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嘯
林嘯,新疆伊犁州農業(yè)科學研究所,郵編835000。
伊犁河谷紅花種植面積23萬畝左右,除了昭蘇縣以外河谷7縣3市都有種植,主要分布在察布查爾縣、霍城縣、伊寧縣3個縣。近年來由于價格穩(wěn)定,農民種植紅花積極性不斷提高,特別是2018年紅花價格好,達到了120元/kg,極大地促進了農民種植紅花的積極性?,F(xiàn)將紅花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種植紅花應選擇地勢平坦、土層深厚、灌排方便的沙壤土及輕黏土。避免連作,前茬以小麥、玉米為宜,土壤pH7~8。由于紅花的根系深達2m以上,故須深耕25cm以上,并結合秋耕一次性深施有機肥1500~2000kg/畝。整地后要求地表平整,表土疏松,土塊直徑不超過2cm。
2.1 適期播種 當平均氣溫達到3℃和5cm地溫達5℃以上時,即可播種。適期早播可延長幼苗的營養(yǎng)生長,培育壯苗,為中后期的生長發(fā)育打下良好基礎。伊犁河谷最適播種期一般在4月上中旬。播種完3天以內用乙草胺進行土壤封閉,可有效防治雜草。
2.2 選種 目前伊犁河谷主要品種有金紅8號、賓紅3號和云新6號3個品種,都適合河谷種植。
2.3 播種方式 地勢平坦肥沃土壤一般采用汽播機播種,畝播種量為600g,旱田坡度大的戈壁灘的土地以條播為宜,一般播量為2~2.5kg/畝,播深 4~5cm,密度 2 萬~2.2 萬株/畝。條播行距可采用30cm或45cm等行距,肥沃土壤汽播機播種的土地行距50cm為宜,株距5~7cm。
3.1 中耕除草 紅花全生育期一般中耕除草2~3次,第1次在出苗現(xiàn)行后進行,最后一次在伸長期,并結合開溝培土,開溝深度15~20cm,以利排水和防止倒伏。
3.2 間苗定苗 苗高10cm時,去除過密苗。拔節(jié)前按株距8~10cm定苗,缺苗處及時補苗。
3.3 追肥及灌水 紅花除施足基肥外,應結合生長發(fā)育情況,合理追肥,獲得豐產。一般有灌溉條件的中低等肥力土壤,在定苗后結合中耕除草,追施尿素5~8kg/畝提苗,孕蕾期施尿素6~8kg/畝。無灌溉條件的旱地,可不施氮肥(也可在大雨前施尿素5~6kg/畝),給紅花施用微量肥料,增產效果明顯。一般從現(xiàn)蕾開始,每隔7~10天噴施1次,可選用磷酸二氫鉀、有機鈣肥、液體多元鉀肥、硫酸鉀、硫酸硼等微肥,共噴3~4次。全生育期灌水2~3次,第1次灌水宜遲不宜早,可根據(jù)天氣情況,在6月中旬左右灌頭水為宜。
3.4 病蟲防治
1)銹病。高溫有利于銹病發(fā)生。孢子隨風傳播,以冬孢子及冬孢子堆在病殘體上越冬,在春末夏初低溫或中等溫度而溫度較高時侵染葉面,引起葉片枯死。注意清潔田園,集中燒毀病殘體;實行2~3年以上的輪作;發(fā)病初期及時噴施 20%粉銹寧乳油 60~80mL/畝,7~10天噴 1次,連噴 2~3 次。
2)枯萎病??菸∫卜Q根腐病,病菌主要危害根部,初發(fā)病期,根莖部出現(xiàn)褐色斑點,莖基表面呈現(xiàn)粉紅色的黏質物,最終導致基部皮層及須根腐爛,引起植株死亡。發(fā)病輕者損失一兩成,發(fā)病重者可全田毀滅。應嚴格輪作倒茬,保持土壤排水良好;及時拔除病株燒毀,病穴用石灰消毒;清除田間枯枝落葉及雜草,消滅越冬病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灌根。
開花以后每天 8:00—14:00適合采花。當天采完花后,盡快攤薄在棉布單上晾曬,經常翻動,避免攤后發(fā)霉變質,半干后移至陰涼處晾干。伊犁河谷一般在8月下旬籽粒成熟,籽粒成熟后,及時用聯(lián)合收割機收獲入庫,防止雨淋后變質發(fā)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