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濤
摘要:在格斗實戰(zhàn)中,能否快速感知和準確判斷敵我雙方的空間距離非常重要,這是一種專項運動知覺能力。但格斗實戰(zhàn)與單一擊打沙袋練習所需的簡單距離感不同,相對更為復雜,為此,在格斗訓練中要運用科學方法,有效培養(yǎng)和強化受訓者實戰(zhàn)距離感,這是提高實戰(zhàn)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
關鍵詞:格斗 實戰(zhàn) 距離感 訓練 方法
格斗實戰(zhàn)中的距離感,是指在攻防范圍內(nèi)雙方對峙之間的一種直觀的距離感覺,是格斗必須具備的一種專業(yè)化運動知覺。它不僅包括對自身與對方之間距離的判斷和識別,還包括對本身動作之間活動范圍的認識,這主要是靠雙眼的視覺和大腦皮層相應中樞的協(xié)調(diào)活動,在充分發(fā)展差別感受性的基礎上產(chǎn)生的。培養(yǎng)和利用好距離感,能夠有效提高實戰(zhàn)攻防效果,達到擊中敵卻不被敵擊中的目的,是格斗訓練中應重點培養(yǎng)的一種能力。
一、格斗攻防距離的主要分類
在格斗攻防中,根據(jù)技術動作的結構特點不同,攻防距離的分類有四種。一是遠距離,通常指運用側踹、橫踢腿等動作可以攻擊到的最遠擊打距離;二是中距離,通常指運用直拳、擺拳等動作可以攻擊到的擊打距離;三是近距離,通常指可以運用勾拳,肘擊、沖膝或個別摔法動作能攻擊到的擊打距離;四是貼身距離,通常指在敵我雙方在纏抱互搏時運用“寸力”擊打,或個別摔法、關節(jié)技動作的距離。
二、“距離感”在格斗實戰(zhàn)中的重要作用
格斗實戰(zhàn)中的距離感不同于單純擊打沙袋、拳腳靶時的簡單距離感,這種距離感相對更為復雜,敵我雙方都處于動態(tài)變化過程中,對攻防瞬間距離的準確判斷,以及利用這個空間資源有著更高要求,在實戰(zhàn)技擊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準確感知敵我態(tài)勢
在格斗實戰(zhàn)中,敵我雙方都在不斷變化,我進敵退,敵進我閃,瞬間變化充滿不確定性。在做出任何的反應判斷和攻防動作前,首先是對敵我態(tài)勢要正確感知,如果具備良好距離感就能夠清楚感知并把握與敵之間的有效實戰(zhàn)距離,從而尋找最佳進攻、防守與反擊的機會,才能做到不“舍近求遠”,而“恰到好處”。
(二)有利于有效提高防守效果
在防守時要力求靈活躲閃及時避開敵擊打,良好的距離感就非常重要。通過準確的步法移動,或是稍做含胸、收胯、轉腰動作,恰如其分地避開敵進攻,又能迅速及時還招反擊,目標部位或自身動作最大發(fā)力點之間出現(xiàn)的距離差就會很少,有利于保持最易于轉換防守的理想距離和姿勢。
(三)有利于充分發(fā)揮進攻威力
在實戰(zhàn)對抗中,敵我雙方對峙時都保持著一定間距。如果距離判斷準確,在主動進攻時,通過快速的步法移動,占據(jù)有效的攻擊位置和距離,從而使攻擊動作觸及敵身體部位時正是力度的最高點,此時的無效距離與實際有效距離的差數(shù)很少,可以準確地擊中敵,使其遭到最沉重的打擊。
三、格斗實戰(zhàn)“距離感”的主要訓練方法
格斗實戰(zhàn)的距離感是相對于不同敵手而言,雙方可以利用這種感知能力的現(xiàn)實差距,敵好則我差,我好則敵差。如果敵反應敏捷、身法步法靈活,我掌握攻防有效距離的難度越大,反之就比較容易;對敵個子的高矮、不同的技術動作、攻防有效距離也會產(chǎn)生明顯差異;對于運用距離差的實戰(zhàn)打法,則有賴于步法移動的速度和靈活性,因為步法移動的速度和準確性、靈活性直接影響到調(diào)整距離的效果,所以必須采取針對性的訓練方法。
(一)徒手距離練習
教練員與受訓者面向站立或格斗勢對峙,距離1.5米左右,當教練員向前則受訓者后退,教練員后退則受訓者前進,雙方要始終保持一定距離不變。教練員與受訓者對峙時,教練員突然向左或右轉體(不超過900),受訓者要在保持距離的情況下快速弧形移到對應側,仍與教練員保持對峙而立。
(二)彈力帶輔助練習
將彈力帶一頭綁在教練員腰上,另一頭綁在受訓者腰上,通常距離1.5米,雙方可以運用各種步法進行移動,但距離要保持不變。如果彈力帶變松證明雙方距離近了,如果彈力帶變緊則證明雙方距離遠了,教練員應督促受訓者隨時調(diào)整距離。教練員手持拳靶或腳靶,腰拴彈力帶,另一頭拴在受訓者腰上,教練員在步法移動中根據(jù)需要進行亮靶,受訓者必須即刻出擊,當教練員放下靶,受訓者要迅速后退保持原定距離。
(三)拳腳靶輔助練習
教練員和受訓者保持距離的前提下,以前進或后退的方向進行練習,教練員亮靶,受訓者迅速向前或后退擊靶。教練員在突然轉體同時亮靶,受訓者迅速調(diào)整位置移動到對應側擊靶。教練員持靶,雙方在保持一定距離的情況下不停移動,教練員突然亮靶一次或數(shù)次,受訓者要調(diào)整步法迅速做出合理擊打動作,當教練員放下靶,受訓者則迅速后退繼續(xù)保持原定距離。
(四)沙袋輔助練習
腿法加拳法組合練習,主要提高受訓者的向前跟進意識和在移動中的手腳組合能力,練習時最好能中、重型沙袋交替使用,動作組合數(shù)目由少到多。迎擊練習,當沙包擊后向前擺動但不超過垂直面時,受訓者迅速迎前以拳腿肘膝等動作擊打沙袋,主要是提高受訓者迎擊意識和時機的判斷能力,通常練習時選用中型沙袋。反擊練習,當沙包向前擺動時,受訓者向后或側方迅速做避閃動作,當沙袋擺至高點開始向下回落時,受訓者迅速跟進做出適合擊打動作,有利提高受訓者距離感、判斷準確性及反擊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