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要對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進行培養(yǎng),促進其閱讀面的擴大、閱讀量的增加和閱讀品位的提升。倡導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讀整本的書?!睂Υ?,本文筆者結合自身工作實踐經(jīng)驗,對整本書閱讀指導策略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在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下,越來越多的人充分認識到了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帶領學生對整本書進行閱讀的重要性也得到了人們的肯定?!墩Z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到:“倡導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讀整本的書,給予學生鼓勵,讓其自主選擇閱讀材料?!币龑РьI學生讀整本書,讓讀書變成學生生活方式的一種,已成為語文教學的關鍵性任務之一。
在帶領學生展開整本書閱讀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文本內(nèi)容以及當前所學的教材內(nèi)容,先在課堂教學中將學生閱讀整本書的興趣激發(fā)出來,再將閱讀材料推薦給學生。以便于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還可以把一些背景資料提供給學生,啟發(fā)和提示學生展開對整本書閱讀活動。
以《范進中舉》一課為例,學生學完本課后可以了解到范進之所以會遭遇這些事情是因為封建制度的影響,為了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教師可以把《儒林外史》一書推薦給學生,并將一些背景資料提供給學生,便于學生了解到作者的生活經(jīng)歷和清代科舉制度的基本情況。當學生閱讀完資料后可以發(fā)現(xiàn)科舉制度嚴重影響了當時文人的精神世界和人生態(tài)度,當時的人已經(jīng)不再把讀書當作育人和窮理的方式,而僅僅將其作為考取功名的方式,受官本位思想的影響,因此才導致當時文人瘋狂的癡迷于科舉。在把這些內(nèi)容了解后再對《儒林外史》進行閱讀,那么文章中諸多看起來十分荒謬的行為便可以理解了,范進、周進代表了迂腐的文人,這些人物形象的心理有其社會原因,王惠、湯奉代表了貪官,這些人物快速、形象地轉變?yōu)樨澒僖灿衅渖鐣颉?/p>
如果結合課文和整本書閱讀,就可以使學生在精讀課文的過程中受到啟發(fā),提高整本書閱讀的效率。提供背景材料可以讓學生立足于各個角度理解文章,加深學生的思考。
興趣是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的動力,要想在語文教學中給予學生有效引導,使其主動閱讀整本書,教師首先就要激發(fā)學生對閱讀整本書的興趣。例如,在要求學生閱讀《水滸傳》這本名著的時候,大部分學生都很熟悉這本書,還看過此類影視作品,所以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水滸傳相關的影視作品,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
以“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的片段為例,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這一段影視作品,讓學生深刻理解魯提轄嫉惡如仇的品行,當學生觀看完影視作品,再給予學生引導,讓其閱讀名著,比較名著和影視作品所存在的區(qū)別,若是讓學生當導演會如何安排表演,以此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由此可見,多媒體技術有助于創(chuàng)建良好的學習情境,使學生自然融入整本書的閱讀中。
肖培東教師曾指出:“小說要往‘小’里面去說。”這句話強調(diào)了在宏觀閱讀的過程中要進一步強化微觀閱讀,對文本中的一些細節(jié)內(nèi)容進行深入分析。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積極投入到課堂分組討論活動中,分類各個問題,各組學生對一組問題展開討論。
例如,學生在學習完《我的叔叔于勒》后,對外國小說的閱讀興趣極為濃厚,這時候教師可以將名著《格列佛游記》推薦給學生,并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文本中的某些問題展開討論。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全文,之后再細讀自己感興趣的篇章,并試著把較為細化的問題提出,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比如,一些學生覺得,言語反諷是小說用得最多的,如利立浦特國的數(shù)學家對格列佛每天的食物需求量進行計算后,格列佛提出“這個民族真是足智多謀啊”,這里體現(xiàn)了反諷。還有一些學生閱讀得很仔細,發(fā)現(xiàn)不僅有言語反諷,還采用了情境反諷的方式,如格列佛曾想向“慧”表明自己也具有美德,不同于丑陋的“耶胡”,但是越說越表明人類也是“耶胡”,其原因是格列佛正是由于手下背叛才被拋棄的,這樣的情節(jié)發(fā)展和讀者主觀愿望相反的情境被創(chuàng)設了出來,也是反諷的一種體現(xiàn)。
一些篇幅較長的文章,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之后再深入對其中的部分章節(jié)進行閱讀,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立足于學生細讀的章節(jié)內(nèi)容展開分組討論。然后小組長以報告的形式總結討論研究的結果,各小組相互分享。由此加深沒有細讀過這些文章的學生對這篇文章的理解。
總而言之,在語文教學中整本書閱讀所取得的教學效果十分顯著。所以,語文教師應進一步強化對整本書閱讀的指導策略,同時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實踐,從而使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促進他們閱讀積極性的增強,將其提高閱讀質(zhì)量和效率,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