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_張明蕾 通訊員_ 丁潔
時針緩緩指向下午四點,馮娜手機里的微信群開始頻繁作響。她不用打開微信,就知道這個時間來消息的一定是“基礎公司勞動競賽微信群”,內容則是公司所屬各項目部匯報當天勞動競賽的完成情況。作為公司工會工作負責人,她要做的是收集信息,當月匯總后進行現(xiàn)場通報。
所有項目部各自建立“項目勞動競賽微信群”,項目部經理加入“基礎公司勞動競賽微信群”,每日匯報進度,每月評比,襄陽市總工會聯(lián)手中建三局二公司基礎設施工程公司(以下簡稱基礎公司)打造了一個“互聯(lián)網+”勞動競賽的新模式。
時間回到2017年4月,那時襄陽市總工會和基礎公司想聯(lián)合策劃的項目并沒有“互聯(lián)網+”的影子。他們想研究一個產業(yè)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新點子,重點在勞動競賽上做文章,試點則放在襄陽東津新區(qū)白石街管廊項目。襄陽市總工會全程參與了策劃過程,以多年來央企和市總合作經驗為基礎,探索優(yōu)勢互補的全新工作模式。
“從策劃到實施,我們需要大量溝通,就建了個微信群?!表椖坎拷浝碜T歐說,群里吸納了設計、勘察、施工、建設、監(jiān)理、務工代理人員等全體職工。項目部每月都會在群里發(fā)布當月的勞動競賽時間、地點、內容和要求,職工們可以在群里直接報名,也可以線下找負責人報名。原本為了方便工作開展的舉措,在公司領導考察試點開展情況時被一眼看中,成為全公司范圍內的“互聯(lián)網+”勞動競賽新模式。為了保證新模式順利誕生,襄陽市總工會每個月都會和基礎公司溝通協(xié)調,對活動方案提出修改建議。
2018年3月,基礎公司正式建立兩大微信平臺——基礎公司勞動競賽微信群和項目勞動競賽微信群。前者是基礎公司工作匯報微信群更名而來,公司領導班子、各部門經理、各項目經理全部入群。每天下午4點到8點,各項目經理在群里以圖文形式匯報當日工作情況。后者是各項目自己的微信群,全體員工、各勞務隊伍負責人和全體工友入群,每天發(fā)布勞動競賽信息,通報當日各項工作情況。
“每個項目部指定了1名生產系統(tǒng)專業(yè)人員擔任勞動競賽聯(lián)絡人,負責勞動競賽日常工作,并一對一教會工友利用手機參與競賽活動?!瘪T娜告訴記者。目前,基礎公司近30個項目、1000多名員工、5000多名勞務工人已全部加入“互聯(lián)網+”勞動競賽中,兩大平臺實現(xiàn)了全公司網絡聯(lián)動,全員知曉100%,競賽參與率100%。
每日收集各項目部在微信群里提交的信息,每月進行匯總統(tǒng)計,這項工作馮娜如今已經做得駕輕就熟,因為“工會設計了統(tǒng)一的匯報模板,大家直接填空”。統(tǒng)一的匯報模板有十項內容,包涵施工進度、質量安全、技能比武等方方面面。而在2017年4月份時,譚歐他們考慮的還只是勞動競賽自身內容的擴展。
襄陽東津新區(qū)白石街管廊項目的“七比七賽”是“十項考核”的雛形,初衷是落實勞動競賽的常態(tài)化。“之前的勞動競賽比較零散,大戰(zhàn)一百天什么的,服務某一段時間的生產。”項目質量總監(jiān)、勞動競賽聯(lián)絡人胡紹喜在前期策劃時發(fā)現(xiàn),擴展競賽內容是常態(tài)化必須邁出的第一步。
于是,他們列出了項目從開工到結束的總進度計劃,根據施工進度,將工地現(xiàn)場土方開挖與主體施工穿插、木模板制作與新材料技術應用相結合、主體結構鋼筋制作與管線安裝相銜接,把競賽延伸到項目生產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讓職工在正常施工中參與競賽,在競賽中尋找自己崇拜的師傅。
當基礎公司《互聯(lián)網+勞動競賽活動方案》正式出臺時,“七比七賽”再次被擴充,變成了十項考核。勞動競賽不再是單純意義上的技能比武,而是比施工進度、比質量安全、比設備材料管控、比導師帶徒等全方位比拼。“模板中1-3項每天匯報,4-10項每周五匯報?!焙B喜說,提交匯報材料已經成為自己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在基礎公司每月生產會召開前的那段時間,各項目部經理最為“忐忑”。因為誰的項目是當月勞動競賽考核的后三位,誰就得在生產會上表態(tài)發(fā)言。在基礎公司勞動競賽考核評分表上,十項考核內容各占10分,項目部哪怕有一個短板,排名都會被拉低。
十項考核內容的前三項由基礎公司工程部牽頭考核,后七項由工會辦公室牽頭考核,每月生產會上公布排名情況。當月排名在后三位的,項目經理要在生產會上表態(tài)發(fā)言;連續(xù)兩月排名在后三位的,項目經理就地免職。年底綜合排名在前三名的,分別獎勵3萬元、2萬元、1萬元。
試行的頭一個月,考核結果只進行了排名和通報,沒有給予處罰,項目經理們都松了口氣,馮娜卻因此愈加忙碌。后來每次生產會前,她會接到不少項目經理們的來電,詢問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哪些方面可以改進?!拔⑿湃阂渤闪舜蠹覍W習交流的地方,每天的匯報材料不僅我們會看,各項目經理也會瀏覽參考?!惫緞恿苏娓?,工會地位也隨之提升。
一部手機就是一個網絡競賽平臺,工人可以及時查閱需要掌握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培訓內容,勞動隊負責人可以及時反饋需要解決的問題,項目經理可以及時了解現(xiàn)場各項工作,各項目之間也能形成競賽資源共享、互學互助的競賽模式,公司可以及時掌握各地施工生產情況和競賽進展情況。基礎公司打造的“互聯(lián)網+”勞動競賽新模式用兩大平臺、十項考核,把分散各地的工程項目捏成了團,營造了濃郁的勞動競賽活動氛圍。自2018年3月底開展活動以來,基礎公司開展承臺鋼筋綁扎比武、施工現(xiàn)場環(huán)境治理比武、砌體施工比武等形式多樣的技術比武67次,形成實用性技術論文及工法17篇,申請行業(yè)專利7項,技術認證6項,五小創(chuàng)新成果19項,省級QC成果5篇。產值呈明顯遞增趨勢,比去年同期增長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