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穎
在我們每個人的一生當中都會遇到各種困難,甚至是“頭撞南墻”。這里有一個有趣的故事:有一位大師,自稱幾十年來練就一身移山的法術。有一天,他決定當眾表演這一本領,結果是山?jīng)]有過來,而他卻過去了。他以事實告訴人們:世上本沒有什么移山的法術,唯一能移山的方法就是,山不過來,我就過去。其實,現(xiàn)實生活也是如此,這一故事啟示我們:如果環(huán)境無法改變,我們就要學會改變自己,逐步去適應它。
什么是適應能力
適應現(xiàn)象是伴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而出現(xiàn)的,只要環(huán)境出現(xiàn)變化,人們就會在學習和生活中產生不斷適應新環(huán)境的需求。與抗壓能力不太一樣,適應性要求個體不斷調整自己的狀態(tài)、觀念、應變能力,在現(xiàn)實生活和具體情境中保持良好、和諧、健康的狀態(tài)。
心理適應能力的高低,從某種程度上說,代表著一個人的成熟程度。對于很多年輕人來說,加強適應性是在十八歲這一剛成年階段的重要課程。
學生的心理適應主要表現(xiàn)為五大方面,即:學習適應性、人際關系適應性、角色適應性、生活適應性和環(huán)境適應性。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不適應的問題,這是正?,F(xiàn)象,我們需要正確看待。在剛剛步入成年期時如果能夠很好地處理適應問題,及時彌補短板,對今后處理各種適應問題是非常有益的。
不適應怎么辦
這是一個女學生的個人經(jīng)歷,從中可以看出只要鼓足勇氣,總能克服適應上的困難:我天性內斂,甚至有些自閉。別人眼里的小事,到我這兒就跟天塌了差不多——向新同學打招呼、問作業(yè);出門幫我爸買包煙;別人說“是”,我絕不敢說“是嗎”……只要跟陌生人打交道都會要我的命。但是一路走來,到剛上大學的時候,我面試五個社團,被四個錄用,除了廣播臺其他都是公關外聯(lián)這類的,我最后只選擇了廣播臺。現(xiàn)在我是我們學院廣播臺的副臺長,每天跟不同的老師和其他社團的頭目往來;我們組的思政課社會實踐報告,從來都是我做演講者……相信我身邊的人都能感受到在我身上發(fā)生的巨大變化。
現(xiàn)在我把自己用過的方法寫一寫:
1.硬著頭皮上。我爸是硬派家長的教育模式,他發(fā)現(xiàn)我膽小內向,就逼我去做那些我不愿意去做的事,而我性格又懦弱,敢怒不敢言,只能照做。每到這種時候我就會在心中默念小學的一篇課文《爸爸的花兒落了》,爸爸總是會鼓勵女兒:“不要怕,無論什么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彪m然有點喜感,但這句話真的一直給予我力量,如今亦然。
2.放輕松,新環(huán)境的無限可能性多么令人向往。人總是覺得熟悉的事物安全,到了新環(huán)境常常沉浸在回憶里。這是人類的本性,但也恰恰是阻礙我們適應新環(huán)境最大的絆腳石。我們面對新的環(huán)境,不需要從一開始就強求自己融入,先好好地做一個客人,去觀察、去了解、去探索,保持著好奇心,畢竟有那么多的未知和新鮮事物等著你去感受。
3.懦弱、逃避或甘于安逸,真的是你需要的嗎?把這條放在最后,是因為它最重要。我之所以會做如此之大的改變,就是因為我非??床黄饛那澳菢尤狈ψ孕诺奈?,我希望自己敢于追求心中所想、心中所愛,能夠果斷地做決定……我希望得到自己內心真正的尊重和欣賞。如果自己都不愛自己,生活還有什么盼頭?
學會適應磨煉人生
對于年輕人來說,真正的生活才剛剛開始,你不能因為一部小說的開頭不夠精彩就預言整個小說不好,也許精彩之處就在下一段。
有時候與其說別人不接受我們,不如說我們并沒有真正地打開自己的內心和做好足夠的準備。適應對于年輕人可以說是一種磨煉、一種洗禮,是一種鳳凰涅槃的升華。適應往往是痛苦而艱難的。有些人在生活中常常面對各種變化而膽怯畏縮、不能適應,他們或者在逆境之中一蹶不振,或者在挫折面前自暴自棄。其實人人都應該明白,適應是人生過程中別無選擇的課題,與其被動適應不如主動適應,與其晚適應不如早適應。
因此,我們應該學會適應。正是在不斷的適應中,我們堅定了意志、磨煉了毅力,從而不斷成長。也正是在不斷的適應中,我們咀嚼了酸甜苦辣,飽嘗了生活百味,從而充實了人生的內涵。讓我們從風雨和坎坷之中學會適應,磨煉自己的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