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春梅
【摘要】目的:探討強化康復護理對腦梗死偏癱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方法:抽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88例腦梗死偏癱患者的臨床資料,對其進行整理和分析。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將其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4例。對照組患者選用的是常規(guī)護理干預措施;觀察組患者選用的是強化康復護理干預措施。對兩組患者的肢體功能恢復狀況進行評估與比較。結果:觀察組患者的康復總有效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中輕度運動功能障礙患者數量相對多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腦梗死偏癱患者運用強化康復護理的臨床效果較好,能夠有效地促進其肢體功能恢復,優(yōu)化其運動能力,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強化康復護理;腦梗死偏癱;肢體功能恢復;影響
【中圖分類號】R71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2-195-01
引言:
在近年的臨床報告中,腦梗死患者數量不斷增加,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存質量。同時,在臨床資料中顯示,多數腦梗死患者都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或是運動功能缺失,或是語言功能缺失,這些現象的存在嚴重威脅著其治療后的生活質量[1]。偏癱作為腦梗死患者最常見的一種癥狀,又稱為偏癱,是指個體同一側上下肢、面部或者舌頭運動功能障礙等系列癥狀[2]。根據患者程度的輕重,可以分為輕度偏癱與重度偏癱,輕度偏癱患者能夠進行部分活動,靈活性較差;重度偏癱患者臥床不起,基本喪失了自我生活能力[3]。這種疾病雖然無特效藥,但是如果患者就醫(yī)時間較早,通過康復干預,能夠最大程度地恢復。我院在臨床工作中發(fā)現,對腦梗死偏癱患者運用強化康復護理的臨床效果顯著。具體報道如下。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抽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88例腦梗死偏癱患者的臨床資料,對其進行整理和分析。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將其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4例。
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均符合偏癱的診斷標準,且接受相應治療[4];(2)患者無其他疾病,體征檢查正常;(3)患者無精神性疾病,且具有良好地溝通能力;(4)患者及家屬對本次研究知情,自愿參與,簽署知情同意書。
對照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9例,年齡在42歲至71歲之間,平均年齡(62.12±4.02)歲,病程1個月~12年,平均病程(6.21±2.03)年;
觀察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8例,年齡在41歲至72歲之間,平均年齡(61.23±4.12)歲,病程2個月~11年,平均病程(6.12±2.13)年。
對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選用的是常規(guī)護理干預措施,其主要內容包含給藥干預、環(huán)境干預、與家屬溝通、日常生活指導等;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選用強化康復護理干預,其主要內容為:
(1)康復動作訓練。醫(yī)護人員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狀況,為其制定對應的動作訓練計劃,每日2次,每次保持在30min即可。在患者出院前,需要再次對動作計劃進行更新,并且詳細告知家屬,督促其實施;(2)按摩干預。以患者實際功能缺失為基礎,制定對應的按摩措施,確定好按摩的穴位,選取合適的手法,每日2次,每次30min;(3)對于患病相對嚴重的患者,還需要進行適當的情志干預,確?;颊呔邆浞e極的康復心理,能夠配合各項工作的開展。
1.3評價指標
在干預后,對兩組患者的四肢協調運動能力進行評估,如果患者的運動功能基本恢復則為輕度運動障礙;如果患者的運動功能相對恢復則為中度運動障礙;如果患者的運動功能無變化或者障礙嚴重則為重度運動障礙。
根據干預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將其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無效三個層次。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明顯改善,且運動功能有所恢復,基本能自理;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相對好轉,且有一定的自理能力;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與肢體功能無明顯變化。
1.4統(tǒng)計學分析
數據以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8.0分析,以(x±s)表示計量資料,經t檢驗;以率(%)表示計數資料,經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康復總有效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中輕度運動功能障礙患者數量為27例,占比61.36%;對照組中輕度運動障礙患者數量為20例,占比45.4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下表。
3討論
在腦梗死患者數量不斷增多的情況下,偏癱患者也相對增多。而偏癱會使得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肢體功能缺失,輕者影響患者的運動功能,重者將會影響其日常生活能力,從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乃至生存質量。在近幾年的臨床工作中發(fā)現,對這類患者加強康復護理,能夠有效地促進其肢體功能的恢復,改善相關癥狀[5]。這主要是因為,在強化康復護理中,能夠及時根據患者的病情進行訓練調整,且結合了中醫(yī)理念,對患者進行穴位的刺激,功能恢復效果更好[6]。筆者結合我院收治的具體案例,以對照組和觀察組的方式進行研究,從結果中看,強化康復護理效果較好。
綜上所述,對腦梗死偏癱患者運用強化康復護理的臨床效果較好,能夠有效地促進其肢體功能恢復,優(yōu)化其運動能力,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陳素芹,賴蔥蔥,廖麗霞.強化康復護理對腦梗死偏癱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J]. 護理學雜志,2016,31(05):72-73.
[2]謝麗斕,卓信斌,馮秋紅.強化康復護理對腦梗死偏癱患者肢體功能恢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34):96-97.
[3]趙冉.強化康復護理對腦梗死偏癱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J]. 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6,1(22):179-180.
[4]王建芝.早期康復護理對腦梗死偏癱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03):192-193.
[5]高源.強化康復護理對腦梗死偏癱患者術后恢復的影響[J]. 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8,9(16):155-157.
[6]王晶晶,曾玉萍,余珂.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腦梗死后肢體偏癱患者運動功能恢復的影響[J]. 華西醫(yī)學,2015,30(07):1312-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