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冬梅,黃海濤,王治斌,文 靜,牛義松,李家慧,古咸杰
(四川省綿陽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四川 綿陽 621023)
豇豆是我國夏秋季的重要蔬菜,也是長江流域主栽蔬菜作物之一。豇豆制種由于投資少、見效快、收益穩(wěn)定,深受農民朋友歡迎。長江流域由于制種技術限制,造成豇豆種子產量較低,經濟效益不高。在豇豆高效制種栽培中,結合當地栽培環(huán)境,根據豇豆品種的自身特點,尋求適宜的搭架方式,才能充分發(fā)揮其增產潛力而獲得高產。適宜的搭架方式,能減緩長豇豆葉片相互遮蔭,改善長豇豆植株間的光照條件,而且通風透氣性好,有效提高植株的光合作用,增加產量。本試驗通過研究不同搭架方式對大棚豇豆春季制種產量的影響,旨在尋求最適搭架方式,更好的發(fā)揮穩(wěn)產甚至增產效益,為長江流域豇豆種子繁殖的高產高效栽培提供技術支撐。
試驗在綿陽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果蔬研究所試驗基地進行,土壤為大棚菜田土,前茬為辣椒。供試材料為綿陽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育成的豇豆品種“綿豇7號”。
采用隨機區(qū)組設計,設置“一字”架(C1)、“×形”架(C2)、“井叉”架(C3)、吊蔓(C4)、“人字”架(C5),共5個處理。每處理3次重復,小區(qū)面積10.64m2,重復間設1m走道,四周設保護行。“一字”架(C1):每穴長豇豆旁垂直向上插一小竹竿。離地面約1.5m處橫向綁一根小竹竿,把同一行間的小竹竿彼此連成一線。2行間,每間隔3m交叉插竹竿綁于橫向竹竿上以加固支架?!啊列巍奔?C2):植株一側各插1根竹竿,將2行的竹竿靠攏于行中間離地面約1m處交叉,再在交叉處上叉口橫放1根竹竿并綁緊?!熬妗奔?C3):每穴長豇豆旁垂直向上插一小竹竿。在離地面約1m、1.5m處用2根小竹竿交叉綁扎在兩邊的小竹竿上,并在兩根交叉小竹竿的交叉上口處各橫向各綁一根小竹竿,把同一行間的小竹竿彼此連成一線。吊蔓(C4):大棚頂部與長豇豆行向處于同一垂直面拉一根鐵絲,每株植株上部垂直拉一根塑料繩,綁于植株近地面處,引蔓上架?!叭俗帧奔?C5):植株一側各插1根竹竿,將2行的竹竿靠攏于行中間離地面約1.4m處交叉,再在交叉處上叉口橫放1根竹竿并綁緊。
試驗為塑料大棚栽培,雙行種植,地膜覆蓋,施腐熟羊糞肥1000kg/667m2、氮磷鉀三元復合肥50kg/667m2做底肥。試驗于3月15日播種,株距為32cm,平均行距為70cm,每穴留苗2株,密度為6000株/苗,苗高20cm時按不同搭架方式進行搭架。其他田間管理按常規(guī)高產管理,追肥采用滴灌方式視生長情況而定,及時中耕除草和防治病蟲害。
成熟期收獲前取各小區(qū)中間一行的連續(xù)10株,調查單株結莢數、單莢粒數和百粒重3個重要性狀;收獲后分小區(qū)實收測產,脫粒、曬干,稱量小區(qū)干籽粒重量為小區(qū)產量,并折合為畝產。
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2007 和dps7.05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和方差分析。
由圖1可以看出,不同搭架方式對大棚長豇豆種子產量的影響程度不同。C4處理與C5處理差異不顯著,但顯著高于C1、C2、C3處理。C4處理的大棚豇豆種子產量最高,產量達到135.41kg/667m2,比最低的C2處理高25.5%;C5處理的大棚豇豆種子產量居第2,達131.64kg/667m2??梢姡珻4處理的“吊蔓”和C5處理的“人字架”大棚豇豆種子產量優(yōu)于其他搭架方式,為最佳搭架方式。
圖1 搭架方式對豇豆種子產量的影響
不同搭架方式對大棚長豇豆種子產量構成因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從表1可以看出,C4處理和C5處理的單株莢數、單莢粒數和百粒重均優(yōu)于其他搭架方式,尤以C4處理表現突出,C4處理的單株莢數、單莢粒數均顯著的高于C1、C2和C3處理,與C5處理差異不顯著;百粒重與其他處理差異不顯著。C4處理的單株莢數為15.8莢,比C2處理高16.2%;單莢粒數16.4粒,比C2處理高8.9%。可見,不同的搭架方式對大棚長豇豆單株莢數和單莢粒數的影響較大。
表1 搭架方式對豇豆種子產量構成因素的影響
田間觀察發(fā)現,C1和C3處理植株莖蔓會順著橫桿爬,造成莖蔓和葉片相互遮蔭,減少了畦壟中間的通風透光,削弱了長豇豆對光熱資源的利用。C2處理采用的“×形”架交叉點低,植株莖蔓交叉纏繞,造成了植株莖蔓過于擁擠,不利于中間部位莖蔓的通風透光和對光熱資源的充分利用,并且架內濕度較大,病害嚴重。C4處理植株莖蔓及葉片分布均勻,通風透光好,另外,在大棚內進行豇豆制種,由于棚內風較小,吊蔓方式搭架也不易造成植株隨風搖擺,莖桿受傷。C5處理采用的“人字”架搭建方式簡單,結構穩(wěn)定,架竿交叉點較高,植株中下部通風透光較好,架內濕度較低,利于豇豆種子產量的提高。
適宜的搭架方式,是早春大棚長豇豆制種高產的重要栽培措施之一。早春大棚長豇豆采用吊蔓方式和“人字”架的搭架方式其制種產量表現突出,均顯著高于和優(yōu)于其他搭架方式。采用吊蔓方式的大棚豇豆制種產量最高,產量達到135.41kg/667m2,采用“人字”架的制種產量居第2位,達131.64kg/667m2。
不同搭架方式下,早春大棚長豇豆的植株形態(tài)發(fā)生變化,植株通風透光也不同,從而使長豇豆種子產量構成因子單株結莢數、單莢粒數和百粒重不同。吊蔓方式和“人字”架搭架長豇豆植株通風透光好,落花落莢少,單株結莢數和單莢粒數比其他搭架方式高。
從生產實踐與經濟效益考慮,吊蔓方式所用吊繩費用最低、用工最少,“人字”架和“×形”架用材、費工較少,“一字”架和“井叉”架用材、用工比其他搭架方式多,其中以“井叉”架用材、費工最多。因此,在生產上從節(jié)省用材、減少用工、提高產量等方面考慮,應以推廣使用吊蔓方式、“人字”架為宜,以實現節(jié)本增效之目的。
綜上所述,吊蔓方式和“人字”架的搭架方式其產量和經濟效益最高,吊蔓方式和“人字”架是早春大棚長豇豆制種理想的搭架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