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曉琴
(上海師范大學 對外漢語學院,上海 200234)
“或將”近年來主要見于新聞語體中,尤以預測性新聞為最。所謂預測性新聞,是指在客觀事實已有的信息基礎上,通過用已然信息透視未然信息的方法,對可能發(fā)生或即將發(fā)生的事實或事物未來的發(fā)展趨勢,進行預先報道的新聞[1]?!盎驅ⅰ痹陬A測性新聞中的用法已經相當于一個副詞。我們從人民網隨機搜索發(fā)現了十幾萬條“或將”的語料。
(1)今年第23號臺風或將生成。(《今年第23號臺風或將生成》人民網2017-11-03)
(2)卡納瓦羅或將重新執(zhí)起恒大教鞭。(《傳卡納瓦羅將回歸》人民網2017-11-02)
這兩例中的“或將”意義已經凝固,表示預測推斷義,將其與“有望”[2]互換后真值意義沒有改變,只是“有望”多了一些如意的情態(tài);與“可能”互換后真值語義也沒有改變,不過專屬新聞語體色彩減少了,同時表未然的表體功能也弱化了。例如:
(3)今年第23號臺風或將(≈有望/可能)生成。
(4)卡納瓦羅或將(≈有望/可能)重新執(zhí)起恒大教鞭。
由于高頻使用,“或將”一開始只是呈現出韻律詞的傾向,不過隨著使用頻率的增加與結構固化,“或將”已經從韻律詞發(fā)展為一個評注副詞了。本文認為副詞“或將”由新聞語體中常用的表示推斷義副詞“或”[3]與時間副詞“將”再虛化而來。鑒于此,本文擬對新聞語體中“或將”一詞進行多角度的考察與分析,以期全面了解這一新詞本身,同時也有利于深化對整個副詞系統發(fā)展的認識。
本文準備分三個部分對“或將”進行分析:首先考察“或將”的句法分布及其組合與共現等情況;其次分析“或將”的情態(tài)特征及其表達功用;最后分析“或將”的語義融合與虛化動因。
由于“或將”主要出現在新聞語體中,因此本文的語料均來自人民網上搜索的各類報刊,下文所用例子均注明出處。
本節(jié)考察副詞“或將”在新聞語體中的狀位分布、連用順序、共現配合、句類選擇等情況。
“或將”只能充當狀語修飾VP,一般修飾謂詞性VP,在特定情況下也可以在定語位置上充當句法成分的狀語。例如:
(5)消費者購車熱情開始被調動,四季度車市銷量或將迎來一個小翹尾。 (《購置稅政策臨近到期 四季度車市或迎小高潮》人民網 2017-11-02)
(6)對領導干部實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雖未有明確的操作方案公布,但其或將 面臨的阻力,早可預見。(《〈新聞觀察〉收緊問責尺度,資源離任審計才有實效》人民網 2014-03-26)
“或將”不僅可以緊鄰被修飾的VP,還可以與被修飾的VP分離,中間可以插入介詞短語。例如:
(7)小k占據實力上的優(yōu)勢,而金光顯然心態(tài)更加輕松,同樣是飛桶高手的兩人,或將用一場精彩的飛桶內戰(zhàn)拉開總決賽的大幕!(《目標倫敦 2017CCGS中國區(qū)總決賽今晚開戰(zhàn)》人民網2017-11-02)
(8)如果中、美、日三家碳衛(wèi)星數據能形成互補,或將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完整數據獲取周期長的問題。(《中國成第3個可提供碳衛(wèi)星數據國家 向全球免費開放》人民網2017-11-02)
可見,“或將”與修飾對象之間的距離具有靈活性,限定的轄域具有可變性。盡管“或將”通常只位于句中,但是其評注范圍卻是整個命題,屬于全幅評注。例如:
(9)《絕地求生》新版本即將發(fā)布新地圖或將下月上線。(《〈絕地求生〉新版本即將發(fā)布新地圖或將下月上線》人民網2017-11-13)
(10)AI美顏或將成為廣大女性最期待的應用之一。(《抹掉眼袋留下臥蠶 自拍用上“AI美顏”》人民網2017-11-13)
“或將”在定語位置上充當句法成分的狀語時主要組成“或將面臨的XX”格式,表示不如意的事件或情況。不過,在所考察的語料中,“或將VP”充當定語的情況非常少見。這是因為“或將”主要承擔述謂功能并非描摹功能,這是由“或將”的語義特征所決定的。
從“或將”所修飾的命題中VP的語義特征來看,VP通常是雙音節(jié)抽象動詞,具有[+變化][+持續(xù)]的語義特征。表示[+變化]語義特征的動詞如“代替”“改變”“減少”等等,可以是情況的變化、量幅的變化,還可以是其他各種變化。例如:
(11)擁有智能性和安全性的無人車,在不久的將來,或將代替更多的私家車、客車、公交車、卡車、貨車等。(《李彥宏:百度完全自動駕駛汽車明年開跑》人民網 2017-10-25)
(12)據英國路透社10月11日報道,斯柯達稱要履行對捷克的承諾,為當地增加就業(yè),但同時擔心為捷克增加就業(yè)或將減少在德國的產量。(《斯柯達將在捷克增加員工崗位 以滿足生產需求》人民網 2017-10-13)
(13)宋珂、申奧,和正投身“車位共享”領域的許多創(chuàng)業(yè)者們始終抱有一個信念:未來,“共享停車”或將改變幾億人的出行方式和停車習慣。(《“智取”停車難,“共享停車”在路上》人民網2017-10-05)
表示[+持續(xù)]語義特征的動詞如“繼續(xù)”“保持”“持續(xù)”等。主要是指某種狀態(tài)的持續(xù)。
(14)隨著攜程在旅游產業(yè)鏈上的深入布局,在擁有豐富產品的同時,還有強有力的價格競爭力及廣泛的區(qū)域覆蓋。因此,上述幾大業(yè)務未來或將繼續(xù)現有的強勢表現。(《攜程三季度凈營業(yè)收入79億元 全球化成效愈發(fā)顯著》人民網 2017-11-02)
(15)在汽柴油需求較為旺盛的情況下,預計國內加油站或將保持當前的優(yōu)惠政策,甚至個別油站將加大優(yōu)惠力度吸引客戶。(《國內油價年內第七次上調 “金九銀十”催旺用油需求》人民網 2017-09-15)
(16)午后隨著周期股及鋰電池擴大跌幅,各大指數呈現震蕩下行的狀態(tài),短期弱勢震蕩或將持續(xù)。(《A股持續(xù)震蕩板塊熱點頻出 科技和醫(yī)藥股存補漲機會》人民網 2017-09-15)
“或將”較少與單音節(jié)動詞搭配,從語料中發(fā)現,在與單音節(jié)搭配時,其與“是”搭配比較常見,這可能是因為受到韻律的制約。
“或將”與其他副詞連用時位置相對固定,常常位于其他副詞前面。例如:
(17)地處上海繁華地段的淮海路太平洋百貨或將真的面臨關門。(《上海實體商場現“關門潮”?》人民網2016-10-11)
(18)我們認為商業(yè)養(yǎng)老保險稅收政策大概率提升保險行業(yè)實力,或將有望對中國資本市場進行重構,提升保險行業(yè)的資本市場穩(wěn)定器作用。(《稅延養(yǎng)老險有望為行業(yè) 帶來超2000億元保費增量》人民網2017-11-02)
(19)此前一份報告顯示,2016年,英國油氣行業(yè)失去了6萬個直接和間接就業(yè)崗位,2017年或將再失去1.3萬個工作崗位。(《報告說英國現有油氣儲量能滿足未來20年生產需求》人民網 2017-11-01)
(20)對于特斯拉來說,中國市場的潛力還沒有徹底被挖掘,隨著其國產化后成本降低,價格或將更為親民,進而得到更多消費者認可。 (《特斯拉未與上海簽署協議 重申正探討建廠可能性》人民網2017-10-26)
(21)以動力電池為例,國內現有的200多家動力電池企業(yè),三五年后或將僅剩40至50家。(《鋰電行業(yè)42人進胡潤富豪榜 38家公司上半年凈利翻番》 人民網 2017-10-20)
這是因為“或將”已經虛化為表情態(tài)(modal)的副詞,語法化程度較高,轄域較寬,已經帶有典型的評注(evaluative)義了。但是有意思的現象是例(17)和(18),例(17)中“或將”與“真的”連用,表預測義與確信義的評注副詞在一個命題事件中連用共現。通常情況下,兩類副詞并存連用,評注功能主要體現在后面的副詞,但前加的副詞也會體現一定的評注功能。這樣就同時具有兩種評注功能:確定性揣測與揣測性確定。[4]“或將”與“真正”連用表示揣測性確定,同時表明這一揣測很有信心。例(18)“或將”位于“有望”前面。張誼生(2010)認為“有望”雖已虛化為表情態(tài)的副詞,但語法化程度還不高,其所表的情態(tài)義比起典型的評注義來,更實在些;連用時由于語義較實,轄域較小,只能居后。這從側面證明了“或將”雖然也是一個新產生的副詞,但其語法化程度已經很高了。我們也發(fā)現“或將”偶有位于“有望”之后,不過從人民網中發(fā)現有效用例僅一例:
(22)3月7日超日債完成首次付息問題不大,而且超日太陽有望或將“國有化”,市場對于該債的信心應該會有所恢復。(《11超日債今日復牌難逃下跌》人民網 2013-02-01)
“或將”經常與“可能”“能夠”“有望”等情態(tài)動詞共現、交替使用。例如:
(23)近日,有消息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廣汽旗下的汽車互聯網生態(tài)平臺大圣車服或將獲注資,新投資者可能是BAT中一家,也有可能為某汽車集團。(《大圣車服股權生變 傳樂視股權從40%降至15% 》 人民網 2017-11-02)
(24)商業(yè)廣場能夠也應當成為文化價值觀回歸與重振的最好體驗感悟之地,吾悅或將引領商業(yè)文化的新潮流。(《新城控股TVC央視首發(fā) 夢幻演繹吾悅廣場新形象》人民網 2017-11-03)
(25)田小軍說,伴隨版權保護力度增強,以文學、音樂、視頻為內容的用戶付費模式迎來轉機,后續(xù)發(fā)展空間巨大,中國網絡核心版權產業(yè)規(guī)模有望進一步增長,或將成為拉動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動能之一。(《從流量經濟到內容經濟:5000億元網絡版權產業(yè)崛起》人民網 2017-10-30)
值得注意的是,“或將”雖然與“可能”“能夠”共現、交替,但較少交換使用,而“或將”與“有望”同屬新興副詞,二者可以交換使用而語義表達效果基本不變,這說明二者在新聞語體中相當于同義詞了。不過“或將”主要凸顯未然性的表體功能,“有望”的時間義雖也得到凸顯,但其表如意評價的功能依然占主導,這也是二者的區(qū)別所在。
就句類選擇來看,“或將”通常用于陳述句中。例如:
(26)未來在香港報刊亭、超市、連鎖店等各類消費場所,或將看到更多用戶使用移動支付的場景。 (《從水土不服到遍地開花 移動支付在港逐步推進》人民網 2017-11-04)
(27)只要全社會都來關注、重視并教育12歲以下兒童“遠離”共享單車,上海這起共享單車奪走兒童生命的悲劇或將不會再次上演。(《共享單車不是兒童玩具》人民網 2017-03-28)
這是因為新聞的目的是向讀者提供相對客觀的新信息,力求用語簡潔、明晰,而陳述句是所有句類中最合適的?!盎驅ⅰ彪m然也可以用于否定陳述句中,但用例遠不及肯定陳述句,因為從認知角度看,人腦用于解碼否定陳述句所需要的時間大于肯定句,這違背了新聞語體風格。
“或將”在新聞語體中的情態(tài)特征主要分為三種:復合情態(tài)性、主觀性、未然性。
“或將VP”表達的事件蘊含兩種情態(tài):一種是客觀情態(tài),一種是主觀情態(tài)??陀^情態(tài)是反映事件的現實可能性,“或將VP”表示客觀情態(tài)時,通常出現在理據性強的篇章中,伴有客觀數據或相關信息的支撐。
(28)CAAM數據顯示,在政府推動下,新能源汽車(NEV)9月在華銷量增長達79.1%。而迄今為止,2017年新能源汽車的在華銷量為39.8萬,較2016年增長37.7%。CAAM秘書長助理陳士華表示,包括純電動和混動版車型在內,2017年或將實現7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在華銷售目標。(《中國9月汽車銷量271萬 同比增長5.7%》人民網 2017-10-16)
(29)新版《導游管理辦法》正式公布明年起實施,導游強迫購物或將吊銷資格證。(《導游強迫購物或將吊銷資格證》人民網2017-11-04)
(30)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一次煉油能力已達到7.8億噸/年,今年下半年云南煉化1300萬噸/年以及惠煉二期1000萬噸/年煉化項目建設完畢并投產,其他千萬噸級煉化項目正緊鑼密鼓建設,預計2020年中國一次煉油能力或將達到9億噸/年。(《超10個大型煉化項目落地加速產能擴張 2020年過剩煉油能力或達3億噸/年》人民網2017-11-02)
表示主觀情態(tài)時,常常帶有言者主觀性,通過“認為”“如果”“似乎”等主觀性較強的動詞和連詞等引出。例如:
(31)戰(zhàn)后,伊中央政府無力進入庫爾德人控制區(qū),“爭議地區(qū)”問題隨即產生。由于涉及土地歸屬,“爭議地區(qū)”問題極為敏感,解決難度很大,是伊中央政府和庫區(qū)間最主要的分歧之一。分析人士認為,如果中央政府武裝強行進入或將引發(fā)沖突。(《伊拉克總理下令政府軍進駐“爭議地區(qū)”基爾庫克省》人民網 2017-10-16)
(32)如果中、美、日三家碳衛(wèi)星數據能形成互補,或將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完整數據獲取周期長的問題。(《中國成第3個可提供碳衛(wèi)星數據國家 向全球免費開放》人民網2017-11-02)
(33)我們認為商業(yè)養(yǎng)老保險稅收政策大概率提升保險行業(yè)實力,或將有望對中國資本市場進行重構,提升保險行業(yè)的資本。(《稅延養(yǎng)老險有望為行業(yè) 帶來超2000億元保費增量》人民網 2017-11-02)
“或將VP”無論是表達客觀情態(tài)還是主觀情態(tài),都是基于一種事實上的預測推理,既然是預測,必然帶有主觀性?!盎驅P”的主觀性主要表現在既可以表達積極的命題事件,也可以表達消極的命題事件。例如:
(34)銀河證券表示,建投能源預計三季度業(yè)績或將迎來明顯邊際改善,維持公司“推薦”評級,預計2017年至2019年每股收益分別為:0.28元、0.77元和1.02元。(《雄安新區(qū)概念股再度崛起 三細分板塊領漲吸金逾2億元》人民網2017-10-24)
(35)分析人士認為,安倍內閣及執(zhí)政黨自民黨支持率持續(xù)低迷的狀況若無法扭轉,安倍政權的根基或將遭受重創(chuàng),日本政局也將增加新的不確定性。(《安倍支持率跌入“危險區(qū)間” 日本政局前景難測》人民網2017-07-20)
“或將VP”表示的是一個未然事件,主要表達說話人對某個事件的發(fā)展或者趨勢的看法,在具體篇章中明確帶有未然性的語體表達。從形式上看,“或將”常與表示將來時的名詞、短語等其他表達式連用。例如:
(36)據媒體報道,沙特阿拉伯或將于今年11月起削減其原油出口量。受此消息提振,國際油價10日強勁上揚。(《國際油價10日上漲 紐約油價創(chuàng)兩周以來最強單日漲幅》人民網2017-10-11)
(37)深陷“柴油門”的保時捷最近有了新打算,他們或將向奧迪索要2.35億美金,用于支付“柴油門”帶來的巨額罰金。目前暫不清楚奧迪是否會支付這筆費用,以及保時捷是否會就此事訴諸法律。(《“柴油門”后續(xù) 保時捷向奧迪索要罰金》人民網2017-10-11)
實際上,“或將”修飾的謂詞本身就含有時間變化義,加之“或將”中“或”本身表示推斷義,“將”的時間義殘留,“或將”的時間義得到進一步強化與凸顯,因此“或將”所在的句子帶有非常明顯的未然性。例如:
(38)研究機構IHS Markit于14日最新公布的報告預計,在未來20年左右的時間內全球汽車銷量或將下降,然而石油需求仍將繼續(xù)增長。(《機構預測全球汽車銷量或下降》人民網2017-11-15)
(39)面對我國巨大的汽車存量,我們或將長期處于無人駕駛和有人駕駛混合運行的過渡時期。(《美無人駕駛巴士出師不利對中國車企有哪些啟示?》人民網 2017-11-15)
一個句子里可以有多個副詞性成分,副詞性成分只與謂語動詞具有結構關系,彼此之間不互相修飾,兩個緊鄰副詞組成的形式可以看作是一個跨層結構。我們觀察到,當兩個副詞經常連用時,它們有可能由分立的單位合成一個整體,從而變?yōu)橐粋€詞,變化的結果往往仍是副詞。
可見,由于副詞“或”與“將”經常在狀位連用而逐漸再虛化為一個新的評注副詞“或將”。在此過程中,“或將”同時經歷了詞匯化和語法化的過程,詞匯意義也更加虛化。其語義與原來由“或”所表示的意義相似,表示推測,同時又融合了由“將”所表示的未然時間義,雖然主要承繼推測義,但時間義被內化了,整體上表示對未然事件的推測,內化的時間義得到凸顯。因此“或將”很少用于表達過去將來體,從人民網中隨機檢索發(fā)現,“曾經或將”有效用例僅5例。
1.句法位置的固化。副詞“或”表示“或許”“也許”義,“或”在新聞標題中表示的推斷義由此引申而來,“將”表示“將要”。本世紀初,“或”在新聞標題中的用例呈現井噴式增長,并與“將”高頻共現?!盎颉北旧硪咽窃u注副詞,“將”是時間副詞,兩類副詞共現時評注副詞居前[5]53,故而“或”“將”是以“或將”的形式高頻共現連用。由于二者同處狀語位置共同修飾謂語,加之二者又處在同一個音步里,距離容易拉近,因此“或將”由最初的韻律詞發(fā)展為語法詞。
2.表達功用的保留?!盎颉痹谛侣剺祟}中也是表達推斷義,重在推測,“將”表示未來時間,強調時間義,副詞“或將”形成后表示預測推斷義,將二者語義融合并凸顯時間義。此外,“或將”不僅可以出現在新聞標題中,也可以出現在正文中表達預測推斷的功能,也就是說“或將”在句法語境使用中所受限制小于“或”。
3.韻律的制約。漢語中兩個音節(jié)為一個音步,雙音節(jié)是漢語詞匯的主要形式,“或將”原本是兩個單音節(jié)詞,由于語義的制約與位置的緊鄰,“或將”逐漸凝固,形成一個更為虛化的時間副詞。
綜上所述,副詞“或將”,主要用于新聞語體中。在句法上具有唯狀性,與其他副詞連用時位置相對固定;通常與雙音節(jié)動詞搭配使用,進行全幅評注;使用中常與“有望”“可能”等共現、對舉;“或將”情態(tài)化的語義表征為復合情態(tài)性、主觀性、未然性,同時表未然性的功能得到強化;“或將”的產生與發(fā)展受到三個因素的影響,分別是句法位置的固化、表達功用的保留、韻律的制約。
副詞“或將”是在新聞語體中產生的,這說明語體也會影響詞匯的形成。發(fā)源于新聞語體的語法表達形式可能會逐漸擴散到其他語體中,對現有的同義表達形式進行更新,使語言表達陌生化,這也是語法化中常見的現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