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接過歷史的接力棒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的歷史觀

        2019-02-19 07:11:33蔡潤林
        社科縱橫 2019年7期
        關鍵詞:歷史觀特色歷史

        蔡潤林

        (中共中央黨校研究生院 北京 100091)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維護我國政治安全、文化安全的戰(zhàn)略高度,審時度勢,作出了加強意識形態(tài)領域工作力度的決策部署,“建立健全意識形態(tài)工作責任制,把黨委(黨組)落實意識形態(tài)責任制情況納入巡視和巡查工作,加強宣傳輿論陣地管理,加強網(wǎng)絡輿論監(jiān)管,對錯誤思想敢于亮劍、敢于斗爭,堅決遏制各種錯誤思想炒作和蔓延,意識形態(tài)主旋律更加響亮,正能量更加強勁,文化自信得到彰顯?!盵1](P215)歷史作為意識形態(tài)的重要組成部分,歷來受到黨中央高度重視。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和發(fā)展了黨的歷史觀,把傳承發(fā)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如何正確對待中華文明史、中國近代史、中國革命史、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歷史進程納入文化自信核心內(nèi)容和治國理政重要組成部分,針對當代史學研究工作及其實踐探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開展了一系列新實踐,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的歷史觀。這一歷史觀積極回應時代課題,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和現(xiàn)實意義,是指導歷史領域?qū)嵺`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

        一、“中國夢”歷史敘事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的歷史觀

        (一)“中國夢”歷史敘事及其政治內(nèi)涵。2012年11 月15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的講話中對中國歷史做了一番提綱挈領式的論述:“我們的民族是偉大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發(fā)展歷程中,中華民族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近代以后,我們的民族歷經(jīng)磨難,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自那時以來,為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無數(shù)仁人志士奮起抗爭,但一次又一次地失敗了。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后,團結(jié)帶領人民前仆后繼、頑強奮斗,把貧窮落后的舊中國變成日益走向繁榮富強的新中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盵2](P3-4)兩周后,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明確提出“中國夢”思想,即“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爸袊鴫簟敝v話連同之前那段“綱領式”論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的歷史觀的“開山之作”,具有極為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xiàn)實指導作用。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堪稱統(tǒng)領“中國夢”歷史敘事的“總綱”,不但確立了相關歷史宣傳教育工作的基本框架,還明確了歷史人物和事件的價值評判標準——即是否有利于中華民族的復興大業(yè)?!爸袊鴫簟M一步揭示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宣示了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歷史使命,指明了當代中國的發(fā)展方向?!盵3](P14)

        “中國夢”歷史敘事是一部集主題性、目的性、連貫性、統(tǒng)一性于一體的完整宏大敘事。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新起點已經(jīng)開啟的光明前景中,延續(xù)好“中國夢”歷史敘事長卷,需要堅守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這個政治靈魂,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觀激活“歷史化石”。在如何正確認識中國古代史的問題上,尤其在認識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上,就是要以習近平總書記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進行的高度評價為指引,對待傳統(tǒng)文化做好“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把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打理好、建設好。在全面分析認識中國近代史,特別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人民奪取革命勝利,建立新中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奮斗歷程方面,就是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近代以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三大里程碑”的高度概括為引領,全面認識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核心作用,深刻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的歷史觀蘊含的理論特色、鮮明的政治品格、“中國夢”歷史敘事的政治內(nèi)涵。

        (二)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的歷史觀的核心要義和最高政治原則。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 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語重心長地指出:“我們中國共產(chǎn)黨人能不能在日益復雜的國際國內(nèi)環(huán)境下堅持住黨的領導、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做好意識形態(tài)工作,做好宣傳思想工作,要放到這個大背景下來認識?!盵4](P31-32)從“中國夢”歷史敘事中,我們可以強烈的感受到其中最根本的政治目的是論述歷史和人民是怎樣選擇了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xiàn)在和未來更應該堅持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時,這一歷史觀指導下的歷史敘事也是黨和國家政治安全、意識形態(tài)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意識形態(tài)對于中國共產(chǎn)黨來說具有極端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正是意識形態(tài)論證了無產(chǎn)階級登上歷史舞臺、無產(chǎn)階級專政(通過共產(chǎn)黨)的必要性以及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的歷史必然性等根本政治問題。這里還要特別指出一點,上世紀80 年代中后期蘇聯(lián)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做法成為今天中國共產(chǎn)黨的“反面教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蘇聯(lián)為什么解體?蘇共為什么垮臺?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斗爭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蘇聯(lián)歷史、蘇共歷史,否定列寧,否定斯大林,搞歷史虛無主義,思想搞亂了……這是前車之鑒?。 盵5](P113)所以說,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的歷史觀也充分吸取了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在這方面的歷史教訓。

        (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的歷史觀是具有廣闊文明視野的大歷史觀。每當習近平總書記在對歷史主題進行論述的時候,我們經(jīng)常能夠聽到“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170 多年的近代史”以及建黨以來“90 多年的奮斗史”這樣的表述,因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的歷史觀與黨的使命密不可分。黨所領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是前無古人的開創(chuàng)性事業(yè),必將經(jīng)歷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因此,只有用較為長遠的歷史眼光才能認清自身所處的歷史方位,才能不畏懼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正所謂“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同時,這種“大歷史觀”還體現(xiàn)在其擁有廣闊的文明視野。中國文明有著自身的歷史發(fā)展歷程和不同于西方的文化積淀,憑借這一點,黨才能不斷豐富完善“中國智慧”“中國道路”“中國方案”的理論基礎和歷史依據(jù),總結(jié)提煉現(xiàn)實啟迪。

        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的歷史觀的主要實踐

        (一)以“兩個不能否定”思想指導黨史國史研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有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后兩個歷史時期,這是兩個相互聯(lián)系又有重大區(qū)別的時期,但本質(zhì)上都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探索。他明確指出,對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要正確評價,不能用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第一,對于中國共產(chǎn)黨來說,執(zhí)政以來的歷史評價問題是一個涉及執(zhí)政黨評價的根本政治問題,“如果用不正確的觀點簡單地否定這兩個時期或者其中的任何一個時期,必然導致對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否定,也必然導致對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否定?!盵6](P46)因此,“兩個不能否定”成為新時代指導黨史國史研究的最重要最根本的政治原則和政治標準。第二,我們應該全面、準確地理解習近平總書記的論述,“不能否定”指的是政治上的否定,也就是說“黨的領導”這一本質(zhì)不容否定,并不是說歷史上所犯過的具體錯誤也不能否定,不能反思。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 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所指出的那樣:“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對自己的錯誤所抱的態(tài)度,是衡量這個黨是否真正履行對人民群眾所負責任的一個最重要最可靠的尺度。我們黨對自己包括領袖人物的失誤和錯誤歷來采取鄭重的態(tài)度,一是敢于承認,二是正確分析,三是堅決糾正,從而使失誤和錯誤連同黨的成功經(jīng)驗一起成為寶貴的歷史教材?!盵7]中國共產(chǎn)黨一向注意從歷史的經(jīng)驗教訓中學習,如果我們片面地把“兩個不能否定”狹隘地理解為不能否定黨和國家所走過的“曲折”,這絕不是黨對待自身歷史的態(tài)度。如果黨不在1981 年《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徹底否定“文革”這一歷史浩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何以順利開展呢?如果黨不是充分吸取改革開放前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種種不正常不健康的教訓,改革開放后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何以取得一個個重要成果呢?

        (二)加強歷史宣傳教育,通過法律手段維護領袖、英烈人物形象。新時代歷史宣傳教育的重點是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目的是為鼓舞黨和人民的斗志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歷史宣傳教育的主要陣地是各級各類學校,而其主要載體是歷史教科書。因此,自2017 年秋季學期起,教育部統(tǒng)編教材正式走進課堂。到2019 年秋季學期,“部編本”將覆蓋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年級,其中包括歷史教科書。除了學校教育,在各種媒體、文藝作品以及有關反帝侵略、紅色革命的旅游景點中,都可以看到大量的正面歷史宣傳,其教育效果十分顯著。

        此外,歷史紀念日、歷史人物都承載著相應的政治文化。從公眾的歷史認知入手,樹立和培養(yǎng)蘊含其中的歷史認知與政治認同正是設立相關紀念日的目的所在。比如,國家設立抗日戰(zhàn)爭勝利紀念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除了提醒公眾勿忘抗戰(zhàn)歷史,更重要的是把黨在抗戰(zhàn)中的“中流砥柱”形象與民族復興大業(yè)統(tǒng)一起來。

        歷史人物對于人們的歷史認知具有基礎性的符號作用,特別是毛澤東、鄧小平等黨的領袖人物在公眾心中幾乎可以和黨“劃等號”。除了領袖人物,英模人物也是黨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是黨在不同歷史時期所提倡的各種精神的具體承載者,隨著時代的推移更是成為一種政治文化符號,與黨的政治認同、價值認同緊密相關。新時代對領袖人物、英烈人物的形象保護被提升到一個空前的高度,落實在黨紀國法中。比如在2018 年5 月1日實施的《英雄先烈保護法》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禁止歪曲、丑化、褻瀆、否定英雄烈士事跡和精神?!魏谓M織和個人不得在公共場所、互聯(lián)網(wǎng)或者利用廣播電視、電影、出版物等,以侮辱、誹謗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第二十六條還規(guī)定:以侮辱、誹謗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gòu)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gòu)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2018 年8 月18日,新修改的《中國共產(chǎn)黨紀律處分條例》第四十六條第三款也明確規(guī)定:“丑化黨和國家形象,或者詆毀、誣蔑黨和國家領導人、英雄模范,或者歪曲黨的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人民軍隊歷史的”,將視情節(jié)給予從警告直至開除黨籍的處分。黨紀國法的出臺將領袖人物、英烈人物的形象保護上升為黨和國家的意志和行為,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的歷史觀轉(zhuǎn)化為具體政治法律實踐的生動寫照。

        (三)批判所謂“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習近平總書記嚴肅指出,歷史虛無主義就是國內(nèi)外敵對勢力“拿中國革命史、新中國歷史來做文章,竭盡攻擊、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亂人心,煽動推翻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盵5](P113)因此“歷史虛無主義”思潮“更集中地表現(xiàn)在公開否定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革命及其指導思想”。[8](P69)批判“歷史虛無主義”思潮需要針鋒相對,不留情面,以鐵的史實和充分的理論依據(jù),持續(xù)弘揚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人民革命是20 世紀上半葉中國歷史的主旋律,鑄牢中國共產(chǎn)黨政治合法性的歷史根基。

        批判“歷史虛無主義”思潮除了應當注意加強針對性,避免大而化之的“放空炮”,還需要認真思考以下幾個問題。首先,對于歷史人物的評價問題來說,沒有任何一個歷史人物是單面的,是可以僅靠貼幾個“標簽”就能夠說明的。隨著時代的變遷和歷史研究的不斷深入,對于歷史人物的事實和看法都會發(fā)生或多或少的變化。如果一味否定這種變化,把一切歷史人物評價特別是所謂“反面人物”評價的變化都視為“翻案”而加以否定,顯然不是科學的態(tài)度,必須在尊重史實的基礎上樹立“一分為二”的辯證思維和唯物史觀。其次,在對待革命的問題上,任何人都不能不承認革命在20 世紀中國歷史進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沒有辛亥革命就沒有滿清專制政權的倒臺,也就沒有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的建立;沒有新民主主義革命,就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沒有社會主義革命,就沒有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中國大陸的確立。所以說否定革命,不承認革命對于社會發(fā)展的重要作用顯然是不符合史實的,必須正確充分認識革命在推動歷史前進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對于“歷史虛無主義”任意屏蔽、歪曲歷史的卑劣行徑必須加以批判,但也不能僅僅停留在“一批了之”的階段。我們?nèi)绾胃訉嵤虑笫堑貙Υ龤v史,特別是鄭重對待和反思黨和國家的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彎路,把更具體的更有說服力的歷史著述擺到公眾面前,在史學實踐中豐富和發(fā)展唯物史觀,才是有效應對“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長遠的治本之策。

        三、正確認識和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史學實踐面臨的重要問題

        (一)樹立群眾觀點,做好通俗普及工作。歷史研究雖然是專業(yè)性很強的學術活動,但不能否認,一般歷史知識具有極為重要的社會功能,公眾渴望獲得既真實又富有可讀性的歷史閱讀文本。忘記社會、脫離現(xiàn)實的“學術研究”是沒有前途的。當前社會群體特別是青少年的歷史認知問題值得高度關注,一般公眾包括不少領導干部的歷史知識水平普遍較低,這樣的情況如果長期存在下去,對于社會的發(fā)展必然造成消極影響。因此,要高度重視通俗普及工作,特別是把歷史教育有機融入到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激發(fā)廣大青少年學習歷史的興趣。

        由于要充分考慮讀者的閱讀心理和接受水平,通俗史學著述的難度絕不亞于其他學術性研究,甚至更具有挑戰(zhàn)性。此外,通俗不等于庸俗、更不等于低俗,從事這方面工作的學者應當善于協(xié)調(diào)嚴謹?shù)奈娘L與輕松的筆調(diào),實事求是地結(jié)合學術研究的新成果,開展這項極富社會價值的工作,把符合歷史事實的知識和思想傳遞到更多人特別是青少年的頭腦中去。在這一方面,老一輩學者樹立了杰出的榜樣,比如吳晗的《中國歷史常識》、林漢達的《上下五千年》等。

        (二)樹立“問題意識”,避免過分“碎片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不能選擇,現(xiàn)實可以把握,未來可以開創(chuàng)”。歷史是一面鏡子,人類社會就是在不斷總結(jié)借鑒歷史經(jīng)驗和教訓的基礎上向前發(fā)展的。歷史是既成事實,不容否認、掩飾和割裂。研究歷史必須以史實為依據(jù),需要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予以揭示,才能相得益彰,不失偏頗。近些年來,有的學者片面強調(diào)“微觀”的重要性,研究題目越來越小、越來越瑣碎且并無多大意義,這種風氣也影響到不少青年學生?!爸灰姌淠静灰娚帧钡氖穼W研究丟棄了歷史把握人類自身命運的本質(zhì)屬性,片面強調(diào)微觀研究也并不能做到所謂“以小見大”。學者應當對于所要研究的相關歷史問題變化的宏觀趨勢有所把握,樹立“問題意識”在這里便顯得格外重要。著名歷史學家齊錫生認為所謂“問題意識”就是應該“在觀念史的框架下,多想幾步,然后再跳到史料中去?!彼赋?,“如果一開始沒有問題意識,這些史料就沒有任何意義。”[9]歷史研究需要把“宏觀”“微觀”有機結(jié)合起來,在“問題意識”的指引下梳理相關史料,進行研究工作,從而不斷拓展和深化歷史研究,取得兼顧學術價值和社會價值的有意義的研究成果。

        (三)重視理論作用,正確對待“價值中立”。在歷史研究中,應當注重價值中立,盡量避免個人的主觀立場、意識形態(tài)色彩影響到研究的中立性、客觀性,立場和觀點必須服從于歷史事實而不是相反。但是如果認為史學研究存在著純粹的“中立”“客觀”,卻并不符合實際。因為就史料本身來說,已經(jīng)是經(jīng)過主觀意識加工的存在種種偏差的產(chǎn)物;就研究者本身來說,即便最大程度地排除了主觀因素的干擾,但他也必須使用某種“理論”去指引自身的研究,沒有理論的指導,如何取舍史料?沒有理論的指導,何以構(gòu)建研究框架?然而世界上還不存在一種沒有價值色彩的思想理論。

        此外,歷史學者們?nèi)缤渌鐣后w一樣,都是時代的產(chǎn)物,不可避免地具有時代的特點和共性,不可避免地受到當時社會、特別是政治權力的規(guī)制,學者李懷印指出:“事實上,幾乎所有聲稱是學術性的歷史作品,都或多或少地反映著個人意識形態(tài)偏見、審美情趣、道德評判、民族立場和方法論偏好”[10](P4)。學者鄧文初更是鄭重指出:“現(xiàn)代史學的最大幻覺之一,就是歷史學家們冒充科學家,他們宣稱自己沒有政治偏見、沒有價值附加、沒有理論偏見,而是純粹‘客觀’的學者?!麄円詾?,不利用任何理論,也可以梳理歷史事件的因果關系,他們可能覺得,事實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自然而然地形成某種理論。這樣的想法,當然純屬幻想?!盵11](P21)所以說,在歷史研究中應當重視理論作用,正確對待“價值中立”,一個存在理論自覺的歷史學家絕不會否定理論的重要性。

        (四)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正確對待民族史觀。當今世界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民族國家林立的政治生態(tài)中,因此,各國的歷史研究不可能脫離這一基本的政治現(xiàn)實。正常的民族史觀有其合理之處,它反映了各民族國家的民族認同、歷史認同與政治認同。但極端的狹隘的民族史觀盲目自大,鄙視其他民族,嚴重阻礙不同民族之間的正常交流和融合,還會帶來災難性的政治后果以及社會動亂,對此必須堅決反對。

        與此同時,人類的命運從未像今天這樣如此緊密,世界上面臨著需要各國政府和人民團結(jié)合作所要實現(xiàn)的目標,比如共同致力于經(jīng)濟合作,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共同防范和遏制極端思想和恐怖主義活動等等。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重要思想正是基于這樣的歷史眼光和現(xiàn)實基礎。對于歷史研究者來說,要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正確對待民族史觀,認清其合理與不足之處,使公眾更加深刻的認識到:民族不是一成不變的,中國的歷史演變是各民族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雖然各國國情、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等方面不盡相同,但人性是共通的,各國人民對于自由與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共通的,因此人類依舊可以向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目標而不懈努力。正如習近平主席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所發(fā)表的主旨演講中所指出的那樣:“我們要加強世界上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鑒,夯實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文基礎?!盵12]歷史研究特別是世界史研究應當在這方面大有作為,擔負起這光榮的使命。

        猜你喜歡
        歷史觀特色歷史
        特色種植促增收
        中醫(yī)的特色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科學歷史觀
        當代陜西(2019年17期)2019-10-08 07:42:04
        “大歷史觀”與歷史思維培養(yǎng)——以《洋務運動》為例
        完美的特色黨建
        新歷史
        全體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習近平的歷史觀
        學習月刊(2016年2期)2016-07-11 01:52:32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国产精品久色婷婷不卡| 免费无码中文字幕A级毛片| 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午夜| 精品四虎免费观看国产高清| 九九久久精品大片| 亚洲一区二区日韩精品| 18禁免费无码无遮挡不卡网站 | 国产av影片麻豆精品传媒| 国产精彩视频| 亚洲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韩国av| 久久综合九色欧美综合狠狠|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14 | 最近高清中文在线字幕观看| 久久久精品2019免费观看| 97超碰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玖玖资源站亚洲最大的网站| 免费a级毛片无码a∨中文字幕下载| 国产精品对白刺激久久久| 国产一区二区牛影视| 国内国外日产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三人同眠|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影院相关影片 |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精品| 国产又大又黑又粗免费视频| 怡红院a∨人人爰人人爽| 色丁香色婷婷| 91在线观看国产自拍| 一区二区三区字幕中文|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超碰动画| 无码人妻AⅤ一区 二区 三区| 秀人网嫩模李梓熙大尺度| 青青草视频在线观看精品在线| 人妻少妇哀求别拔出来| 俄罗斯老熟妇色xxxx|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人 | 久久91综合国产91久久精品|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蜜桃| 亚洲av手机在线播放| 少妇熟女天堂网av| 精品国产18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