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關鍵詞】 小學語文; 高效課堂;生字詞、師生、關系
【中圖分類號】 G62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01—0050—01
一般情況下,我們所說的高效課堂就小學語文而言是指學生在生字詞掌握的基礎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有所提升,“態(tài)度、情感、價值觀”三維一體的語文“軟”能力有所提高,很好地完成了當堂課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應從強化生字詞的掌握入手,優(yōu)化課堂設計,構建良好師生關系,提升學生語文學習興趣,進而實現(xiàn)課堂的高效施教。以下就此談幾點拙見。
一、夯實語文基礎,解決生字詞的問題
小學階段是一個人學習的基礎階段。小學階段的學習興趣和習慣對人一生影響巨大。《語文課程標準》和教材編排體系都把小學階段安排為語文識字的奠基階段和集中識字階段,這包括識字、掌握由字及詞的運用以及掌握識記新字詞的方法等。因此,教師應該把小學生生字詞的掌握和識記新字詞方法的掌握作為日常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要想實現(xiàn)高效課堂,則生字詞的掌握就要做到“當堂清”,即當天學習的新課的生字詞要通過反復識記、誦讀、抄寫和運用,掌握其讀音、筆順寫法和意義。在此基礎上要做到“溫故而知新”,常復習、常檢查、常運用,這樣才能使新字詞得到牢固掌握。因此,學習是為了使用。要鼓勵小學生運用所學,運用新學,加強新字詞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的運用,以用促掌握,以用促熟練。如此,生字詞的問題解決了,小學生在課堂上才能自由地讀、自由地寫、自由地用、自由地理解,做到游刃有余,活學活用。
二、優(yōu)化師生關系,營造良好課堂氛圍
“親其師,則信其道?!焙椭C的師生關系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必備要素。首先,教師要放下“架子”,做到既嚴且親。既要嚴格要求學生,又要和學生打成一片,要有親和力,要真心實意地愛教育、愛學生,學生感受到愛才能回報愛,進而形成良好的互動。但對學生的愛,教師要注意把握度,不可無原則,不可溺愛,不可“放羊式”不管不顧。其次,要提高學生參與教學的程度。真正有效的教學不是簡單地讓學習者占有別人的知識,而是要建構自己的知識,形成自己的見解。因此,依靠教師單方面的積極性,不爭取學生參與教學的主動性,是無論如何難以實現(xiàn)高效教學的。再次,要著力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情境。教育學研究表明,人在輕松、自由的心理狀態(tài)下才可能有豐富的想象,才會迸發(fā)出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火花。由此看來,語文課堂教學要實現(xiàn)有效教學,營造一個民主、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必不可少。
三、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學習興趣是一種巨大的學習內驅力,是學好語文的誘因。怎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呢?1.重視語文課的課堂導入。有同行認為,小學語文課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無需課堂導入,可直接切入展開講解,這樣固然亦可,但為提升課堂效率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考慮,還是應該設計教學導入,且要精心設計。設計優(yōu)美生動的導語,恰當運用多媒體手段,通過再現(xiàn)生動感人的畫面拓寬學生的視野,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配以教師優(yōu)美的語言進行描繪、敘述,創(chuàng)設一種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境,叩開學生的心門是很重要的,可使學生或悄然動容,或神思飛越,或躍躍欲試,或期待盼望,從而很快進入“共振”的境界。 2.開展課前三分鐘的演講活動。知識的掌握,能力的內化,說到底需要學生自己的體驗和實踐。只有當學生以主人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在語文教學活動中,語文教學才有脫胎換骨的變化。課前三分鐘的演講活動,為學生提供了參與的平臺。為了演講成功,獲得大家的肯定,每個學生都會積極準備。他們精心地去搜集材料、組織材料,反復練習。由于演講內容新穎,學生們愛講、愛聽,學習的積極性也就極大地調動起來了。3.豐富教學手段,調動學生情緒。游戲是小學生最樂于接受的形式,也是小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一種有效手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授課內容適時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增加語文課堂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主動參與語文教學活動,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小學生在寓教于樂中有效地學習,自始至終感受到成功的愉悅,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總之,在教學實踐中,語文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積極探索高效實用的教學方法,著力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為其一生的學習奠基,在此基礎上實現(xiàn)小學語文課堂既富有生機又扎實高效。
編輯: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