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芳芳
1 教學設(shè)想
作為建安時期的經(jīng)典代表作之一,曹操的《短歌行》具有建安作品非常重要的詩文特點,那就是慷慨悲涼之風!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常常把教學重點放在“憂什么”及“如何憂”兩個層面。事實上,盡管這首詩在個別詩句的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難度,但學生通過預習還是可以比較容易解決以上兩個問題的。反倒對于“什么是慷慨悲涼”存在很大的理解難度。為此,筆者嘗試從詩歌情感的角度上,幫助學生理解這一難點:本詩的主要情感確實是“憂”,但這種“憂”并不是萎靡不振的,“憂”背后隱藏的是曹操的壯士悲心、求賢真心、霸主野心;同時通過朗讀、《三國演義》影視作品的范讀、學生仿讀等方式,讓學生領(lǐng)會《短歌行》的慷慨悲涼之風。
2 教學目標
1.語言目標:誦讀詩歌,把握朗讀節(jié)奏,體會形式特點
2.思維目標:理解詩人“憂”的情感,領(lǐng)會詩人“憂”背后的壯士悲心、求賢真心、霸主野心
3.審美目標:理解比喻、用典等藝術(shù)手法及其表達效果
【教學重點】理解比喻、用典等藝術(shù)手法及其表達效果
【教學難點】領(lǐng)會詩人“憂”背后的壯士悲心、求賢真心、霸主野心
3 教學過程
一、教學導入
猜英文句子的翻譯:Speak of the devil, and he appears.引出古往今來對曹操褒貶不一的評價。曹操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呢?今天我們不妨換一個角度,從曹操本人的詩歌《短歌行》入手,去聽聽曹操的心聲,感受曹操的內(nèi)心。
二、朗讀詩歌,初步感知
1.解題:題目《短歌行》,屬于漢樂府詩題。?所謂短歌,一般認為是詩歌音節(jié)的長短。?“行”代表的是體裁。④這首詩也是一首配樂的歌。從歌的角度來說,每四句為一章,每兩章為一節(jié)。整首詩共八章四節(jié)。
2.朗讀全詩,教師點評。
三、品讀詩歌,深入理解
(一)“文有文眼,詩有詩眼?!边@首詩的詩眼是什么?
明確:“憂”作為主要情感,貫穿全詩。
(二)任務活動:理解詩歌感情,賞析表達技巧
詩人在憂什么?他又是如何表達他內(nèi)心“憂”的情感的呢?
(小組合作完成,每組負責解讀一節(jié)詩歌內(nèi)容。)
第一節(jié):“對酒當歌……唯有杜康?!?/p>
預設(shè)學生解讀:憂人生短暫(比喻)
1.組長解說答案。
問1:哪里看出憂人生短暫?
①人生幾何!②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比喻)
補充背景資料:曹操寫這首詩的年齡(53歲)、三國時期人均壽命50來歲。從中讀出人生短暫的深深憂苦!
問2:這種憂是不是萎靡不振的呢?
2.補充講解:“憂”背后的“壯志悲心”
(1)“人生幾何!”
問:如果感嘆號改成是問號,有什么不同?
問號:不知道多少而問,更多的是一種不明方向的迷茫感;
感嘆號:是知道的,但對此發(fā)出感嘆,是一種了然于心的意味深長。
(成天渾渾噩噩的人是不會感慨人生短暫,但凡發(fā)出這類感嘆的,都是有目標的人,甚至是有遠大人生目標的人。)
(2)“慨當以慷”
《說文解字》:慨,忼慨,壯士不得志也,從心。
《古代漢語詞典》:慷,意氣激昂。
可見這里還隱含著另一種憂,是壯志難酬之憂,功業(yè)未就之憂。然而這些憂又不是萎靡不振的,而是帶著壯士不得志的一種激憤。慷慨:不僅是歌聲慷慨,還指情感上的一種激昂。
明確:詩人并沒有完全被那些憂思淹沒,而是把那種憂思悲苦和“慷慨”的壯士氣概結(jié)合起來,是一種壯士悲心。把憂苦上升為豪情,這也是建安時期作品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建安時期這種慷慨悲涼的詩文風格,就是我們常說的“建安風骨”。所以,朗讀的時候,我們不但要讀出人生短暫的悲涼之感,還要讀出里面隱含的壯士氣概,也就是讀出那種壯士悲心。
3.聽讀領(lǐng)會“憂”背后的“壯士悲心”
請學生試讀;?聽影視音頻感受慷慨悲涼的“壯士悲心”;?模仿音頻,再次朗讀體驗。
第二節(jié):“青青子衿……鼓瑟吹笙。”
預設(shè):憂人才(用典)
1.組長解說答案。
問1:哪里看出憂人才?(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問2:曹操用思念情人的詩句來表達自己對人才的思慕之情,起到什么效果?
明確:①非常形象地傳達出對人才渴慕;
補:《花間集》中牛希濟《生查子》的詩句: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和《鄭風·子衿》里的姑娘一樣,看山山是你,看水水是你,看到所有青綠色的東西都讓我想起你。這種感情多么感人?。〔懿儆孟嗨贾閬韨鬟_對賢才的思慕,人才們聽了得多感動!
②含蓄委婉,又意蘊豐富。
補《鄭風·子衿》后面的詩句:“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縱我不往,子寧不來?”曹操用這兩句詩,是有潛臺詞的,那就是:就算我沒有去找你們,你們?yōu)槭裁床恢鲃觼硗侗嘉夷兀?/p>
2.用典手法解說:所謂用典是指在詩詞中通過各種手法,或引用、或化用、或改用前人的成句、故事。
3.問3:還有哪些字詞也可以體現(xiàn)曹操對人才的那種渴求?(沉吟、但)沉吟,沉思吟想?!暗?,只。只為君。我這首詩只為君而做,這首歌只唱給君聽。多么深情?。∪绻f第一節(jié)是壯志悲心的慷慨之歌,到第二節(jié)就成了求賢若渴的“悠悠”情歌。讀的時候,一定要讀出曹操求賢的真心。
4.問4:后四句跟“憂”人才有什么關(guān)系?
明確:此節(jié)的“憂”,請同學朗讀,要注意這一憂一喜的把握,曹操求賢的真心!
5.聽讀領(lǐng)會“憂”背后的“求賢真心”。(聽讀步驟同上)
第三節(jié):“明明如月……心念舊恩?!?/p>
預設(shè)1:憂人才/理想(比喻)
1.組長解說答案。
問1:憂人才,還是憂理想?各自說說理由。(要說出本體和喻體之間的相似點)
提示:從歌的角度來思考:一首歌一般會有一部分歌詞是被反復重唱的。這重復歌唱的部分,被稱為是主旋律,往往是一首歌想要表達的主要情感。明月比喻的是人才,剛好和上一節(jié)形成一種回環(huán)反復之勢,可以更好地突顯曹操對人才的憂思和渴慕。
問2:明月比喻的是人才,這一節(jié)和上一節(jié)不是重復嗎?是否可以把本節(jié)刪掉呢?
明確:重章疊唱、同中有異
①重章疊唱,強調(diào)情感。(主旋律)
②同中有異。意象上升級:子衿→明月,情感上加深:沉吟→憂從中來,不可斷絕。關(guān)系上更加親密:嘉賓,賓主關(guān)系→心念舊恩,老友關(guān)系。(它不是簡單的重復,主旋律的變奏。)
2.小結(jié):本節(jié)重章疊唱,再次表達自己對人才的憂思,同上一節(jié)一樣,“憂”背后是詩人求賢真心。
3.聽讀領(lǐng)會“憂”背后的“求賢真心”。(聽讀步驟同上)
4 教師總結(jié)
這首詩圍繞“憂”寫了曹操人生苦短之憂、功業(yè)未就之憂、人才難得之憂。但是這種憂不是萎靡不振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讀的時候一定要把握憂背后的壯士悲心、求賢真心、霸主野心的。我們?nèi)嘣僖黄饋碓囈辉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