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蓉禎
廣南縣蓮城鎮(zhèn)北寧中心學校壩汪小學 云南文山 663300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讀入手。即是根據(jù)情景教學,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和諧、生動、誘人的課堂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興趣,啟迪思維。如在教學喬羽先生的《讓我們蕩起雙漿》一課時,我是這樣做的:先播放歌曲的錄音,隨著“讓我們蕩起雙漿,小船兒推開波浪……”的美妙音樂,學生情不自禁地打起拍子跟唱起來,感覺已進入了蕩舟江河,盡情歡樂的境界,音樂停了,我就創(chuàng)設懸念:“少先隊員課余時間怎樣度過?少先隊員們又有哪些天真無邪的表現(xiàn)?少先隊活動給你留下了哪些美好的回憶?你們想不想和喬羽先生一塊兒去享受那愉悅的情景呢?”學生們高興地說:“想!”接下來,學生們迫不及待地翻開課本,帶著好奇心去認真閱讀課文。
閱讀教學“讀”是基礎,人是根本。閱讀教學首先要落實學生的閱讀主體地位,讓學生充分地讀。當前農村小學的語文教學,對朗讀仍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正是強調讀對理解的特殊意義。因此,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充分地讀,并不是一味地傻讀,那種低水平的朗讀既窒息了學生的靈性,又敗壞了朗讀的名聲。我們提倡的“以讀為本”是有理解的有體驗的朗讀,能傳情達意的朗讀,浸透著朗讀思索與情感的朗讀,同時是有著良好基本功的朗讀。重視朗讀,才能使語文教學充滿活力。
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呢?首先,教學生會讀。讀的指導可分為指導讀通、讀懂、讀好?!白x好”中有讀的情感和讀的技巧上的指導。教材中許多課文意境優(yōu)美。例如:小學第四冊語文《日月潭》一課,讀的重點就是放在日月潭的清晨、中午的景象描寫上,特別是對日月潭清晨風光的描寫:“天邊的晨星和山上點點燈光,隱隱約約地倒影在湖中”。讓人仿佛置身于日月潭,親身感受清晨風光的美,在學生朗讀情感已到位時,還有必要在朗讀的技巧上指導,比如要依據(jù)情感抒發(fā)的需要注意聲調的抑揚頓挫、語速的快慢、語句的重音、停頓。第二,促進學生多讀。以往課堂上經常聽學生在評價他人朗讀時總是非常單調的幾句:“有感情”、“讀出重音”等等,缺乏凝聽他人朗讀后自我內心真實感受的正確抒發(fā),或是在聽的過程中加深了對文章理解后的深一層次的表達,所以,課堂朗讀導向意識非常重要。小學生朗讀水平還不高,但是他們能進行一些初步的評讀。如:教學《小豬畫畫》一課,當一名學生讀完第一自然段時,我讓其他學生當小老師:評一評這位同學讀得怎么樣,有個學生站起來說:“他讀課文是聲音很大,也很流利,但是沒有感情”。這時老師追問一句:“你能有感情地把這一自然段讀給大家聽嗎?”這位同學欣然同意了,當她讀完后再讀,其他同學點評,有位學生說:“老師,他讀這一段時,讀得非常有感情,聲音響亮,還加上了動作,我覺得很好?!比缓螅處熥屍渌瑢W模仿這位學生的語氣讀一段,效果很好。由此可見,如果將評價訓練到位,相信在讀與點評中學生們已初步掌握了朗讀技巧,朗讀能力會不斷提高。
語文閱讀教學中,精心設計課堂練習,可以幫助學生深入淺出地學習課文。如在教《春雨的色彩》一課時,出示練習題:春雨是五顏六色的:
小燕子怎么說春雨的顏色的:
小麻雀又是怎么說的:
小黃鶯跟他們說的一樣嗎?又是怎么說的:
這個練習使學生將課文中潛在的語言外化為自己的口頭語言表達出來,拓展了語言訓練的素材,還能促成學生積極思維。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提高不僅僅是課堂閱讀就能提高的。教師除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教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和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閱讀能力外,還要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針對農村孩子擁有課外書籍的數(shù)量極少這一現(xiàn)狀我鼓勵孩子們把自己擁有的課外書籍拿到班上供大家閱讀。這樣一來,圖書角不再單調,有《安徒生童話選》,有《十萬個為什么》,有《故事大王》,課間或午休時,不少孩子捧著書靜靜地讀呀讀呀,時而會心微笑,時而若有所思。廣泛的課外閱讀能讓孩子們積累豐富的語文知識,為他們的后續(xù)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核心。盡管是農村小學,也應是書聲瑯瑯、歌聲瑯瑯、笑聲瑯瑯。要提高閱讀教學質量就應從關注他們的閱讀開始,讓我們農村小學的孩子們也去品味閱讀的快樂,在博覽群書中感受人類生活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