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 瑩
(內蒙古赤峰市新城區(qū)赤峰學院附屬醫(yī)院腫瘤內科,內蒙古 赤峰 024000)
肺癌是一種嚴重危及人群健康安全的惡性腫瘤,具有極高發(fā)病率與病死率。在目前臨床中治療肺癌常用化療方式,但在化療期間容易出現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與焦慮、抑郁消極情緒,對患者康復進程造成嚴重影響。基于此,在現研究中,剖析對肺癌化療患者實施階段性認知行為干預后對其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F將報告呈下:
隨機篩選于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間入院接受肺癌化療的121例患者,分配為參照組(n=60)中,剖析組(n=61),兩組的一般資料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均未發(fā)現顯著差異性(P>0.05),可作對比研究與討論。
參照組(n=60)施以基礎化療護理,即健康宣教、心理疏導、用藥指導等。剖析組(n=61)在基礎護理上加用階段性認知行為干預。階段1:矯正認知?;颊呷朐汉?,發(fā)放健康宣傳手冊;“一對一式”加強溝通與聯系。在與患者交談過程中,了解患者所存在的認知誤區(qū),采取針對性干預措施。護理人員應鼓勵患者主訴,多給予尊重與包容;糾正錯誤認知,并引導其正確、客觀做出自我評價。階段2:行為干預。指導患者如何正確有效學習《肺癌化療知識手冊》,在矯正認知期間同步實施行為干預。在安靜環(huán)境下,幫助患者取半坐臥位或臥位,深呼吸3次,每次約6s;告知患者在指導語與規(guī)定程序的引導下完成肌肉收縮/放松訓練。對于疲勞過度的患者針對性采取行為干預措施,制定個性化運動方式,適當進行有氧運動,遵循勞逸結合方式。
觀察與同步記錄2組的SDS、SAS情況、生活質量。SDS、SAS分值越高,則表明患者抑郁/焦慮程度越嚴重。生活質量評分的判定標準包括軀體、社會、情感、角色、認知、整體健康共6個項目。分值越高,則表明患者生活質量越好。
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中算出本次研究所有數據。
2組在護理前SDS、SAS評分情況差異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護理,剖析組的SDS、SAS的評分少于參照組,差異較大(P<0.05),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表1)
表1 2組的SDS、SAS情況(±s)
表1 2組的SDS、SAS情況(±s)
組別 n 護理階段 SDS SAS剖析組 61 護理前 55.69±6.02 54.29±6.30護理后 42.10±4.82 40.21±5.67參照組 60 護理前 55.43±5.81 53.88±6.50護理后 50.86±5.71 48.50±5.69
剖析組的軀體、社會、情感、角色、認知、整體健康項目得分均高于參照組,差異較大(P<0.05),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表2)
表2 2組的生活質量情況比較(±s)
表2 2組的生活質量情況比較(±s)
項目 剖析組(n=61) 參照組(n=60) P軀體 2.58±0.31 2.01±0.36 <0.05社會 3.08±0.49 3.01±0.56 <0.05情感 2.69±0.35 2.42±0.40 <0.05角色 3.68±0.55 3.25±0.50 <0.05認知 2.01±0.37 1.73±0.30 <0.05整體健康 5.64±0.66 4.32±0.58 <0.05
近年來,隨著我國工業(yè)化、城市化、老齡化的進程發(fā)展迅速,肺癌患病率也隨著不斷升高。肺癌作為臨床中一種常見的惡心腫瘤,對患者健康安全構成重大威脅[1]。通常被確診為肺癌的患者,其精神層面會受到沉重打擊,從而引起抑郁焦慮等悲觀情緒。此外,化療也會造成生理與心理上的改變,增添了巨大心理負擔與患病痛楚,不利于提高生活質量[2]。根據本次研究結果來看,肺癌患者處于診斷懷疑期與恐懼期,錯誤認知、軀體不適等[3]。
在本次研究中,通過發(fā)放并指導患者學習健康知識手冊,一方面提高了患者對肺癌化療的認知程度,另一方面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或消除其內心恐懼心理。護理人員積極引導患者形成積極正向的思想觀念。在行為干預中,通過引導性聯想,使患者身心能夠處于放松愉悅狀態(tài),提高對化療治療的自信心??傊?,階段性認知行為干預對肺癌化療患者具有重大意義。
本研究表明,2組在護理前SDS、SAS評分情況差異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護理,剖析組的SDS、SAS的評分少于參照組(P<0.05);相比于參照組,剖析組的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改善(P<0.05)。
綜上所述,對肺癌化療患者實施階段性認知行為干預,可有效改善其抑郁、焦慮情緒,提高生活質量。在臨床中,具有廣泛實踐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