檢出19種,主要以HBcAb-HBeAb-HBeAg-HBsAb-HBsAg-、HBcAb-HBeAb-HBeAg-HBsAb+HBsAg-、HBcAb+HBeAb+HBeAg-HBsAb+HBsAg-、HBcAb+HBeAb-HBeAg-HBsAb+HBsAg-為主,共計124例,其它23例與大小三陽感染不符。對照組檢出22種,主要以HBcAb-HBeAb-HBeAg-HBsAb-HBsAg-、HBcAb-HBeAb-HBeAg-HBsAb+HBsAg-、HBcAb+HBeAb+HBeAg-HBsAb+HBsAg-、HBcAb+HBeAb+HBeAg-HBsAb-HBsAg+為主,共計125例,其它22例與大小三陽感染不符。詳見表1:
2.2 HBsAb、HBsAg陽性率詳情
實驗組的HBsAb、HBsAg陽性率分別為51.02%(75/147)和4.08%(6/147),對照組為15.65%(23/147)和10.20%(15/147),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實驗組成人接種成效
實驗組效果指數為2.72(10.20%/4.08%),保護率為60.71%。
3討論
乙型病毒性肝炎,屬于一種感染性疾病,主要是乙型肝炎病毒侵襲肝細胞所致的細胞纖維化、壞死以及炎癥等,嚴重損傷肝細胞[2]。臨床表現主要有乏力、肝區(qū)痛、上腹部不適、惡心、食欲減退等,一些患者還會出現肝功能損傷和黃疸發(fā)熱等。該疾病在世界范圍內均流行,可在各季節(jié)發(fā)病,然而大部分屬于散發(fā)。此種疾病主要分成兩種類型,即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急性中大致有90%以上患者可自愈,但是慢性無法自愈,又被細化為乙肝肝硬化、慢性活動性乙肝、慢性乙肝攜帶者。該疾病病發(fā)率會在一定程度上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近幾年病發(fā)率逐年上升,世界衛(wèi)生組織調查顯示,世界范圍內感染過乙型肝炎病毒人數大約有20億,每年因該病毒誘發(fā)的原發(fā)性肝細胞癌、肝硬化、肝衰竭等疾病的死亡人數高達100萬?,F階段我國有7.19%左右的乙肝病毒攜帶者,已成為目前社會公共衛(wèi)生問題[3]。乙肝疫苗的推廣和應用明顯降低了乙肝感染率,尤其是嬰幼兒,有調查研究顯示只有0.95%兒童攜帶HBsAg。這就表示乙型肝炎的有效預防和阻斷對策為接種乙肝疫苗?,F階段大部分研究均顯示青少年、兒童、新生兒接種乙肝疫苗效果較好,而成人接種報道較少,但是也有部分研究顯示應用成人接種乙肝疫苗也有良好成效。
在本次實驗中,實驗組成人接種乙肝疫苗,對照組成人未接種乙肝疫苗,結果顯示,實驗組的乙肝感染標志物模式以HBcAb-HBeAb-HBeAg-HBsAb-HBsAg-、HBcAb-HBeAb-HBeAg-HBsAb+HBsAg-、HBcAb+HBeAb+HBeAg-HBsAb+HBsAg-、HBcAb+HBeAb-HBeAg-HBsAb+HBsAg-為主,共計79.97%,對照組的乙肝感染標志模式以HBcAb-HBeAb-HBeAg-HBsAb-HBsAg-、HBcAb-HBeAb-HBeAg-HBsAb+HBsAg-、HBcAb+HBeAb+HBeAg-HBsAb+HBsAg-、HBcAb+HBeAb+HBeAg-HBsAb-HBsAg+為主。實驗組的HBsAb、HBsAg陽性率分別為51.02%(75/147)和4.08%(6/147),對照組為15.65%(23/147)和10.20%(15/147),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就表示成人接種后會明顯改善乙肝炎病毒的感染模式,出現陽性的HBsAb,這屬于保護性感染之一,嬰幼兒接種后也會出現此種現象。這也就說明乙肝疫苗可更改接種成人的乙肝炎病毒感染模式,能夠有效避免或消除、阻斷感染的乙肝病毒。同時成人接種后的效果指數為2.72(10.20%/4.08%),保護率為60.71%。這就表示和成人接種效果也較好,因此成人也必須接種乙肝疫苗。未接種的成人免疫乙肝能力較差,而乙肝保護抗體為HBsAb,陽性率高低可顯示免疫病毒性乙肝的效果,而接種后成人的HBsAb陽性率明顯提升,表示其免疫水平也隨之增加。因此乙肝高發(fā)和高感染區(qū)域的成人人群需重視接種乙肝疫苗,以提升自身保護性。
綜上,接種乙肝疫苗對成人來說意義重大,接種后依然可起到顯著作用,強化自身對乙肝病毒的免疫能力,以起到有效預防和阻斷作用。
參考文獻
宋紅潮, 熊傳慶, 梁紹蓮,等. 兩種大劑量乙肝疫苗對低/無應答成人再免疫效果分析[J]. 中國熱帶醫(yī)學, 2016, 16(1):60-62.
聶黎, 龐星火, 張政,等. 不同種類和劑量乙型肝炎疫苗成年人快速免疫效果觀察[J].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 2017, 38(9):1151-1155.
黃小藝. 不同劑量乙肝疫苗在成年人接種中的免疫效果探討[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6, 9(35):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