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伴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逐步推廣,全國各級學校都在積極向素質(zhì)教育、人本化的教學方向轉(zhuǎn)型。在素質(zhì)教育開展的過程當中,創(chuàng)新教學貫徹小學教學的始終。農(nóng)村學校的作文教學也不例外,在小學生作文教學的過程當中,我們積極尋找并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以說促寫,以便更好地提高小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如何推動以說促寫,打開小學生作文新思路?接下來本文將結(jié)合具體事例進行闡述。
關(guān)鍵詞:以說促寫;小學生;作文思路
一、 前言
提升小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的方法有很多,諸如“積累生活、積累語言、積累情感”的積累法,“思想開放、內(nèi)容開放、形式開放”的開放式,范文仿寫法等等。方法眾多,各有奇效。多年的農(nóng)村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使筆者認識到,語文是一門語言的藝術(shù),只有真正做得到會說、能說,才會做到會寫、能寫。小學生作文寫作的另一個任務就是把日常生活中的語言運用到具體的作文寫作中來,回歸語文的工具性作用。因此只有做到以說促寫才能真正的做到打開小學生作文思路、提升小學生的語文作文的能力。
二、 在以說促寫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
語文是一門語言的藝術(shù),其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提升學生說話的能力、說話的藝術(shù),但是作為農(nóng)村小學生來說,受到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的影響,受到信息獲取渠道的局限,學生在各方面的影響下僅僅只是注重書本上的知識,這樣的學習方法過于死板,并且不能很好地提升學生的作文寫作以及語言表達能力,這是要特別注意的問題,因此在具體的作文的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以說促寫,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全方位的提高。在接下來的論述中將就以說促寫,打開小學生作文思路進行具體的闡釋,對于其方法進行具體的分析。
三、 開展小學寫作以說促寫的具體方法
(一) 以說促寫的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教師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討論、交流,在每次進行寫作之前,根據(jù)寫作的要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引導。由于小學生是一個年齡較小的群體,因此在引導寫作的過程中必須對他們進行充分的引導,保持一定的耐心,具體的方法是在課堂進行寫作之前對他們進行引導討論,討論的內(nèi)容是關(guān)于這次寫作的素材、心理儲備,想怎么寫等等,讓學生有一個很好的思路,這樣可以讓每一次的寫作更具有開放性意義,這樣可以更好地提升小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提高他們的語文能力。學生只有說出來自己想要寫出什么才能更好的進行寫作。
(二) 進行以說促寫的另外一個方法就是引導學生之間的相互展示與交流。眾所周知,寫作的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對于作文素材的積累。材料很重要,有米才好做飯。但是由于每個小學生的積累的程度都不同,因此要加強他們彼此之間積累的展示與交流,這樣可以打開學生的寫作思路,更好地帶動全體學生作文能力的提升。
課外閱讀是增加學生寫作素材積累的好方法。在進行課外閱讀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有的學生見到課外書上的好詞好句只是一味地摘抄,而不是獨立地進行思考,這對于孩子的作文能力是不能起到任何的積極作用的,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對于孩子獨立思考,思維能力的提升。引導學生在進行完課外閱讀之后可以把自己的所感所想與其他的同學進行展示交流,這樣既可以加強語言交流的能力,又可以擴大素材的積累。最重要的還是這種相互交流可以理清學生的思想,讓小學生的作文水平在交流的過程中不斷地提升。
(三) 提升小學生作文能力的另外一個途徑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這個能力是可以通過說話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并且是不斷提高的。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并不只是為了最后能夠在書本上寫出來,而是為了能夠最后說出來。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能過加入這種練習也可以大大地提高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
除此之外,還需要創(chuàng)新學習方法,想出更多更容易讓學生接受的方法,增加課堂的趣味性,不讓語文課堂是人們想象中的枯燥無味,當然還需要保持極大的耐心,由此推動學生整體素質(zhì)的提高。在進行邏輯的培養(yǎng)以及課堂的口語引導的時候,教師一定要注意方法,要根據(jù)每一個學生的特點進行因材施教,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根據(jù)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具體的問題具體分析。當然也不能太細致到每一個學生,就算每個學生的特點都十分的鮮明,但總體來說教育過程中都有其共性的,教師首先就必須對總體有一個大體上的教學方案,讓課堂活動能夠得以順利進行。讓同學之間增加了解與交流,以此來增加學生的寫作能力。
(四) 在進行以說促寫的教育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教學的方法。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進行具體的分析,并且制定相對應的方法進行教學。在進行以說促寫的過程中,教師首先就必須對總體有一個大體上的教學方案,充分地調(diào)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討論的過程中去,讓課堂活動能夠得以順利進行。然后再根據(jù)不同的學生進行具體的分析,采用特定的方法進行教學。每一次的討論課確定不同的主題,畢竟學生的年齡普遍還小,接受事物的能力還比較弱,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保持一定的耐心,以他們喜歡以及感興趣的話題進行探討。也要講究一定的方法與保持一定的教學水平。除了進行課外閱讀這種訓練,還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增加聯(lián)系,增加口語上的交流,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能夠加入這種練習也可以大大地提高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結(jié)合課外書進行互相之間的交流。除此之外,還要鼓勵學生不斷地進行自我創(chuàng)新。在日常生活中培養(yǎng)出學生的探索精神,對于生活與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必須進行疑問,并且培養(yǎng)刨根問底的精神,對生活中的種種問題進行解決。
四、 結(jié)束語
在小學階段的教學方面,語文這門課程是十分重要的,其中語文這門學科的重中之重就是作文。在小學生這個年齡段寫作無疑是十分重要的,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就必須對于傳統(tǒng)的落后的觀念進行摒棄與改造,不要把寫作看成是配合應試教育的工具,而必須從更加長遠的角度來看,必須增加他們的以說促寫的能力,這樣可以增加他們的全面的能力,逐步培養(yǎng)寫作能力,達到更深層次的目的。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配合青少年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培養(yǎng)出越來越多的建設性人才,適應祖國的現(xiàn)代化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雙龍.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6):131.
[2]羅可松.論初中語文教學中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才智,2013(36):117.
[3]黃新倩.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J].學周刊,2013(8):103.
[4]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修訂版.
[5]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6]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
作者簡介:
黃開山,甘肅省武威市,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qū)發(fā)放鎮(zhèn)雙樹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