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雪
在口腔疾病中, 隱裂性牙髓炎是常見疾病, 在牙冠表面會出現非生理性細小裂紋, 該病在早期沒有明顯癥狀, 通常會被患者忽視。當患者牙冠表面裂紋延伸到本質, 牙齒咬異常, 對生冷刺激食物敏感的時候, 到醫(yī)院就醫(yī)才會確診為隱裂性牙髓炎[1]。針對該病沒有特效治療方案, 通常會引起多種口腔疾病的發(fā)生, 甚至會出現牙缺失情況。目前主要給予根管治療, 對牙冠進行修復治療[2]。在根管治療中分為一次性根管治療與多次性根管治療, 通過對200例隱裂性牙髓炎患者進行分析, 探究兩種治療方法的療效,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200例隱裂性牙髓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 每組100例。對照組中男58例,女42例;年齡19~73歲, 平均年齡(42.3±11.4)歲。實驗組中男59例, 女41例;年齡20~74歲, 平均年齡(43.6±10.7)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術前需給予X線片檢查, 及時了解牙周、病牙、牙髓、牙根等情況, 并在治療過程中減少咀嚼次數。對照組患者采用多次性根管治療, 需要采用開髓進行減壓處理, 并將其持續(xù)2~3 d。對其進行局部麻醉, 并進行拔髓處理,給予3%雙氧水與5%次氯酸鈉對根管進行多次的消毒與沖洗。另外, 在第3次回診的時候, 需要填充根管。之后需要進行全冠修復治療。
實驗組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療, 需要對患者進行局部麻醉處理, 并開展開髓與拔髓等工作, 借助X線片對根管長度進行了解, 并預備好根管, 給予3%雙氧水與5%次氯酸鈉對根管進行消毒與沖洗。之后需要確保其消毒合格, 并對其吸干處理, 將碧藍根充糊劑與牙膠尖填充到根管中, 治療1周后給予全冠修復治療。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及治療滿意率。①采用治療滿意率量表進行評分, 了解患者對治療的滿意情況, 分為不滿意、比較滿意與非常滿意三個級別,治療總滿意率=非常滿意率+比較滿意率。②療效判定標準:顯效:各種牙齒癥狀消失, 無叩痛, 咀嚼功能恢復正常;X線片檢查根管填充較好;有效:各種癥狀明顯改善, 輕微叩痛, 咀嚼功能得到較好改善, X線片檢查根管填充合理;無效:癥狀無改變, 疼痛明顯??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實驗組患者中顯效70例, 有效27例, 無效3例, 總有效率為97.0%;對照組患者中顯效54例, 有效25例, 無效21例, 總有效率為79.0%;實驗組患者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
2.2 兩組患者治療滿意率比較 實驗組患者治療非常滿意72例, 比較滿意24例, 不滿意4例, 治療總滿意率為96.0%;對照組患者治療非常滿意51例, 比較滿意27例, 不滿意22例, 治療總滿意率為78.0%;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隱裂性牙髓炎是成人牙齒喪失的主要原因, 其發(fā)病機制較多, 例如牙齒頜面不均勻磨損、水平分力不斷增加、突然撞擊、頜創(chuàng)傷嚴重、牙尖斜面面積過大等, 其主要影響因素為牙齒結構比較薄弱, 牙齒抗裂強度較低, 同時牙齒主要承重應力集中[3]。如果牙齒出現病理性磨損現象, 存在高陡牙尖, 并且斜度明顯, 在正常咬的時候水平分力明顯增加, 這些現象最終會引起隱裂性牙髓炎的發(fā)生。如果患者牙尖斜面不斷擴大, 水平分力也隨之增加, 從而容易引起該病的發(fā)生。在咀嚼的時候, 隱裂性牙髓炎發(fā)生部位與咬力大小有著密切關系, 因此, 上頜磨牙出現隱裂性牙髓炎的幾率較高, 其次為下頜磨牙[4]。在該病的早期沒有特異性, 病情嚴重的時候咀嚼生冷刺激食物會出現過敏現象, 會出現咬異常。如果患者隱裂性牙髓炎比較嚴重, 會延伸到本質深層, 咀嚼出現劇烈疼痛。如果沒有給予及時有效的治療, 容易出現牙劈裂額情況, 影響到患者咀嚼功能, 或者出現牙缺失情況[5]。
在隱裂性牙髓炎中主要給予根管治療, 之后給予全冠修復處理。根管治療主要目的是清除感染牙髓, 對牙齒中各種毒性分解物進行清除, 對牙髓腔進行刺激源清洗, 對根管消毒, 選擇合適的材料進行填充, 之后對其進行封閉, 可以確保根管處于無菌環(huán)境。采用全冠修復治療, 能夠對裂紋擴大進行有效的抑制[6]。在根管治療中分為多次根管治療與一次性根管治療, 前者雖然具有一定的療效, 但是其具有較多缺點, 需要患者多次去醫(yī)院治療, 治療時間長, 會增加治療成本。并且患者在治療中承受較大痛苦, 在根管擴大、消毒與填充環(huán)節(jié)中, 如果某個環(huán)節(jié)出現失誤, 會導致治療失敗[7]。每次開髓操作會增加死髓牙的脆性, 增加隱裂牙劈裂風險。并且操作比較繁瑣, 需要進行外固定處理, 會影響到治療效果。而一次性根管治療中, 操作比較快捷簡便, 對牙齒的損傷較小, 治療時間短, 可以顯著降低牙劈裂的發(fā)生。根管預備、消毒與填充均能夠在一次性治療中完成, 可以減少牙齒重復感染的情況, 緩解患者痛苦, 減少治療次數[8]。在隱裂性牙髓炎中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療, 其療效更加顯著, 患者滿意率顯著上升。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7.0%, 高于對照組的79.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滿意率為96.0%, 高于對照組的78.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綜上所述, 在隱裂性牙髓炎患者中給予一次性根管治療,能夠取得滿意的療效, 患者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改善, 滿意率顯著提高, 在臨床上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