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華 梁爽 姜艷妮
研究顯示, 維持性治療過程中, 為了將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 為其提供科學護理干預十分必要[1]。協(xié)同護理模式(collaboration care model, CMM)是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一種護理模式, 主張培養(yǎng)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與意識, 鼓勵患者及其家屬積極參與到護理過程中來, 對現(xiàn)有醫(yī)療資源進行充分利用[2]。本研究在血液透析患者護理中應用了該護理模式, 獲得了理想的護理效果,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8年2月在本院行血液透析治療的78例慢性腎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納入標準:①自愿合作;②語言表達清晰, 意識清楚;③發(fā)病前具有獨立日常生活能力;④確診為慢性腎衰竭。排除標準:①中途退出;②肝腎功能衰竭;③惡性腫瘤;④存在認知或者精神障礙;⑤不愿參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39例。觀察組患者中, 男27例, 女12例;年齡35~72歲, 平均年齡(51.28±7.36)歲。對照組患者中, 男30例, 女9例;年齡36~73歲, 平均年齡(51.95±7.29)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 具體內容:為患者構建一個舒適、安靜的治療環(huán)境, 確保血透室光線柔和, 對濕度與溫度進行合理控制, 以患者感受舒適為宜。對患者血糖水平進行合理控制, 了解患者是否有低血糖反應出現(xiàn), 囑咐患者注意定量進餐, 常備糖果、點心, 以備不時之需;將患者血壓水平控制在合理狀態(tài), 避免血液透析期間血壓過大波動,避免透析超濾過快而脫水, 若患者血液透析過程中出現(xiàn)高血壓, 則要對其行低鈉透析, 給予患者降壓藥物含服, 對血壓水平進行合理控制。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行協(xié)同護理, 具體措施如下。
1.2.1 全面評估 通常情況下, 長期血液透析患者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抑郁、消極心理狀態(tài), 對血液透析的認識參差不齊。護理人員要將患者的文化程度與病情作為依據(jù), 對其心理狀態(tài)、自我護理能力以及疾病知識需求進行全面評估, 積極主動地與患者交流, 最大限度地減輕患者的恐懼感, 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向患者家屬講解協(xié)同護理方法, 構建相互協(xié)同、信任的關系, 引導患者家屬自覺參與到健康照顧中來,并制定針對性護理計劃, 提高其照顧職能。
1.2.2 知識指導 向患者介紹各種藥物種類, 對各項指標進行定期監(jiān)測, 發(fā)放健康宣教手冊, 囑咐患者嚴格遵照醫(yī)囑用藥, 避免服用損傷腎臟的藥物, 及時測量血壓、體質量,嚴格控制水鹽攝入量, 心電圖、肝腎功能、血尿常規(guī)應定期復查;幫助患者對各項化驗結果的意義進行正確認識, 囑咐患者血液透析后及時補充微量元素、維生素與蛋白質;將患者實際情況作為依據(jù), 指導其適當活動, 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保持充分休息。
1.2.3 心理護理 患者入院后, 護理人員要全面評估患者心理狀態(tài), 并給予其針對性的心理疏導;醫(yī)護人員與患者家屬加強溝通, 告知其要對患者心情與病情變化表示理解, 與患者家屬溝通協(xié)同、合作的關系, 共同對患者生活方式進行全程監(jiān)控, 給予患者情感支持, 盡量避免情緒波動。
1.2.4 動靜脈瘺防護 長期血液透析患者若未采取正確的防護措施則很可能導致瘺閉塞、狹窄, 對透析效果產生不良影響;透析完成后, 護理人員要囑咐患者避免造瘺部位受到壓迫或者沾水, 應保持該部位清潔, 防止感染;若有滲血、感染、水腫等現(xiàn)象出現(xiàn), 應立即就診。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采用自我護理能力測定量表(ESCA)評價兩組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3], 包括依從性、自我護理責任感、自我護理技能以及血液透析知識4個維度, 共有43個條目, 每個條目評分為0~4分, 總分172分, 得分越高表示自我護理能力越強。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護理前的依從性、自我護理責任感、自我護理技能及血液透析知識、自我護理能力總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 觀察組的依從性、自我護理責任感、自我護理技能及血液透析知識、自我護理能力總分分別為 (39.98±2.18)、(42.26±2.95)、(57.95±2.63)、(23.62±3.68)、(119.58±10.62)分, 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32.62±2.06)、(36.25±2.95)、(50.12±1.25)、(18.12±2.28)、(100.69±9.28)分 ,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ESCA評分比較( ±s, 分)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ESCA評分比較( ±s, 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 aP<0.05, bP>0.05
組別 例數(shù) 依從性 自我護理責任感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對照組 39 30.26±2.28 32.62±2.06 30.28±2.27 36.25±2.95觀察組 39 30.87±2.16b 39.98±2.18a 30.95±2.15b 42.26±2.95a t 1.2129 15.3245 1.3383 8.9964 P 0.2289 0.0000 0.1848 0.0000組別 例數(shù) 自我護理技能 血液透析知識 自我護理能力總分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對照組 39 28.56±3.15 50.12±1.25 14.72±2.15 18.12±2.28 92.36±13.05 100.69±9.28觀察組 39 28.62±3.08b 57.95±2.63a 14.95±2.07b 23.62±3.68a 92.68±12.67b 119.58±10.62a t 0.0851 16.7924 0.4813 7.9342 0.1099 8.3646 P 0.9324 0.0000 0.6317 0.0000 0.9128 0.0000
近年來, 臨床上慢性腎衰竭患者的數(shù)量逐漸增多, 雖然血液透析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病情, 但受到患者自我護理能力低下、部分醫(yī)護人員控制力度差等因素的影響, 此病依舊具有較高死亡率[4-6]。隨著人們健康觀念以及現(xiàn)代醫(yī)學模式的改變, 要求血液透析治療不僅要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同時還要能改善其生活質量。協(xié)同護理模式是一種兼具創(chuàng)造性與靈活性的護理模式, 突破了傳統(tǒng)護理模式的束縛, 強調患者及其家屬共同參與到護理過程中來[7,8]。
在本研究中, 觀察組護理后的依從性、自我護理責任感、自我護理技能及血液透析知識、自我護理能力總分分別為(39.98±2.18)、(42.26±2.95)、(57.95±2.63)、(23.62±3.68)、(119.58±10.62)分 , 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 (32.62±2.06)、(36.25±2.95)、(50.12±1.25)、(18.12±2.28)、(100.69±9.28)分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此結果提示協(xié)同護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這得益于該護理模式注重于培養(yǎng)患者及其家屬的共同參與能力, 將患者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充分調動起來, 確保護理干預的連續(xù)性, 進而能夠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質量與自我護理能力。
綜上所述, 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協(xié)同護理方式進行干預的效果顯著, 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