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晶
[摘 要]用愛心撫慰學生的心靈,這是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的重要基礎和前提。班主任要深入學生群體,對學生展開全面學情調查,為針對性施教打下良好基礎;班主任要尊重學生的個性訴求,無論學生出現什么樣的情況,班主任都需要尊重學生的人格;班主任釋放愛心的路徑眾多,都可以為學生帶來溫暖和撫慰,促進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 ;愛心; 撫慰學生
[中圖分類號] G625[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19)06-0091-01
作為小學班主任,要熱愛班主任工作,更要對學生傾注愛心,唯有愛,才是班主任展開班級管理的基礎和前提。了解學生是愛心釋放的基礎,尊重學生是愛心撫育的起點,關懷學生是愛心滲透的途徑。班主任需要有最為陽光的心態(tài),這是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礎條件,唯有愛心飽滿,才能發(fā)揮班主任積極作用,對學生形成深度感染,傳遞正能量,提升班級管理效度。
一、了解是愛心釋放的基礎
愛學生首先要了解學生,班主任要創(chuàng)設多種機會,深入學生群體之中,了解學生的更多信息,包括學生身體情況、家庭情況、學習情況、興趣愛好、性格特點、交友情況、知識基礎等信息,為展開針對性教育提供豐富參數。
班主任在了解學生基本情況時,需要搜集一些有價值的信息。學生各種外化表現信息豐富,教師需要有篩選意識,挑選有代表性的信息加以提煉,抓住問題的實質。如學生家庭教育環(huán)境呈現差異性,我們需要擺脫慣性思維,家庭條件優(yōu)越的孩子,并非都是嬌生慣養(yǎng)的,貧困的家庭也未必都能夠讓孩子早當家。再如學生性格類型判斷時,我們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制約因素,而不是以點概面,以偏概全,只有深入展開調查研究,才能形成最為科學的結論。對學生個性進行歸結,是教育學生的重要基礎,唯有充分了解學生,才能給出針對性更強的教育對策。班主任深入了解學生情況,為愛心釋放探索支撐點,這是班主任施教的前提條件。
二、尊重是愛心撫育的起點
尊重學生人格,這是班主任愛心撫育的起點。學生雖然年齡不大,但其自尊心很強,如果教師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勢必給學生帶來一些心靈傷害,由此形成的教育負面影響會難以估量。
班主任愛心表現呈現多種形式,尊重學生需要從點滴小事做起。傾聽學生的陳述、認真對待學生的提議、對學生的錯誤就事論事、鼓勵學生發(fā)揮創(chuàng)造思維,這無疑都屬于尊重學生人格的具體表現。如班主任處理學生之間的矛盾,大多需要先弄清事情的來龍去脈,然后給出具體的評判,進行責任劃分。從表面上看,班主任處理是本著公平公正原則辦事的,但對學生帶來的卻是無形的心靈傷害。其實,小學生之間的矛盾并沒有什么大是大非可言,班主任完全可以改變教育對策。如果能夠向學生傳遞愛心,從關心學生成長角度展開施教行為,學生自然會感受到內心的溫暖,也會自然化解同學之間的小小糾紛。班主任將大愛思想滲透到工作之中,為學生提供更多理解和愛心表達機會,這無疑是最為可貴的教育策略。
三、關懷是愛心滲透的路徑
班主任將關懷作為施教的手段和方法,也可以獲得學生積極回饋。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靈魂,學生是成長主體,作為班主任,需要擺正自身位置,為學生提供良好服務,這應該是班主任最核心的工作理念。班主任對學生釋放愛心,體現在諸多方面,當學生出現問題時,需要多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展開思考,處理學生矛盾時體現人性化,學生有了困難給出積極幫助,這些都可以為學生帶來更多溫暖的感覺,對提升班級管理品質有重要促進作用。
班主任釋放愛心的途徑眾多,只要班主任能夠為學生所想,一切都會變得更加和諧和美好。關懷體現在每一個工作細節(jié),這是班主任工作性質決定的。如班主任看到學生追逐摔倒了,不是先追究學生的違紀行為,而是先詢問學生身體情況,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關愛之情,學生自然會感覺到內疚和羞愧。教育在關愛中展開,教育效果會更為顯著。再如學生遲到了,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教育時,先傾聽學生陳述,對學生遲到行為進行換位思考,理解學生的難處,這樣給出的批評教育便有了更多關心的成分,學生接受起來會更容易一些。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核心,應該像媽媽一般慈愛,給學生傳遞的自然是教育正能量,其教育效果也會更為突出。
小學生思想不穩(wěn)定,很容易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果教師沒有足夠的愛心儲備,自然會陷入被動之中,管理都會存在困難,更不要說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因此,建立愛心,培養(yǎng)耐心,保持細心,自然成為班主任應有的素質基礎。
(責編 韋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