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恒
●浙江省天臺中學
1.結構的變化。
隨著浙江高考制度改革的實施,歷史選考的試題結構與傳統(tǒng)高考相比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選考一年有兩次機會,分別在每年的4月和11月(2016年在4月和10月進行選考,2017年后都在4月和11月進行選考)。試卷主要分為兩部分,學考試題和選考試題(試題形式上分為客觀題和主觀題)。客觀題1—25題和主觀題31、32題為學考題,分值為70分,難度系數(shù)0.75,對應學業(yè)水平考綱要求??陀^題26—30題和33、34題為選考題,分值為30分,難度系數(shù)0.55,對應選考考綱要求;選考總分的構成也不僅僅是單純的卷面分數(shù),而是由基礎分加上等級分構成。
2.難度分布的差異。
學考題綜合性弱,選擇題不跨專題不跨模塊,主觀題只跨專題不跨模塊。選考題綜合性強,并且跨度較大。選考試題的選擇題的綜合方式不但有同一專題內的綜合和同一模塊內的綜合,而且會出現(xiàn)學考與選考內容的綜合;主觀題的綜合方式則側重于跨模塊、必考與加試相結合。選考題在能力要求上大大高于學考,表現(xiàn)為:(1)考查史學方法,如選擇題26題;(2)史料解讀的信息量更大;(3)主觀題目主要考查論證和探討問題的能力。
分值分布特點。
(1)試題分值所占模塊的分布。
統(tǒng)計近5年的高考試題可以發(fā)現(xiàn):試題比例還算穩(wěn)定,其中文化史、政治史與經濟史呈平衡狀態(tài)。選修部分,史學理論固定占據(jù)一道選擇題,遺產部分分值略有下降,人物、戰(zhàn)爭分值相對穩(wěn)定,選考部分有不少必修模塊中的考點。
(2)試題分值所占中國史和世界史的分布。
從以上數(shù)據(jù)中不難發(fā)現(xiàn)。中國史的總體比重要大于世界史,尤其是中國古代史一直是考查的重點;中國近代史近幾次考試的分值上升明顯;世界史的考查主要集中于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現(xiàn)代史。
(3)主觀題加試題(33、34題)分值所占必修、選修的分布情況。
綜合近五次的高考試題可以看出,在選考難度比較大的33和34兩道主觀題上,在結構上主要是選修與必修的綜合,綜合性強,而且從選修4和選修6出發(fā)關聯(lián)其他模塊的頻率和累計分值都很高。
1.重細節(jié)。
萬丈高樓平地起,基礎的重要性,再怎么強調也不為過。它是構建學科知識體系的基本因素,扎實的基礎是取得優(yōu)秀成績的決定性因素。對于一個考點,只有構建起較為完整的知識結構,才能使歷史的學科能力發(fā)展有堅實的基礎。
新高考注重細節(jié)的挖掘,所以,在進行復習時要讓學生反復研讀教材,使學生加深對歷史事件的理解。我們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現(xiàn)有資源,包括:閱讀課文目錄,形成框架結構;閱讀專題導語,把握背景線索;閱讀課前提示,明確知識要點;閱讀教材正文,夯實歷史知識;閱讀歷史地圖,形成時空觀念。
2.重關聯(lián)。
歷史理解與有效教學是緊密不可分的,失去了歷史理解的教學,簡單地通過畫、默、背的方式,必然會失去歷史課的靈魂,更談不上高效復習……
歷史理解固然是課堂教學的基礎,但從歷史選考試題出題模式上看,跨模塊的綜合必不可少,尤其是選考的加試題。這就要求在選考復習教學中要有針對性地對重點、難點、時政熱點等專題知識進行多維度、多層次的分析和考查,把握考點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以《羅斯福新政》一課為例,這節(jié)課要學習實施新政的背景、結果、造成的影響,羅斯福新政與蘇俄實行的新經濟模式的大同小異,羅斯福新政改革模式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模式的異同點,等等。
3.重能力。
改革后的浙江高考歷史題目,大多是以材料作為出題背景,主要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讓他們有自主學習歷史、評判歷史的能力。2017年11月的歷史選考試題中,選擇題以史料為切入的題目類型,占據(jù)很大比例。
針對歷史選考注重史料解讀這一特點,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歷史選考的復習教學中,要注重選擇具有代表意義的案例進行教學。選取的史料應具有啟發(fā)性和創(chuàng)造性,加強對學生能力的訓練,使學生在復習中學會對歷史信息進行提取、分析、歸納、評價,進而掌握一定的史料解讀方法,真正做到“史從證出,史論結合,論從史出”。
4.重素養(yǎng)。
素養(yǎng)的種類有很多種,而文學素養(yǎng)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歷史素養(yǎng),也是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能力和方法,以及情感表達的價值體現(xiàn)。真理、通、德是學習歷史的全部價值。真理,指通過對歷史真理的不斷追尋從而得到真相;通,是指“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揭示歷史發(fā)展的趨勢;德,是指古人的思想品德、文化概念、情感倫理等。歷史選考題的命題要求與歷史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歷史價值觀的要求是一致的,這在近五次的歷史選考試卷中得到了鮮明的體現(xiàn)。因此,在選考復習中要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注重歷史學科素養(yǎng)的滲透。
總之,隨著近幾年新高考模式的實施,高中歷史選考試題的結構和命題的特點也逐漸清晰,教師要基于試題特點,加強有針對性的訓練和思維引導,提高課堂效率,打造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