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成為“人師”的“經師”才能成為永遠的大師
        ——讀《潘懋元高等教育論述精要》

        2019-02-20 18:15:38付八軍
        山東高等教育 2019年1期
        關鍵詞:大學研究教育

        付八軍

        (紹興文理學院教師教育學院,浙江紹興312000)

        研讀中國高等教育的理論著作,首先要讀讀廈門大學潘懋元先生(1920-)的著作。這是為什么呢?其一,先生是中國高等教育研究學科化的主要奠基人,以“要第一,不要唯一”的姿態(tài)在全國創(chuàng)建了至少十個第一。例如,成立了第一個高等教育研究機構,出版了第一部《高等教育學》專著,獲得了第一個高等教育學碩士點和博士點,建立了本學科第一個國家人文社科基地,等等。其二,先生對高等教育開展了全面系統(tǒng)的研究,以我剛閱讀完畢的《潘懋元高等教育論述精要》一書為例,包含百余篇短小文章或者主題闡釋,幾乎涉及到了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該書應該是先生后來給博士研究生們上課時的講話綱要,2003年我在廈門大學念書時,先生就給我們講授了六七十個專題或問題,該書中不少內容正是那個時候講授過的專題或問題,①在中國教育報當記者時,我對潘先生的教學育人理念、精神與方法,以“我的名字排在教師行列里”(詳見《中國教育報》2006年9月8日第3版)為題進行了報道。從這篇報道亦可以看出,先生給博士生們所講專題或者問題,既包括高等教育學專題的定義、要點與學術前沿,也包括中國高等教育實踐中的具體問題,全面系統(tǒng),見解深刻。同時與時俱進地增添了許多新的內容。其三,先生的論述,語言精簡,深入淺出,邏輯嚴密,可讀性強。先生的論著,無論是高等教育研究的新兵,還是高等教育實踐的戰(zhàn)士,都不會被文字游戲所迷惑或者弄糊涂,均能從其中獲取直接的思想與啟發(fā),甚至產生觀點的碰撞與辯論,從而值得我們閱讀。因此,當要選一部高等教育理論著作來寫讀后感時,我首先想到的便是先生的作品,盡管我對先生的不少思想與觀點“略知三四”?!杜隧叩冉逃撌鼍返膬热葺^為全面,較有代表性地體現(xiàn)了先生的高等教育思想。正因為論述全面,我很難完全從觀點提煉的角度進行梳理,而是準備從以下幾個方面對該書進行評析。

        一、正確辨析概念是高等教育理論工作者的基本功

        在教學與研究過程中,先生非常重視概念的辨析。長期以來,廈門大學的高等教育學專業(yè)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試卷,40%的題目屬于概念辨析題。在講授高等教育學專題時,先生花了近1/3的時間給博士生們進行概念分析與比較。在這部著作中,先生對高等教育的許多基本概念進行了闡述。例如,先生在論述高等教育與普通教育的區(qū)別時指出:高等教育區(qū)別于普通教育,主要在“智育”(或稱“知能教育”)方面,[注]潘先生在第二篇文章中進一步指出,高等教育與普通教育的區(qū)別,智育是主要方面,但不是全部區(qū)別,在德育、體育、勞動教育上,高等教育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它是建立在普通中學知能教育基礎上的高等專業(yè)教育,其特點就在于“高”與“?!?。[1]3在辨別兩大思潮或兩大系統(tǒng)(科學主義系統(tǒng)和人文主義系統(tǒng),或者說功利主義和理性主義兩大系統(tǒng))之時,先生提出,“人文主義認為,人的價值高于一切,要求個性解放,推崇人的理性,所以也叫理性主義?!盵2]34在比較課程、教學計劃與科目的關系時,先生概括性地指出:迄今為止,能見到的課程定義可能有幾十種,但一般認為最主要的課程定義有三種從窄到寬的理解:一是相當于科目的課程,例如“這個學期你修了幾門課程”;二是相當于專業(yè)的課程,例如到國外留學“主修什么課程”;三是指學校全部與學生成長有關的教育因素,例如“學校里的潛在課程”。[3]15在論述高等教育功能和高等學校職能兩者的區(qū)別時,先生指出,“教育是一種社會活動,活動可以發(fā)揮功能作用;而學校是一種社會實體,只有實體才能承擔一定的職責、任務。因此,高等教育叫功能,高等學校叫職能或社會職能。”[4]27而且,高等教育的功能與高等學校的職能,也是不一樣的。一般而言,高等教育功能包括主體功能(或者說個體功能、本體功能)和社會功能。“高等教育的主體功能主要包括成長功能、職業(yè)功能和升遷功能?!叩冉逃纳鐣δ馨ㄕ?、經濟、文化三個方面的功能?!盵5]28“高等學校的第一個職能是培養(yǎng)人才,第二個職能是發(fā)展科學,第三個職能是直接為社會服務。[注]先生在書中指出,許多西方教育家把社會服務定義為“教學和科研的延伸”。第二個職能提‘科學研究’不妥,因為這是手段,‘發(fā)展科學’才是目的,正如第一個職能叫做‘培養(yǎng)人才’而不叫‘教學’一樣?!盵6]30

        由于在進入博士研究生學習之前,我們一般系統(tǒng)地學習過教育學基礎知識,閱讀過先生等學者的高等教育學教材,從而對包括以上概念的理解還不感到新奇。但是,對某些習以為常的概念,當我們第一次從先生這里獲得新的認識之后,有時會給我們豁然開朗、恍然大悟的感覺。例如,先生在講授高等教育以及有關概念時,辨析了第三級教育、中學后教育、大學教育與高等教育的關系,我們能夠非常平靜而又輕松地接受這些新知識,但是,當先生在講解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大學”這個概念時,幾乎每位博士生的眼睛都會瞪得特別亮。我記得,先生首先給我們出了一道關于“什么是研究型大學”的選擇題,好像沒有一個同學答對。隨后先生笑著對我們說,大學(University)在本義上就是指研究一般規(guī)律的綜合性大學,也就是研究型大學。在這本著作上,下面這段話可以清楚地表明先生的觀點。“大學這個概念不會是指??茖W校(20世紀80年代中國出現(xiàn)的‘職業(yè)大學’是一個錯誤的特例),也不會是指非正規(guī)的高校。嚴格意義上的大學指的是綜合大學,也就是研究型的高等學?;蜓芯啃痛髮W。它所研究的是基本理論,不是應用型的知識。新中國成立前的中國大學,必須有文理學院就是這個意思。我們不能把許多應用型的、單科類的院校并在一起就稱為綜合大學,學科齊全不一定是綜合大學,綜合大學不是混合大學。當年蔡元培就很嚴格地奉行大學是研究高深學問場所的理念,認為應用型的學科不能在大學存在,所以他把北京大學的工科分了出去,并入北洋大學(今天的天津大學),他本來還想把法學院也分出去,由于反對意見很多,未成功?!袀€例外要說明一下,這些非大學的高等學校的學生還是可以稱為大學生,老師也可以稱為大學老師,這是約定俗成的。”[7]12-13

        在讀這本著作時,我還第一次對某些概念獲得新的認識。例如,“產學研”甚至“政產學研用”等稱呼,我經??吹讲⑶也粫r使用。但是,在我的觀念中,“產學研相結合”更多的指“教學、科研與產業(yè)相結合”,亦即強調理論聯(lián)系實際,或者知識重在應用。但是,先生在該書的“產學研三結合是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一文中,讓我對這個概念第一次有了新的認識。先生在文中指出,“學,傳承知識;研,創(chuàng)新知識;產,應用知識。圍繞知識運行,現(xiàn)代的產學研是相互依存的?!盵8]157-158雖然含義大體相同,但從知識的視角,讓我對“產學研”這個概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又如,唐代韓愈在《師說》里提到,“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焙翢o疑問,韓愈將教師的職責歸納為“傳道、授業(yè)、解惑”。但是,我一直以為,這三者可以釋義為傳授道理、教授學業(yè)、解答疑惑。如果再要進一步分析,乃是從不同層次或者說不同角度體現(xiàn)教師傳承知識的職業(yè)特性。但是,先生在該書中卻告訴我,“如果換成現(xiàn)代的說法,所謂‘傳道’就是思想道德教育,所謂‘受業(yè)’就是指跟隨老師學習知識,所謂‘解惑’有點發(fā)展智能的意思。當然,這種類比是不全面的,但可以說明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思想上要是有了這三個任務,教學就會考慮得周到一點?!盵9]174這就讓我感到意外了。一個耳熟能詳?shù)木渥?,從中學時代就念到今天,難道我還沒能理解這三者尤其是“傳道”的準確含義?于是,我查閱了相關資料,發(fā)現(xiàn)先生說的有道理。甚至在百度百科上,就與先生的觀點相一致。看來,我在中學時代沒有好好地辨析概念,讀書也不求甚解。事實上,古代教育主要是指天理人倫的思想道德教育,從而從思想道德角度來理解“道”,合乎事實與邏輯。

        二、寬口徑厚基礎的變革趨勢不會消除高等教育的專業(yè)性

        查閱國內任何一所大學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幾乎都提出要培養(yǎng)寬口徑、厚基礎的人才。有些學者,甚至提出本科教育不要明確專業(yè),或者說淡化專業(yè)。確實,專業(yè)是我們學習蘇聯(lián)高等教育的產物,民國時期的大學主要借鑒美國模式,采取“大學—學院—學系”的構架,找不到專業(yè)的稱謂。但是,無論學系也好,還是主修也罷,仍然具有“專業(yè)”的痕跡。只不過,說法不同而已,或者說口徑寬窄有別而已。先生在這個問題上,觀點非常明確,立場非常堅定,他認為并非所有的專業(yè)教育都屬于高等教育,但高等教育必定是專業(yè)教育。“只專不通,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不能融會貫通,適應性、成功率不高;只通不專,每門學科都懂一點,但都淺嘗輒止,那也很難在科學技術上有所成就。……專業(yè)性仍然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特點之一。”[10]10-11“淡化專業(yè)主要是指拓寬專業(yè)口徑,不是說要取消專業(yè)。事實上,取消專業(yè)是不可能的,因為專業(yè)取消了,高等教育就成為普通教育的延伸?!盵11]14

        既然專業(yè)性屬于高等教育的特性之一,那么,如何在大學中設置專業(yè)呢?在某些文章中,我曾提出專業(yè)是社會行業(yè)在高等教育領域的反映。在看了先生關于專業(yè)設置的論述之后,我發(fā)現(xiàn)我的這個觀點是錯誤的。先生指出,“專業(yè)設置可以有兩類:一類是和學科直接相應的、理論性比較強的專業(yè),如數(shù)學、物理、化學等基礎學科;另一類是和行業(yè)密切聯(lián)系的專業(yè),甚至是與一定的社會職業(yè)密切聯(lián)系在一起的,如食品工業(yè)、紡織、外貿等。總的來說,培養(yǎng)專門人才的單位是專業(yè),專業(yè)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結構,是高等教育區(qū)別于普通教育的本質特點所在,而學科則是高教、普教都存在的?!盵12]14回到現(xiàn)實世界中,大學中確實有化學專業(yè)、數(shù)學專業(yè)等,這些專業(yè)并不是社會行業(yè)在高等教育領域的反映,反而是學科在高等教育領域的反映。學科與專業(yè),可謂一體兩面。一個創(chuàng)造知識,一個培養(yǎng)人才。在許多情況下,兩者又是融合在一起的。顯然,重溫先生的講義,讓我糾偏了一個觀點。帶著這種反思,我意識到以后在推導某些結論時,務必拓寬視野,辯證思考,小心求證。

        專業(yè)可以按學科來設置,亦可以按社會行業(yè)來設置。但是,“把專業(yè)教育完全變成‘職業(yè)培訓’,事情就會走向反面,既不適應當前的社會分工,更不適應科學技術發(fā)展的需要?!盵13]4正如先生繼續(xù)分析指出的,“學者傾向于按學科性質設置專業(yè),而用人部門根據實際需要強調按社會分工設置專業(yè),甚至要求按產品、按職業(yè)崗位設置專業(yè)。我認為,分析學科性質對于認識世界是重要的,然而更重要的是從事改造世界的社會分工。一般來說,文科、理科可以側重于按學科性質分類,而工、農、財經、政法等,應當側重于按社會分工分類。但本科教育,一般不應按產品、職業(yè)崗位設置專業(yè),專科教育、職業(yè)技術教育,尤其是面向地方的職業(yè)技術教育則另當別論,但也不應搞得太窄?!盵14]147由此可見,如果要從這個角度對專業(yè)進行分類,我們可以把專業(yè)分成學科性專業(yè)和行業(yè)性專業(yè),或者說研究型專業(yè)和應用型專業(yè)。在此基礎上,先生還進一步推導出大學的分類,亦即從這種專業(yè)類型出發(fā),“我們可以將大學分為三種類型,即研究型大學、應用型大學和高職院校?!盵15]14仔細想想,按專業(yè)性質對大學進行分類,真的頗有道理。從理論上講,研究型大學可以按學科來設置專業(yè),應用型大學可以按行業(yè)來設置專業(yè),高職院??梢园磵徫粊碓O置專業(yè)。

        三、高等教育理論工作者的重要使命在于揭示規(guī)律并且引導政策

        高等教育學是一門應用性學科,其價值在于引領高等教育實踐。從這一點來看,其實評價一位高等教育學者,不在于他發(fā)表了多少文章,提出了多少新見,而是在于有多少人應用了他的思想并在實踐上取得了效果,或者說他自己運用研究成果在高等教育領域做出了多大的實際貢獻。高等教育理論研究,不像基礎教育那樣關注具體的學科教學,因為大學教師的教學效果,更多地取決于他對所教內容知悉的廣度與深度,有了這些學科知識,只要有教好學生的職業(yè)態(tài)度與時間準備,如何教則是不難做到的。從而,盡管“高等學校教學論研究薄弱,必須加強教學理論研究”,[16]209但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重點在于包括高層次人才培養(yǎng)在內的大學治理研究。從這一點來說,高等教育學科偏向管理學科,而不是教育學科。

        先生長期從事高等教育研究,一方面呼吁加強理論建設,揭示教育規(guī)律,打造高等教育學科家園,另一方面呼吁加強理論研究的應用性,力爭推動理論引領實踐。事實上,先生的學科建設邏輯,最終目的也是為了實踐。為此,先生還提出了從教育基本規(guī)律到教育實踐需要經歷至少三個環(huán)節(jié):“一是原則,正確的原則體現(xiàn)規(guī)律,對實踐有指導作用,但它仍然是理論的、一般的,還要進一步轉化為政策、法規(guī)和方案等。二是政策、法規(guī)、方案,這是從理論到實踐的關鍵,但仍須再進一步轉化為具體的措施和做法。三是措施和做法,這種措施和做法只有緊密結合實際,才具有可行性?!盵17]25這三個環(huán)節(jié),實質上正是從理論到政策再到實踐的一般路徑。同時,先生提出了教育理論的三條源泉:“第一條就是教育史的研究;第二條是比較教育研究;第三條是現(xiàn)實的實踐經驗的總結與提高?!盵18]213

        在具體的理論建樹上,先生提出的“教育的內外部關系規(guī)律”具有影響力。當我們還在學校念書時,先生花了不少時間闡述這兩條規(guī)律。在撰寫論文時,我還曾經以此理論作為方法論,探討了高等教育與知識經濟的相關性。對于這兩條規(guī)律,先生進一步指出,“一般說,教師更重視教育內部關系,領導和管理干部更重視教育外部關系?!盵19]22“教育外部規(guī)律制約教育工作方針,教育工作方針和教育基本規(guī)律制約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制約著培養(yǎng)目標。也可以這樣認為:高等教育培養(yǎng)目標是根據總的教育目的制定的,總的教育目的是根據教育工作方針和教育內部規(guī)律制定的,教育工作方針反映了教育的外部規(guī)律。這就形成了一個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的基本原理體系?!盵20]24先生認為,政策的制訂必須遵循高等教育規(guī)律,否則就會受到規(guī)律的懲罰。對此,先生在書中提到的中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就是忽略高等教育外部關系規(guī)律的體現(xiàn)。

        1983年,鄧小平視察浙江大學。該校認為,浙大辦學資源豐富,但招生指標太少,建議擴大招生。鄧小平回京后,指示教育部擴大招生數(shù)量。1984年、1985年,高校兩年連續(xù)擴招,同時全國新建幾百所高校。由于高等教育規(guī)模發(fā)展過快,辦學資源明顯短缺,從1986年開始兩年停止擴招。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認為高等教育要適應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于是,我國在1992至1993兩年間掀起了第二輪大擴招。1994年,再度凸顯教育資源短缺,擴招步伐被迫叫停,隨后幾年規(guī)模增加緩慢。直到1997年,才開始少量增加招生數(shù)。1999年開始,迎來了新中國高等教育的第三次大擴招。十年之間,在校生數(shù)擴招了近6倍。[21]83可以說,以前那種忽高忽低、驟上驟下的不穩(wěn)定政策,違反了高等教育的外部關系規(guī)律。

        四、普通高??煞秩N類型:綜合研究型、應用本科型與職業(yè)技術型

        在我的觀念中,大學只有一種類型?,F(xiàn)實中存在的研究型大學、教研型大學、教學型大學等,都不是類型的差異,而是層次的區(qū)別。從高等教育現(xiàn)狀來看,不管什么樣的專業(yè)人才,到了更高的層次,他們都屬于理論型人才,或者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高層次人才。就以教育博士與教育學博士來說,誰能區(qū)分他們到底有哪些區(qū)別?教育學也是一門應用性學科,一位只知道啃書本、寫書本的教育學博士,若不知道指導實踐甚至親自實踐,那又有什么意義呢?因此,看到先生的這段話時,我覺得從某種角度上這是支持我的。先生指出,“應用理論型學校與高職學校在底層是分得很清楚的,但到了碩士及以上層次就有了靠攏的趨勢,因為到了高層次以后,學東西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靠攏也是可以的,現(xiàn)在不是有應用型碩士和應用型博士嗎?我們有醫(yī)學博士也有臨床醫(yī)學博士,有工科博士也有工程博士,有教育學碩士也有教育碩士,都是兩種類型的人才,他們到了上層都有靠攏的趨勢?!盵22]125但是,我又在不斷地反思自己的觀點,認為大學可以分出不同類型,不完全只是層次區(qū)別。例如,有人某種手藝特別精湛,如外科醫(yī)生,經過長期的摸索與實踐,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絕非一般人所能做到,我們難道能夠認定這不屬于高水平嗎?難道這里沒有他自己學習并悟出的學問與規(guī)律嗎?肯定有,只是他沒有付諸文字而已。這樣的人才,相當于獲得了某些技能的博士學位。又如,有些人的理論著述豐碩,而且博古通今,能言善辯,人們能從他那里獲得許多知識與啟發(fā),盡管這樣的人不做也不會做任何實際的事情,社會不也需要這種類型的人才嗎?這不正是我們大學中不少教師的寫照嗎?由此,我又覺得不管人才也好,大學也罷,都存在理論型與應用型之別。

        在我們讀書時,先生就明確提出,大學應該分類發(fā)展,而且要大力重視應用型本科教育。在先生看來,地方院校不能向北大清華看齊,都走研究型之路,必須扎根地方,面向市場,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服務區(qū)域經濟發(fā)展。在許多場合,我們都能聽到先生類似的呼吁。2015年,我國一度出現(xiàn)應用型本科院校建設熱潮,國家鼓勵地方本科院校從傳統(tǒng)學術型轉向應用型,我覺得這里面蘊含了先生的智慧與努力。如果說,教育的內外部關系規(guī)律是先生創(chuàng)設的一個重要理論,傾注了先生大量的熱情與汗水,那么,關于我國高等學校的分類體系則是先生另一個傾注大量心血的重要理論。在該書中,先生作出了較好的概括?!爱敶澜缰饕獓业母叩冉逃愋团c高等學校的分工的一般情形是,它們一般都把自己的高等教育體系分為學術理論型、專業(yè)應用型和技術實用型三大教育類型?!盵23]98-99在借鑒西方經驗的基礎上,先生把我國普通高等學校分成三種基本類型。一是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其培養(yǎng)層次為:本科(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博士(學位);二是應用型本科高校,其中,多科性可以稱作大學,單科性稱作學院,其培養(yǎng)層次均為:本科(學士學位或專業(yè)文憑)→專業(yè)碩士(學位或專業(yè)文憑)→專業(yè)博士(學位或專業(yè)文憑);三是職業(yè)技術高校,其培養(yǎng)層次為:???副學士學位或職業(yè)技術文憑)→職業(yè)技術本科(學士學位或職業(yè)技術文憑)→職業(yè)技術碩士(學位或職業(yè)技術文憑)。[24]100-101在先生這里,“三種類型的區(qū)別,主要在于人才培養(yǎng)目標不同,并無層次高低之分,更無社會地位之別。各種類型之間,可以架設‘立交橋’?!盵25]101

        先生為什么對高校分類這么感興趣呢?主要在于我國高校同質化發(fā)展太嚴重,不能滿足社會對人才的多元化需要。先生在上課時給我們講過這個例子,這次在書中也看到了這個例子,“舉一個不太確切的例子,如果社會經濟建設和生產發(fā)展需要一個科學家,就需要十個工程師;需要一個工程師,就需要十個技術員;需要一個技術員,就需要十個技術工人。如果所有的高校都來培養(yǎng)科學家,所有的學校都傳授、研究高深學問,又有誰來當工程師,又有誰來當技工呢?社會需要的人才是多層次、多方面的,因此,每一所高校都應在高等教育的分類中找準自己的位置,明確自己的發(fā)展方向和發(fā)展戰(zhàn)略,突出自己的特色。”[26]104在該書中,先生還指出了地方高校發(fā)展中存在的五大問題:第一,定位不明,同質化傾向嚴重;第二,發(fā)展方向不明,為地方服務的意識不強,力度不夠;第三,行業(yè)特色的淡化與消失;第四,地區(qū)經濟發(fā)展不平衡,帶來了地區(qū)高校發(fā)展不平衡;第五,優(yōu)質教育資源不足,例如,師資隊伍水平偏低,結構不合理,“學術型”較多而“技術型”較少,是提高教育質量的瓶頸。[27]112-113這五大問題,歸納得如此精準,讓我這位長期工作在地方院校的所謂“智囊”自慚形愧。因為我還從來沒有從這種宏觀層面與應用視角思考過地方院校的發(fā)展戰(zhàn)略。理解先生對于地方院校的期待,我們就不難理解,“地方高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學,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的核心是應用型課程建設,要將傳統(tǒng)的學術型課程轉變?yōu)閼眯驼n程?!盵28]113

        五、定量研究不是高等教育研究走向成熟與科學的標志

        該書主體從“高等教育的基本概念與原理”“高等教育研究的多學科視角”“高等教育宏觀問題研究”“高等教育微觀問題研究”“高等教育研究反思”五個方面,將先生百余篇短文統(tǒng)合起來。在這五個方面,關于研究方法問題就占有2/5。由此可以看出,先生對于高等教育研究方法尤其多學科研究方法的重視與關注。先生曾經組織他的弟子們,從不同學科來研究高等教育的問題,最后形成了《多學科觀點的高等教育研究》一書。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我還撰寫了一篇作業(yè),題目是“從《高等教育新論:多學科的研究》到《多學科觀點的高等教育研究》——讀潘懋元先生的《多學科觀點的高等教育研究》”,受到了先生的好評。在該書中,我再一次看到先生對于多學科研究的重視與偏愛,甚至將該種研究方法上視為高等教育獨特的研究方法。先生指出,“有人批評我們高等教育隊伍龐雜,三教九流都有,其實這恰恰是高等教育研究的優(yōu)點。……傳統(tǒng)教育學的角度就是兩個支持學科,即哲學和心理學。用多學科的觀點與方法來研究高等教育問題,可能是高等教育學獨特的研究方法?!盵29]42

        在我看來,定量研究與思辨研究都是手段,采用何種手段,取決于具體的研究問題。例如,“據統(tǒng)計,現(xiàn)在清華、北大這些重點大學,農村生源越來越少了”[30]45這樣的研究,通過思辨是無法得出結論的,必須采用定量研究。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需要采用定量研究,也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能采取定量研究,尤其有些學者通過復雜的模型、公式與數(shù)據,最后只是驗證了一個大家都知道的常識問題,那么這樣的定量研究就沒有任何意義。先生說得好,“事實上,社會科學本來就是模糊的,社會科學越精確,恐怕離真理越遠?!盵31]43

        先生在該書中有一篇題為《定量方法在高等教育研究上的重要性與局限性》的文章,該文提到,“數(shù)學成為社會科學研究的‘寵兒’,沒有運用數(shù)學公式,構建數(shù)學模型,便不算科學研究。在教育科學研究上,教育測量學、教育統(tǒng)計學,成為必修的課程,但在實證主義受到質疑之后,出現(xiàn)了折中于定量方法與思辨方法之間的質性研究方法,主要形式有田野研究、深度訪談、敘事研究、文本研究等?!盵32]218-219繼而先生指出,“定量研究應該說具有客觀、科學價值的。但是,作為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是有局限性的。首先,定量研究,必須在一定的理論引導前提下才有科學價值;其次,定量研究只能達到事物的表現(xiàn)現(xiàn)象而不能揭示事物的內在本質?!高^現(xiàn)象看本質,深入探討事物的內在原因、實質,還得靠思維,思維才具有這樣的穿透力,也才能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33]219從這些觀點,再結合先生的著述,我可以判斷,先生并不排斥定量研究,但依然欣賞思辨研究,認為這是揭示人文社會科學本質的必然路徑。

        先生是高等教育理論的開創(chuàng)者,堅持思辨研究的地位與價值,但是,我們千萬不要以為先生的理論屬于閉門造車。可以說,先生的理論植根于豐富的社會實踐與深刻的自我反思。正因為這樣,先生不主張學生離開實踐來發(fā)表空洞的議論,甚至早期招收博士研究生時明確規(guī)定要有實踐工作經歷。在該書論及元高等教育研究時,先生亦指出,“對高度抽象的東西,我認為大家應該有所接解,要懂得元高等教育學講什么東西,但最好不要陷進去,太早陷進去沒有什么結果。因為沒有大量的實際的東西作基礎,所謂抽象的理論,只能閉門造車,或者干脆不造,看看國外或網上有什么東西可抄,拼湊出一篇論文?!盵34]226確實,先生的論著中少有數(shù)學公式、復雜模式。但是,我們可以做一個實驗,讓那些采用定量研究的學者采用自己的語言,把研究成果深入淺出地講出來,然后與先生一道接受大家的評論,看看誰講得更有道理,更受啟發(fā),或者說更為客觀。我敢保證,先生的每一句話,或者每一個觀點,似乎都有現(xiàn)實或者實踐的影子。有一位編輯曾對我說,“現(xiàn)在最不缺少的就是觀點?!贝嗽挍]錯,但要看這些觀點的背后有什么。如果對一些常識問題都要通過模型來揭示,那不是高等教育研究的先進與科學,反而證明了學者智慧的倒退與荒蕪。真正有價值的思辨,必定建立在實踐基礎上??傊?,無論是定量研究還是思辨研究,哪怕還不太成熟且不被廣泛認可的質性研究,都只是一種方法與手段,哪種方法最能準確快捷地反映問題、揭示規(guī)律,我們就應該采用哪種方法。

        六、曾經看好的獨立學院與民辦高校至今尚未真正成年

        2004年前后,國內許多高等教育學者非常看好中國的民辦高等教育,認為民辦高校的辦學機制靈活,將迎來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春天。確實,美國最好的大學,大多是私立大學。后來,在一些學術交流會上,我還聽到有人將民辦高校與獨立學院進行比較,分析這兩種辦學模式哪種更有發(fā)展前景??傊?,在那個時候,我們這些高等教育研究者對這兩類高校寄予厚望,甚至以為某些民辦大學真會成為中國的哈佛。但是,均已成年的兩類高校在今天并沒有真正崛起,沒有體現(xiàn)出比公辦高校更好的發(fā)展勢頭,甚至跟隨在公辦高校身后亦步亦趨地匍匐前行。近些年興起的中外合作辦學,教學理念先進,似乎成為振興中國高等教育的新型力量。但是,在我看來,根在國外,而且人數(shù)有限,影響有限,對于稍有實力的家庭來說,與其在國內進中外合作學校,不如直接赴國外就讀,從而這類高校也難完全寄予厚望??梢?,盡管“中國的教育體制改革,最收實效的是投資體制的改革”,[35]94但這些民營性質的辦學實體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難挑重任,成為超越公辦高校、追趕世界一流的旗幟大學。

        先生對這三類大學同樣給予了特別的關注與研究。對于獨立學院,先生明確指出,“當獨立學院在政策鼓勵和母體庇護與哺育下成長壯大的時候,就應該允許它在不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條件下,從母體徹底分離出去,成為完全的獨立學院。翅膀硬了,羽翼豐了,獨立飛翔是進化的規(guī)律。作為母體的普通本科院校,應當為此感到高興而不是惋惜與不滿?!盵36]118對于中外合作辦學,雖然在該書中體現(xiàn)不多,但是,先生在其他論著中多有論及。先生曾提出了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機構三步走的發(fā)展戰(zhàn)略,最后的方向就是國際化,在國際高等教育舞臺上發(fā)出自己聲音。而且,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中外合作辦學研究會秘書處就設立在廈門大學。

        在我的印象中,先生關注最多的還是民辦高校。先生認為,“產權問題已成為我國民辦教育發(fā)展的一個‘瓶頸’?!盵37]59為此,他提出了民辦高等教育發(fā)展的三條道路:“將捐資舉辦的民辦高校稱作第一條道路,將營利性民辦高校稱作第二條道路,將投資舉辦但不要求取得回報的民辦高校和要求取得合理回報但又不是營利性的民辦高校稱為第三條道路?!盵38]133在先生看來,由于產權問題不明晰,“部分民辦高校的舉辦者進行了資產轉移,或者以股份的形式調整了民辦高校的資產構成,變相地收回了自己的投資,甚至從中謀取了不菲的回報?!磥硪粋€時期,我國民辦高校發(fā)展仍然只能走第三條道路,其他道路都只能作為民辦高校發(fā)展的輔助路徑?!盵39]134在解決民辦教育產權問題,按第三條道路推進民辦高校發(fā)展的路徑選擇上,先生主張,“最好先讓地方政府立法,開展試點,成功后再全面鋪開?!盵40]36

        七、理想的大學教師應該在“經師”的基礎上偏重“人師”

        在與先生長期接觸之后,我對先生有了更多的了解。對此,在“人生的最高境界——陪潘懋元先生赴寧波”等文章,我都有論述。歸納成一句話,我認為先生既是經師,更是人師。正如先生自己總結指出的,“‘經師易得,人師難求’,我們期望更多的大學教師不只是‘經師’,而且是‘人師’。”[41]191鑒于大學生屬于成人但又不完全成熟的特點,先生指出,“大學教師不應當是‘保姆’,而應當是良師與朋友?!盵42]9正是這種良師與朋友的關系,才讓一批一批的學生樂意跟隨他,同時也讓先生從良師益友的師生關系中體會到職業(yè)樂趣?!拔耶斶^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碩士生、博士生的老師。學生既是我的教育對象,也是我的精神支柱和生活源泉。正是在同年輕的學生相處的日子里,才讓我不覺‘老之已至’?!盵43]230我沒有見過孔子,只是從大家的評價中由其他弟子們的言行中,感受到孔子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但是,我見過先生,熟悉先生,先生的形象就像浮現(xiàn)在我腦海中孔子的形象。先生,就是我現(xiàn)實生活中的孔子。

        作為人師,相對經師而言,更加重視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注]2015年6月13日,在濟南大學召開的潘懋元高等教育思想研討會暨從教80周年慶祝會上,95歲高齡的先生謙虛地說道,“我的學術成果水平有限,但大家的研究成果豐碩,很多已經超越了我,我既感到榮幸,又覺得慚愧。”先生還表示:“我還沒有完成有關高等教育基本理論核心問題的研究工作,還要超越自己?!薄斠妱颉督逃Ь呈墙逃u價惹的禍嗎》,學苑出版社2017年版第365頁。更加重視教師對學生多方面的影響,更加重視多元主觀性評價。對此,談不上更多的推理依據,更多的是我個人的感悟。而且,從先生身上,亦可以體現(xiàn)出來。例如,在先生看來,在讀博士生的學業(yè)成績再好,如果不能積極參加學術沙龍,那也不能獲得好評。在該書中,先生提到,“認為今后改革的方向是以個人自學代替班級教學、課堂講授,當前的學校教學改革應當以自學為主,教師就應該退居于輔助地位,那就脫離現(xiàn)實了。”[44]80又如,當我們更多地從辦學條件、科研業(yè)績來評價一所大學之際,先生認為對學生最有影響力度的應該是教師,從而他提出,“社會是根據一所大學的辦學實際、在校的教師和離校的校友來認識學校、評判學校的社會地位與社會聲望的,而不是靠統(tǒng)一的指標算出來的。在這三項中,教師這一項最為重要。”[45]150先生認識到考試對于人才培養(yǎng)的作用與意義,同時又不太主張“以考分論英雄”,不主張“全國一張試卷”。例如,先生提出,“在一定意義上,招生考試的改革甚至比中學教學內容與方法的改革更為重要?!?0世紀80年代以來,教學改革進展遲滯,恐怕跟其與考試指揮棒的指揮不合拍有關;素質教育之所以很難落實,恐怕也跟其與‘應試教育’不相適應有關?!盵46]199另一方面,他呼吁不要過多地依賴“一張試卷”來選拔各類高校的生源,“我們的高考以后不能籠統(tǒng)地稱為選拔性考試,應該是適應性考試,也可能某些重點大學仍是選拔高分考生,但是一般的高等學校特別是高職高專應該是雙向選擇?!盵47]90總之,與先生接觸多了,自己的經歷多了,我能夠尋找到其學術見解與人生觀、價值觀的聯(lián)結點。

        八、辯證思維是一位學者思想成熟與個性穩(wěn)重的重要表現(xiàn)

        閱讀先生的論述,隨處可見辯證的思想火花。這些論述,不僅把我們引入深處,陷入沉思,而且隨后又把我們帶入另一片天空,看到了新的世界,頓有豁然開朗之感。辯證思維,不是中庸之道,不是四平八穩(wěn),而是對問題的縱深分析、全面分析與客觀分析。在實踐中,我們到底如何運用這些觀點,則要根據實際情況區(qū)別對待。可見,善于閱讀,抓住精髓,靈活應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讀者的悟性。

        從個人學習的角度來看,該書有幾處辯證的思想火光,值得我好好收藏。例如,“規(guī)律的存在是無條件的,規(guī)律的運用是有條件的。”[48]26“政策來源于在社會實踐中所形成的理論,而不是理論來源于政策。同時,政策為規(guī)范社會實踐而需要研究者的解讀。這也正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原意?!盵49]207“公平與效率并非一對矛盾概念。但是,在一定時期,效率與公平兩者不可兼得的時候,究竟是優(yōu)先考慮公平呢,還是優(yōu)先考慮效率?”[50]47“日本的大學,在行政權力與學術權力的分工上劃分得比較明確,行政權力由事務官負責,學術事務由教師負責,分得很清楚?!斎?,學術與行政權力界限的過分分明、互不干涉,也可能會導致工作效率低下,這是我們要予以重視與注意的?!盵51]50“要求異,先要求同。只有在求同的基礎上才能求異,只有踩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攀登科學的高峰?!盵52]181仔細品味這些句子,我能感受到先生的思想博大精深,先生的論述常讀常新。

        先生強調辯證思維,并不意味著先生的觀點模棱兩可。事實上,先生的觀點非常明確,毫不含糊。在我看來,先生那些具有辯證色彩的觀點,是為了還原一個完整真實的學術圖景,而先生那些鏗鏘有力立場鮮明的觀點,是為了指導具體的實踐。例如,先生提出,“??平逃歉叩冉逃胤交闹饕α恐弧?;[53]177除了極少數(shù)特殊專業(yè)外,先生認為本科畢業(yè)生還是應該撰寫畢業(yè)論文(或者畢業(yè)設計),“因為科學精神、科學態(tài)度、科學道德和科學方法都是每個高級專門人才所應具備的素質和能力”;[54]177等等。

        總之,先生是我國高等教育研究領域的一面旗幟。他的學術貢獻,尤其是他將畢生心血投身到教學育人事業(yè)中來的品質、精神與魅力,讓我們有一種發(fā)自內心深處的敬仰、親近與追隨。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作為與先生有過多年接觸并且產生交集的我,當然能夠較為全面的認識先生。這樣的先生,才是完整的先生,可愛的先生,符合人性的先生。但是,在我?guī)资甑娜松贸讨?,我見過的最完美的人之一,便是先生了。先生提出,“我的一些創(chuàng)新性的設想,大多是在三十多歲時形成的;而有所貢獻并被社會認可的,則是在六十歲之后的三十年。如果當年我六十歲退休,也就沒有這三十年來繼續(xù)為院友們服務的潘懋元了。”[55]230

        猜你喜歡
        大學研究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華人時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留白”是個大學問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題解教育『三問』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大學》
        大學(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48歲的她,跨越千里再讀大學
        海峽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大學求學的遺憾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日本高清视频永久网站www| 91国产视频自拍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 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 日本老熟妇毛茸茸| 久久半精品国产99精品国产| 中文字幕国产精品专区| 国产日产韩国av在线| 日本怡春院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视频天堂|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色一情| 中文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97性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熟妇人妻18| 日本一区二区不卡精品|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一无码| 亚洲视频毛片| 久久久亚洲日本精品一区| 户外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七久久之综合七久久| 亚洲va欧美va| 色婷婷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少妇人妻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69国产精品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国语在线| 色婷婷久色国产成人免费| 国产午夜免费高清久久影院|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色戒 | 国产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妻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游戏|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 日韩色久悠悠婷婷综合| 天堂av在线美女免费| 最近中文字幕mv在线资源|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kTV | 人妻少妇喷水意淫诱惑| av免费在线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