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李
(福建省寧德市周寧縣第一中學 355400)
在教育領域之中,核心素養(yǎng)是一個重要且熱門的名詞.它主要是指學生需要具備的一些關鍵性的能力以及品格.而這些能力和品格所具有的特征既超越知識,又跨越學科.而高中物理這門課程,說到底其實是一門自然學科,這門課程的教學內容在很大程度上與實際生活聯系甚密,在物理學科之中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是極為有利的.但是在目前的高中物理教學課堂中,存在著一些不好的現象,比如說教師教學方法單一,在知識的傳授以及學科技能的培養(yǎng)上不夠嫻熟,以及對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培養(yǎng)得不夠到位.這樣一些問題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對物理教學質量的提升產生阻礙,而教師在其中滲透核心素養(yǎng)則可以對這一局面有所改善.接下來,本文就以魯科版高中物理教學內容為例,來探討一下應該如何在物理教學中有效滲透物理核心素養(yǎng).
高中物理作為一門自然學科,不僅能夠有效解釋人們對一些自然現象的困惑,還能夠使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得到有效的改變.物理知識不僅具有邏輯性,還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在這一課程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yǎng),有著很重要的意義.
其一,便是因為這門學科能夠成為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要載體.在對物理知識加以分析后,能夠發(fā)現其中不少知識都與人們的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而學生在學校畢業(yè)后,步入社會,也會與這些東西接觸.由此,在物理學科之中的一些豐富鮮活的生活事例,以及其中的具有實用性的科學技術,都可以成為豐富學生文化底蘊的素材庫.其二,學生再對物理知識學習的過程中,能夠使他們的科學思維以及探究能力得到培養(yǎng).自然學科之中都蘊含著豐富的實驗,所以學生在圍繞著這些問題進行探究的時候,可以使自身發(fā)現、提出問題的能力得到培養(yǎng).學生在對這些內容進行探究的時候,學生會對物理理論以及實驗原理與物理模型之間的關系更為清晰,進而使得學生能夠在這樣的探究過程中,使自身的的科學思維得到內化,進而使得他們的物理核心素養(yǎng)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其三,便是學生能夠在參與物理學習的過程中,使自身的科學態(tài)度以及責任得到正確的形成.經過這樣的有效感染,來使得學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
1.需要構建出正確的物理學觀念
要在實際教學之中對學生的物理學觀念進行正確的培養(yǎng),這是一個比較長期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不僅要不斷細化物理學觀念,還需要使學生的思想在其中得到豐富,從而使得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yǎng)得到提升.
例如,以必修二《平拋運動》這個課時的內容為例.教師在教學這個課時的內容時,需要使學生明白其概念,即“這一運動需要以一定的速度拋出,并且所受的力只有重力”.而此時,為了使學生能夠對這一概念有所認識,可以有效聯系生活實際,如“投擲鉛球”,或者是“扔粉筆”.但是這樣的一些運動,并不是完全的“平拋運動”.所以在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生活的時候,需要在這一過程中使他們對“平拋運動”的特征加以明確,即“初速度水平且只受重力”.當然,教師在教學的時候,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注意對學生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比如說,在學習這個課時的內容時,學生可能會對“合速度大小以及方向的確定”這一點有所疑慮.此時,教師需要先讓學生來自主推導,然后在引導學生來對其進行有效的總結.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便可以通過“合速度的確定”來使學生能夠對“運動合成與分解”的思想有進一步的理解.而在其中,教師通過對學生不斷的誘導,來使一些運動學的基本思想能夠滲透其中,使學生的運動觀能夠得以正確的形成.在經過如此的滲透引導之后,便可以使學生的物理學觀念得以豐富與完善,進而使得他們對于一些復雜物理模型的處理方法能夠得到奠定.
2.對學生科學思維水平加以培養(yǎng)
所謂的邏輯思維,其實就是日常思維以及表達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物理教學中,每一個物理結論的得出,都離不開邏輯思維的檢驗.由此,教師在對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的時候,需要從他們的邏輯思維培養(yǎng)入手.通過使學生對邏輯的內涵加以體會,來使他們的邏輯意識得以強化,進而使得他們的物理核心素養(yǎng)得到提升.
例如,以必修一“勻變速直線運動實例——自由落體運動”這個課時的內容為例.在對這個小節(jié)的內容進行探究的時候,首先需要明確它的教學目標,即“需要使學生在對輕重物體下落快慢的討論中對邏輯思維的魅力加以體驗”,并且在“有效參與實踐過程中,使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得到提高”.由此,在實際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進行有效導入,比如說“同學們,請拿出一把尺子、一張紙以及一支筆,在不動這些材料的前提下,來對這三種物體下落的快慢進行分析.”在創(chuàng)設出這樣的問題情境之后,學生便會由此產生思考,從而使得學生對“影響物理下落速度的因素”進行探討.接著,在學生對這一問題有所認識的基礎上,再帶領學生進行深入分析,比如說“同學們,假如沒有空氣阻力,物體下落速度的快慢是否會有其他的變化?”在對學生進行逐步引導之后,學生在處理一些實驗數據的時候,便可以對這些物理量之間的關系進行有效的構建,如此,便可以使得他們對于事物規(guī)律進行概括的能力得到培養(yǎng).此外,在讓學生對這些實驗結果進行審驗的時候,需要使他們對自身的探究方法加以總結與反思,來使得學生的反思性思維能力得到訓練.在經過這樣的教學后,學生的思維方式便可以得到有效拓寬.
3.注重訓練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
自然學科之中,實驗探究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在教學高中物理知識的時候,可以通過帶領學生對實驗方案進行改進,來使得他們的探究能力得到培養(yǎng).學生在對實驗方案進行反復斟酌以及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對實驗之中的問題進行預估以及統(tǒng)籌.而經過這樣的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與此同時,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yǎng)也會得以增強.
例如,以《探究曲線運動速度的方向》這個實驗為例.要在這個實驗之中使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得到鍛煉,教師可以進行這樣的教學.首先,需要使學生明確實驗探究的方向,即“同學們,根據剛剛實驗操作中所觀察到的現象,你們可否設計出一個實驗方案,來對曲線運動速度的方向加以驗證呢?”此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來進行探究,而在探究之后,學生可能會提出這樣的方案,如“利用小圓盤,來對雨傘甩出水滴的場景進行模擬”,或者是“對小球離開軌道之后的運動軌跡進行反復記錄,然后明白小球在做曲線運動的時候,它的速度方向與軌道是相切的”.當學生將這些想法提出來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的想法表述出來,然后由其他小組的成員來進行評價,并在評價過程中提出自己的建議.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使學生明白自己小組存在的不足,并且根據這些不足來對實驗設計方案進行有效的改進.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使得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得到鍛煉.
總的來說,在高中物理教學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是極為有必要的,教師通過遵守發(fā)展性原則以及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原則,采取合理的教學方式,來使得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yǎng)得到培養(yǎng).經過這樣的培養(yǎng)后,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不僅會得到提升,整個高中物理的教學質量也會得以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