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吉玲
(內(nèi)蒙古大地云天化工有限公司研發(fā)中心,內(nèi)蒙古 赤峰 024070)
在磷石膏中,存在著多種微量元素,它們具有一定的潛在價值,也會對環(huán)境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對磷石膏進行微量元素分析,并明確其分布規(guī)律具有重要的意義。
原料:新鮮磷石膏、磷石膏(堆存1~4 年)。新鮮磷石膏從石膏運送帶中采集,通過間隔采樣法,收集0.5 kg,分為20 次采集。磷石膏(堆存1~4 年),從磷石膏渣場采集,通過多點采樣混合法進行,一共收集5 個分樣,混合成為一個樣品;對各樣點進行編號、詳細(xì)記錄采樣信息,用干凈的封口袋密封,防止受到光照。
試劑:高氯酸,氫氟酸,硝酸,鹽酸。
儀器與設(shè)備:聚乙烯坩堝,電子天平,電熱板,50 mL 容量瓶,洗瓶,二移液管(2 mL、5mL、10 mL)。
1)磷石膏主要元素的預(yù)處理方法。稱0.1g 磷石膏,加入8~10mL 氫氟酸、2mL 高氯酸。加入聚乙烯坩堝中,放置在電熱板上,一直到近干為止。用少量的水,沖洗內(nèi)壁。再次加入3mL 高氯酸進行加熱,待近干、潮濕糊狀為止。稍冷后加入5 mL 鹽酸,用適量水對內(nèi)壁進行沖洗。對鹽類進行加熱,溶解冷卻,將其收集在容量瓶中。用HNO3進行定容,保持50 mL,待測。
2)磷石膏F 元素的預(yù)處理方法。稱取0.2g過篩樣品,和2gNaOH 收集在50mL 鎳坩堝中。用高溫電爐進行加熱,從低溫逐漸加熱,溫度為550~570℃時,保持20 min。冷卻之后,用煮沸的熱水(50mL)多次浸取,一直到完全溶解。轉(zhuǎn)入容量瓶(100mL),緩慢加入鹽酸(5mL),均勻搖動。等冷卻后,加水至標(biāo)線,搖勻,靜置澄清,待測。
3)磷石膏I 元素的預(yù)處理方法。稱1.00~1.50 g 樣品,放置在預(yù)先盛有碳酸納-氧化鋅混合溶劑(6g)的坩堝中。用細(xì)玻璃棒混勻,用2g 混合溶劑進行覆蓋。坩堝放在高溫爐中,將溫度升到750℃,維持30 min。將坩堝取出冷卻,將熔塊壓碎,倒在燒杯(250mL)中,用熱水沖洗坩堝。滴入5~10 滴乙醇,一直攪拌,加熱至沸騰為止。冷卻到室溫,溶液、殘渣移入容量瓶(100mL)中,由水稀釋到刻度,混勻過濾。將20 mL 濾液加入到容量瓶中,用無水亞硫酸鈉溶液(0.5mL)、氟化鈉溶液(2.0mL)、二滴溴甲酚綠指示液進行中和。溶液呈黃色,搖動,除去二氧化碳。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將溶液調(diào)節(jié)為藍綠色。添加檸檬酸檸檬酸鈉緩沖溶液(2 mL),加水稀釋到刻度線,搖勻,置于干燥的燒杯。
本實驗應(yīng)用平行樣品、標(biāo)準(zhǔn)物質(zhì)進行質(zhì)量控制,回收率超過50.00%。
1)ICP-MS:Cr、Co、Ti、Sr、Cd、Ni、Pb;2)ICP-AES:K、Fe、As、Zn;3)AAS:Mg、Na;4)電極法:I、F。
在磷石膏中,主要元素的分布規(guī)律為:
1)K、Fe、Mg、Cr、As、Zn、F 等元素,隨堆存時間增加,流失量也增加,流失率為69.2%~100.00%。新鮮磷石膏堆存一年之后,Zn、Mg、Cr 元素幾乎完全流失。
2)堆存時間增加,Na、Co、Pb、Sr 含量下降幅度不大,流失量比較小。
3)Ti、Ni 的含量在堆存中沒有明顯變化,表現(xiàn)為略微升高的趨勢。
4)Cd、I 幾乎沒有檢測到,也沒有呈現(xiàn)相應(yīng)的規(guī)律。
1)在磷礦石中,K 的存在形式為K2O、KCO3。K 與氟化物、二氧化硅發(fā)生反應(yīng)后,會形成K2SiF6,微溶于水,溶于酸。K2SiF6在熱水中,經(jīng)過水解,形成KF、HF,以及H4SiO4。在KF中,K 的存在形式為離子狀態(tài)。在磷石膏中,K含量會跟著堆存時間的增長而不斷減少。
在磷礦石中,F(xiàn)e、Zn 元素的存在形式為固體形態(tài),以Fe2O3、ZnS 為主。它們與硫酸、磷酸可以發(fā)生化學(xué)反應(yīng),得到FePO4、ZnSO4、Fe2(SO)4。Fe、Zn 元素以Fe3+、Zn2+形態(tài)存在于磷石膏中,很容易流失。因此,其含量也會跟著磷石膏堆存時間的增加而減少。
在磷礦石中,As 的存在形式為砷化物、砷酸鹽。在砷酸鹽中,堿金屬砷酸鹽能夠溶于水,其他的砷酸鹽不溶于水。經(jīng)過磷石膏的不斷堆存,砷酸鹽會隨著物理水而不斷流失,As 也會不斷流失。除此之外,不溶于水的金屬砷酸鹽會逐漸沉淀,進而保存下,但部分的As 也會不斷流失。
在磷礦石中,Mg 的存在形式為MgCO3。在濕法磷酸中,經(jīng)過化學(xué)反應(yīng),會生成Mg(H2PO4)2、MgSO4。二者均易溶于水,且容易流失。在堆存一年后,Mg 的檢測含量明顯少于新鮮磷石膏的含量,流失率約為92.5%。堆存兩年后,在磷石膏中,幾乎沒有測定出Mg。兩年磷石膏堆,壓于堆存三年的磷石膏上,多數(shù)Mg2+會進入到堆存三年后的磷石膏中,因此,在堆存三年后的磷石膏中,會檢測到一定量的Mg2+。經(jīng)過四年的堆存,在磷石膏中,沒有檢測到Mg,或許是堆存了太長的時間,使Mg2+幾乎全部流失。
在強酸的作用下,Cr 礦物會轉(zhuǎn)化成為Cr3+,具有可溶性。在反應(yīng)過程中,一些Cr3+隨著稀酸會進入磷石膏,一些會流失。在堆存3 年、4 年的樣品中,未能檢測到Cr。經(jīng)過分析,可能受到了堆積時間的影響,在雨水等諸多的原因影響下逐漸流失。
在磷礦石中,F(xiàn) 元素的存在形式為氟化物。與硫酸、二氧化硅會發(fā)生反應(yīng),進而生成H2SiF6。與K2O 反應(yīng)后,會生成的K2SiF6。氟化物與硫酸進行反應(yīng)的過程中,會釋放大量的熱。在熱水中,在水解的作用下,會生成KF、HF 以及H4SiO4。前兩者具有易溶性,在堆存一年磷石膏中,與新鮮磷石膏相比,F(xiàn) 的含量明顯減少。堆存一年后,在磷石膏中,一些F 會流失在堆存兩年磷石膏中。在堆存兩年磷石膏中,檢測的F 含量低于堆存一年磷石膏。在堆存三年磷石膏中,一些F 會流失于堆存四年磷石膏中。在堆存三年磷石膏中,檢測的F 含量低于堆存四年的磷石膏。
2)堆存一年磷石膏與新鮮的磷石膏中相比,Na 的含量明顯較高。在新鮮磷的石膏中,由于存在較多的物理水,經(jīng)過堆存一年后,在水分的不斷流失下,Na 的濃度會逐漸增加。在磷礦石中,Na 的存在形式為NaCl、NaNO3等。在濃硫酸的影響下,它與氟化物、二氧化硅會生成Na2SiF6。在磷石膏的堆存中,Na 不易流失。在磷礦石中,Co、Sr 及Pb 的存在形式為CoS、SrCO3、PbS,它們與濃硫酸反應(yīng)之后,會生成SrSO4、赤礬。赤礬溶于水,且密度大于水。在磷石膏堆存中,在礬的沉積下,Co 也會保留下來。在空氣中,赤礬會被風(fēng)化。在磷石膏中,Co 會得到一定的保存。由于CoSO4具有可溶性,根據(jù)物理水的流失也會不斷流失,但Co 的減少量不明顯,變化不大。因為PbSO4、SrSO4的溶解度十分低,微溶于水,所以,Sr2+、Pb2+可以檢測到。由于物理水的流失,也會跟著流失,不過,大部分Sr 可以保存在磷石膏中,其流失性大于保持性,Sr、Pb 的含量會稍微減少,變化不明顯。
3)在磷礦石中,Ti 的存在形式為TiO2,與濃硫酸反應(yīng)之后,會出現(xiàn)TiOSO4·H2O。由于四價鈦離子的與水之間發(fā)生反應(yīng),得到不溶于水的H2TiO3。在磷礦石中,Ni 的存在形式為NiS、NiA等,與濃硫酸發(fā)生反應(yīng)之后,可以生成NiSO4、NiSO4;與堿金屬硫酸鹽結(jié)合,會形成礬Mi2Ni(SO4)2·6H2O,溶于水,密度大于水。在磷石膏堆存的過程中,Ni 會保留下來。這種物質(zhì)不會隨水流失,在磷石膏中,其他的易溶元素會流失,進而增加Ti、Ni 的含量。因此,在磷石膏中,含量會相對增加,但變化不明顯。
4)在磷礦石中,Cd 的含量較低。當(dāng)磷礦石、濃硫酸進行反應(yīng)的過程中,多數(shù)Cd 會進入到磷酸中。不管在新鮮,還是堆存許久的磷石膏中,都沒有檢測出來。在磷石膏中,幾乎沒有檢測到I。可以認(rèn)為,在磷礦石中,I 的存在是微量的;通過磷礦石、濃硫酸的反應(yīng),幾乎進入了磷酸中:一部分揮發(fā),一部分進入到了碘回收裝置,大部分I 被回收。因此,在磷石膏中,I 的含量很低,很難檢測出來。
K、Fe、Mg、Cr、As、Zn、F 等元素,比較容易流失,流失率約為69.2%~100.00%;Ti、Ni的升高幅度較小;Na、Co、Sr、Pb 下降幅度較小。在磷石膏中,I、Cd 沒有被檢測出來,也沒有總結(jié)出一定的規(guī)律。
K、Fe、Zn、Mg 以及Cr 相關(guān)的化合物,可以與硫酸發(fā)生化學(xué)反應(yīng),進而得到易溶離子,且易流失。因為AS 生成了溶于水的堿金屬砷酸鹽,所以,就會不斷流失。在磷石膏中,F(xiàn) 以F-存在著,隨水流失也會流失;Ni 的生成密度明顯高于水的礬Mi2Ni(SO4)26H2O,Ti、Ni 的含量會因為生成物的沉淀以及其它元素的流失而相對增加;在磷石膏中,Ti 會水解,得到H2TiO3,且難溶于水;在磷石膏中,Na 會生成Na2SiF6,且難溶于水,赤礬的生成密度比水大,且易風(fēng)化的。在磷石膏中,在磷石膏中,Cd、I 的含量比檢測值低。Pb 的存在形式為SrSO4、PbSO4,流失量比沉淀量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