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通運輸部公布《公路法修正案(草案)》《收費公路管理條例(修訂草案)》和《農(nóng)村公路條例(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結(jié)束并作進一步修訂后,“一法兩條例”將為我國各類公路的使用和管理編織起完善的法律網(wǎng)絡。
近年來,隨著國家財稅體制、投融資體制等改革的深入推進,我國公路格局正在出現(xiàn)深刻變化。此次出臺的《公路法修正案(草案)》考慮到不同用戶的需求,確立了“兩個公路體系”的思路,未來的公路發(fā)展要堅持以非收費公路為主,適當發(fā)展收費公路。
《收費公路管理條例(修訂草案)》是對現(xiàn)行條例的繼承與發(fā)展。值得肯定的是,修訂草案提高了收費公路設置門檻,規(guī)定今后新建收費公路必須達到高速公路技術標準,新建一、二級公路和獨立橋梁、隧道不得收費。修訂草案規(guī)定,今后車輛通行費收入無法滿足債務利息和養(yǎng)護管理支出需求的省份,不得新建收費高速公路。這是一個“硬約束”,可以有效地克服一些地方盲目上馬高速公路的傾向,引導地方上更積極地投入到建設非收費公路上去。
高速公路收費是一個在社會上高度聚焦的話題。此次《收費公路管理條例(修訂草案)》明確,政府收費高速公路債務償清的,要按照滿足基本養(yǎng)護、管理支出需求和保障通行效率的原則,重新核定收費標準。這對于高速公路收費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相關部門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加強信息透明,接受公路用戶監(jiān)督,以此來消弭公眾的疑問,促進社會和諧。
江蘇和山東、四川和重慶作為第一批試點省份,在2018年底取消了15個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標志著推動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改革邁出第一步。據(jù)悉,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后,原有正線路面收費設施將逐步拆除,車輛在省界可以不停車直接通行,不再需要停車交卡和領卡,將大幅減少通行時間,顯著提高通行效率。
此前,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進一步降低實體經(jīng)濟物流成本的措施,其中最令人眼前一亮的措施就是推動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雖然此舉目前更傾向于針對物流行業(yè),但取消收費站的效應是整體性的。當然,取消省界收費站,并不等于取消所有收費站,更不等于取消高速公路收費,它只是針對高速公路收費站中的一種特殊情況。取消省界收費站,遠不是把原有收費站撤銷這么簡單,這背后的關鍵還在于利益協(xié)調(diào)和全國統(tǒng)一的高速公路管理體系能否建立,需要完善跨省結(jié)算方案、完成站臺拆除并有配套的技術安排。
“通則不痛,痛則不通”。各種各樣的“痛點”嚴重妨礙“一路暢通”,各省界之間設立的收費站,就是這樣的“痛點”。推動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自然會提高運輸效率,這對實體經(jīng)濟來說是利好,對物流企業(yè)、自駕家庭來說也是利好。
日前,廣東省交通集團有限公司下屬高速公路實現(xiàn)無感支付(掃碼付+車牌付)全覆蓋,共開通無感支付車道約2200條。
無感支付比傳統(tǒng)收費方便,但是還做不到完全“無感”。因為,車主除了要在相關App或微信公眾號綁定車輛信息,用手機在線簽約、委托第三方支付之外,入口需領卡、出口要交卡,還達不到ETC的便利水平。
現(xiàn)在的收費站多半采用自助取卡,如果車輛??侩x自動發(fā)卡機太遠,就必須解開安全帶,探出半個身子才能夠到;車輛貼得太近,又擔心會與自動發(fā)卡機發(fā)生剮蹭?;诋斍凹夹g水平,還不能做到完全識別高速車輛的精確路徑,真正實現(xiàn)“無感”。也就是說,如果解決車輛路徑精準識別問題,真正的無感支付就可以實現(xiàn)。其實,智聯(lián)網(wǎng)汽車“場景云”服務,就具備了智聯(lián)網(wǎng)汽車的身份驗證、場景觸發(fā)和精準路徑識別等能力。目前,山東高速就有過百個收費站的數(shù)百條車道使用該項技術,凡是開通該功能的用戶,均可以不停車、不取卡、直接通行繳費。
在汽車社會,任何有助于提高通行效率、改善駕駛體驗的措施都應該大膽嘗試。無感支付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更多的汽車應用場景都期待著更便捷、更優(yōu)質(zhì)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