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明
文陽江市第一中學
用信心去感染
老師作為學生的引路人,要想引領學生走在自信的道路上,那么,我們必須是個自信的人,用我們的自信去喚醒學生自信。自信肯定不是自卑,要求我們不能隨意否定自己的能力,也肯定不是自負,要求我們要謙虛要學會察納雅言。老師作為學生的自信榜樣,既要積極為學生展現(xiàn)自己解決學習問題的能力,又要善于接受他人尤其是來自學生的批評意見。我經(jīng)常和學生一起在規(guī)定時間內做題,尤其是考試,做完后,把自己做的答案、做題的方法、步驟自信地展示給學生看,使學生見證老師教與做的統(tǒng)一,形成對老師教學能力的信賴。
“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在老師的自信影響下,也會慢慢變得自信起來。當然,老師不是萬能的,無法時時事事正確,做題難免會錯。學生指出我的錯誤,我愉快而真誠地承認,聽從學生意見。學生也并不為難我這個做老師的,反而笑容滿面,覺得自己能比老師厲害,心里有滿滿的成就感。一來二往,學生慢慢領悟到,犯錯很正常,起碼老師也會犯錯啊,犯錯了懂得下次怎么避免就好了。學生由此養(yǎng)成正確看待錯誤的思想觀念,不再因錯誤而感到悲觀失望,自信心也就在這潛移默化中得到重建并茁壯成長。
用專心去執(zhí)行
做一件事,要想取得成功,專心致志是必不可少的。既然選擇幫助后進生重建學習自信,我們就應該專心在這項任務上。需要注意的是,我們的專心要與偏執(zhí)區(qū)別,專心是要求我們對某事一心一意,但不反對兼顧其他事,而偏執(zhí)多少帶點盲目,充滿排他性。我們做老師的,尤其是班主任,每天教育教學各種繁瑣的事情一大堆,我們不可能拋開這些不得不面對的事情,但又務必保證能專心完成既定任務。這需要我們制定科學合理的行動規(guī)劃,分清哪些應該先做,分清主次,排除外界干擾,這樣,才能專心致志地幫助到后進生重建學習自信。自確定這個任務以來,我的教育教學全圍繞這個中心工作開展,如班級口號“激情澎湃,九班不敗;斗志昂揚,九班最強”;班會課無論是年級規(guī)定內容還是我們自選內容,“學習自信”這個內容一定在其中占有不可缺少的分量;邀請家長到校配合教育,提前要求家長備課,多為孩子加油鼓勵,告訴孩子堅信他們一定學習成功;課堂教學提問環(huán)節(jié),不輕易接受學生“不會”,積極引導學生為解決問題去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在難題面前并不是無能為力的,增進其學習自信,等等。當我們一切教育教學活動都圍繞“學習自信”這一中心來開展,學生時時事事就都依著“重建學習自信”的規(guī)劃來做,自信就會慢慢走進學生的心中,扎根生長。
用耐心去堅守
高中三年,為了應對高考,學生務必掌握每個科目上百個考點知識。我們做老師為了學生高考必勝,就焦急萬分,恨不得把學生的頭腦打開直接澆灌。殘酷的高考制度,真的逼得我們老師在教育教學上太過于追求速度,愈發(fā)對學生缺乏耐心,尤其是有些后進生那副“皇帝不急太監(jiān)急”的賴皮樣子真的讓人抓狂。然而,我們深入思考“后進生”這個詞,是否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很多所謂的“后進生”,不是學生真的很“差”、很“笨”,而是我們?yōu)榱粟s教學進度,沒有耐心去教育他們,不愿意停下來等他們消化并掌握知識,漸漸地把他們拋在了后面。他們跟不上老師的腳步,又得不到及時的幫助,必然落后,自然成了“后進生”。學生作為個體,必然存在身體、心理乃至智力發(fā)展的差異。我們一刀切地要求學生顯然不符合學生成長規(guī)律的要求。教育要照顧到每一個學生,必然要求做到因材施教,必然要求老師保持一份十足的耐心,否則,必然會讓學習一時跟不上節(jié)奏的部分學生的自尊受到傷害,以致慢慢消磨了他們的自信,使他們不得不成為了一個放任自流的后進生。另外,后進生之所以稱為“后進”,不是偶然如此,而是一個相當長的時期里都是如此,因此,他們在學習上存在自信缺陷,不是一兩天的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們要破除學生內心那厚厚的不自信心結,絕不能妄想一次兩次的努力就可以做到,必須有十足的耐心,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用細心去呵護
學生畢竟是個孩子,是個未成熟的人。他們的心靈敏感而脆弱,一個缺乏自信的人尤其如此。記得,有次我和班中一位后進生溝通學習情況的時候,他難過地和我說:“這學期我本來決定振作起來,好好學好化學的,但是化學老師看不起我,我不想學了。”我驚訝萬分,化學老師是個好人啊,幽默風趣,對學生都很友善的啊,怎么會這樣呢?該生繼續(xù)道出實情:“那天,快下課了,化學老師講電解質,我不理解,一臉茫然,就沒看黑板。結果化學老師就點名叫我回答問題,我答不出來?;瘜W老師對我‘嘿嘿’笑了兩聲,轉身就走了。既然他這么看不起我,我還學化學干什么呢?”后來,我和化學老師溝通,原來是一場誤會,老師無非見他不集中精神,善意提醒,并無其他意思,但是學生卻敏感地認為是一種惡意,是瞧不起人。
做教育凡事一定要細細思量,細細揣摩,要認識到我們的一舉一動會帶給學生重大的影響,學生的一舉一動又透露著教育的契機。“教育無小事,事事是教育”,我們要多關注后進生的學習細節(jié),從細節(jié)中去發(fā)現(xiàn)教育契機并及時消除不利影響,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他們重建學習自信。
用愛心去打動。后進生因為學習的不成功,無論他們表現(xiàn)為自卑或是輕狂,終歸是內心空虛的。他們其實最需要得到適當?shù)囊龑c幫助。那么,誰才能是被他們接受的呢?一定是一個真心愛他的人。曾經(jīng),一位學生因為屢考屢敗,心灰意冷不愿意再繼續(xù)學習,甚至叫家人放棄對他的幫助。但是,我對他不離不棄,不單自己主動和他溝通學習情況,還私下動員同學去幫助他。一個學期過后,他主動提出要當學習委員,說為了激起內心的斗志,要去做高難度的事??梢姡瑦勰苻D變一個人的心態(tài)與觀念,愛能讓不自信甚至自暴自棄的學生重振雄心。
總之,要幫助后進生重建學習自信,我們務必要用信心去引領,用專心去執(zhí)行,用耐心、細心與愛心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