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校德育工作是一個復雜而又艱巨的工作,是一個量大面寬的工作,需要社會、家庭、學校三方面通力合作,需要家長、教師以及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潛心努力,敞開渠道,多想辦法,才能取得可喜的成績。
關(guān)鍵詞:學校;德育;途徑
學校是一個人成長的最好地方。自從有學校以來,人們都把它看得非常神圣,也成為歷代統(tǒng)治者最為關(guān)注的場所。一個人將來成長為怎樣的人,與學校教育至關(guān)重要。學校最主要的職責就是育人,其實,教書還在育人之后。如果哪所學校把育人沒有放到第一位,只是埋頭教書,那就背離了學校教育的初衷,即使學生的知識水平提高了,但是不一定在做人上就能符合社會的需要。所以,搞好學校的德育工作,是相當重要的。要搞好學校的德育工作,需要重視以下幾個方面。
一、 起好模范帶頭作用,育人先正己
學生階段是人一生模仿能力最強的階段?,F(xiàn)在的學生從三歲進幼兒園,如果順利就讀的話,到22歲大學畢業(yè),幾乎人生觀、世界觀等形成的階段都在學校度過,他們接觸最多的就是老師。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對他們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要讓學生學到做人的道理,老師的帶頭作用是很重要的。要想教育好學生,首先就要對自己要求嚴格,做好自己。只有做好自己,才有權(quán)利教育好學生。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曾經(jīng)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边@句話的大意就是說:“當管理者自己行得端,走得正,能做出表率,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會跟著行動起來;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縱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會服從的。”這句話,就是到現(xiàn)在,也仍然有著它的現(xiàn)實意義。
因此,不管哪一所學校,都應該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要通過組織各種學習及業(yè)務培訓等活動,培養(yǎng)教師的寬容和善良的性格,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的精神,建立一支團結(jié)進取、業(yè)務精湛、品德優(yōu)秀的教師隊伍。只有教師的思想品德高尚了,才能以自己高尚的師德影響學生。
二、 高度重視校園環(huán)境,營造好氣氛
良好的環(huán)境能夠塑造良好的心態(tài)。每一所學校都應該把良好的環(huán)境作為學校必須抓好的一項工作,記在學校的議事日程上。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須要認識到環(huán)境育人的重要性。尤其是學校分管校園文化建設的領(lǐng)導,在校園文化建設上要切實給校長當好參謀。對一所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要有整體規(guī)劃和布局,盡量在原來的基礎上,做一些必要的調(diào)整。哪些地方該種樹,哪些地方該種花,哪些墻壁該寫名人名言,哪些墻壁該掛名人畫像,等等,諸如此類的布置,都應該考慮清楚。讓每一棵樹都能恰到好處地點綴校園,讓每一面墻壁都能生動起來,如一位智慧的長者,時時給同學們以教育。
讓同學們在學校里,除了老師的言傳身教外,還會受到校園文化的熏陶。除了給校園布置靜態(tài)的環(huán)境外,還要辦好“校園之聲”欄目。播放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誠信守法、勤儉節(jié)約等方面的材料,對學生進行理論方面的思想道德教育;播放積極向上的催人奮進的歌曲,對學生以健康心靈的陶冶;播放學校出現(xiàn)的好人好事,宣傳先進教師的事跡,宣傳優(yōu)秀學生的事跡,讓學生隨時感知身邊的先進人物和先進事跡??傊?,各學校要通過重視校園文化建設,讓學生每天課余時間既能放松心情,又能接受思想品德教育,達到一箭雙雕的目的。
三、 精心策劃各種活動,搞好德育月
為了強化學校的德育建設,提倡各學校安排“德育月”活動。開展“德育月”活動,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很好途徑。為了把“德育月”活動開展好,各學校要把“德育月”活動安排在開學計劃中。比如在“德育月”活動中要開展哪些活動,所開展的活動具體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由誰負責、怎么開展、目的是什么、達到怎樣的效果等等。安排“德育月”,不能只是喊在口頭上,一定要落在實際行動上。這就不僅要有周密的策劃,還要有結(jié)果檢測。結(jié)果檢測可以采取多種形式,其實最有效的方法還是開展競賽活動。能量化的盡量量化,不能量化的,可以通過恰當?shù)霓k法進行,只要能調(diào)動起學生在德育方面主動積極參與的興趣就行。
這幾年我們縣也開展了一些德育活動:每年清明節(jié)參觀大墩梁烈士陵園,為烈士掃墓;每學期秋季開學,組織小學、初中、高中的新生參觀“中國工農(nóng)紅軍長征一、二、四方面軍紀念館”;縣教育局主持開展的請全國著名演講團在全縣巡回演講的“感恩教育”;組織學生上街打掃衛(wèi)生;組織學生去養(yǎng)老院照顧老人;還有各學校開展的文明禮儀教育、養(yǎng)成教育等都是很好的德育教育活動。如果把這些平常開展的活動中的一部分能夠時間限制不太嚴格的活動歸到“德育月”活動中,那肯定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四、 家庭學校社會配合,處處有人管
教育學生不是學校單方面的,因為學生首先是一個社會的人,一個家庭的成員。這就自然而然地把教育學生的責任歸結(jié)到學校、社會、家庭三個方面。學校在注重本身德育教育工作之外,還應和社會、家庭取得聯(lián)系,把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目光延伸到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這些重要的德育陣地。因為家庭是學生成長的搖籃,學生最開始接受教育的地方就是家庭。家長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環(huán)境的好壞,父母自身的素質(zhì)和行為習慣,都對孩子的成長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在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家庭教育起著奠基的作用。
社會是個開放的學校,也是個大課堂。社會環(huán)境對學生成才的影響是關(guān)鍵的,社會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有的學生在家不聽父母的話,可是在學校卻聽老師的話;有的學生在學校不聽老師的話,可是到了社會上,經(jīng)受幾次磨煉,吃一些苦頭,就會得到反思,轉(zhuǎn)變思想觀念,重新回到學校好好學習。這樣的例子很多。教育學生,學校、社會、家庭這三者是分不開的。因此我們必須把學校、社會、家庭各方面的教育統(tǒng)一起來,構(gòu)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完整的德育網(wǎng)絡,使這三者能夠在分工上進行合作,在工作上互相配合,向著把孩子教育好的這一個目標努力。這三個方面都重視了,那學生就能事事有人管,處處有人管了。
學校德育工作是一個漫長而艱巨的工作,只要各方努力,上下齊心,齊抓共管,學校的德育工作就會更上一個新臺階。
參考文獻:
[1]趙明磊.談中小學德育教育的意義、內(nèi)容和途徑[J].知音勵志,2017(1).
[2]薛蓓,孟婉婷.大數(shù)據(jù)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推進的促進作用分析[J].科教導刊(下旬),2016(9).
[3]劉涵澤,楊燕同.古典政治哲學對我國大學生教育價值取向影響的研究[J].科教導刊(下旬),2016(5).
作者簡介:
殷世軍,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會寧縣太平店鎮(zhèn)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