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冬雪
摘 要:目前,全球化變成了世界各國的熱點問題,它的出現不僅是世界歷史發(fā)展的新階段,更是中國騰飛的新機遇。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國的勞動收入份額出現了較大變化。因此,本論文深入研究全球化背景下勞動收入份額的影響因素,首先對全球化的概念和勞動收入份額的定義進行明確,之后對全球化給國內勞動收入份額造成的影響展開分析,最后,在此基礎上給我國政府提高勞動收入份額提出相關的意見和建議,期望本論文的研究成果能夠為我國經濟水平的發(fā)展貢獻力量。
關鍵詞:全球化;背景;勞動收入份額;建議
1 引言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國勞動收入份額不斷波動,進而為我國帶來了較大的影響,對國內經濟水平發(fā)展十分不利。勞動收入份額下降主要給我國經濟和社會帶來了下述三個影響:第一,使得多投資、少消費經濟體系逐漸成熟。勞動收入份額下降會使得政府財政和投資人利潤明顯上漲,但是投資方與政府的消費意愿步入勞動者強烈,他們更傾向開展投資事業(yè),最終造成少消費、多投資的情況。第二,勞動收入份額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會加大收入差距,使普通勞動者與高收入者的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帶來勞資沖突情況的日益加重。第三,勞動收入份額的下降對構建良好勞動關系十分不利,貧困勞動人口數量的上漲會使得政府社會福利的壓力增大。如今,全球化背景下勞動收入份額下降問題變得日益突出,解決該問題刻不容緩。
2 全球化與勞動收入份額
2.1 全球化的概念
全球化通常主要指經濟全球化,重點涉及到全球市場成型、國際投資日益頻繁、全球信息和資本迅速流動、資源配置世界化等。就深入分析西方國家和我國研究人員關于經濟全球化的概念來說,經濟全球化的概念涵蓋諸多方面,無法單一明確概念的詳細內容。本論文提出,經濟全球化指的是因為生產力水平的迅速提高,導致世界分工步入全新的發(fā)展時期,經濟活動打破地域和國家的限制,世界各個國家的市場逐漸成為一個整體。經濟全球化主要體現在勞動力、科技、信息等生產要素在世界范圍內自由配置,并在貿易、投資等經濟活動的基礎上使得全球各個國家經濟的關系日益密切。
2.2 勞動收入份額的定義
在國民生產總值中勞動者收益總額的比例就被稱為勞動收入份額。一般情況下,在評價國家初次收入分配水平時勞動收入份額都是非常關鍵的指標。通過收入法來測算GDP指的是對生產組織所擁有的一系列生產要素在市場中對應的價格進行測算,而生產要素收入主要包含員工薪酬、公司利潤、資本利益等。而員工薪酬就是勞動者收入,也是勞動者在開展生產活動過程中得到的薪酬總額。勞動者收入涵蓋勞動者得到的所有福利、薪水、獎金等,不僅有貨幣報酬還有著實物報酬,還有出差補貼、公積金、公費旅游等。而勞動者為國企員工、私企員工、外企員工、個體就業(yè)者、外來務工者。
3 全球化對我國勞動收入份額的影響
3.1 貿易全球化帶來的影響
貿易全球化讓中國能夠充分了解全球領先科技,然而如今國內諸多科技都難以自主研發(fā),基本上還是對西方國家的領先科技的學習和模仿,貿易全球化在推動中國積極引入和追趕西方領先科技的過程中,也在努力增強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使得我國生產力和產品技術水平進一步發(fā)展。產品生產過程中所應用的技術種類直接決定了技術對勞動收入份額帶來的影響。如果我國是節(jié)約資本型技術水平得到提高,那么就會帶來大量的勞動力需求,進而使得勞動收入份額的比例提升。倘如我國是節(jié)約勞動型技術水平提高,那么會使得勞動需求量下降,同時帶來勞動收入份額比例的下降。如果技術水平的提高不會帶來勞動收入份額和資本收入份額比重的改變,意味著該技術水平的提高屬于中性。而就中國而言,國內大部分勞動力都是非技能勞動力,由于海外資本和科技的迅速涌入,使得技術密集型行業(yè)和資本密集型行業(yè)的科技水平快速提高,帶來資本收入份額的提高,勞動收入份額的下降。所以,國內科技進步為節(jié)約勞動型,使得我國收入分配差距不平衡的現象進一步加劇。
3.2 投資全球化帶來的影響
在分析投資全球化對我國勞動收入份額影響的過程中,首先將理論方面作為切入點,外商在對我國開展投資活動的過程中,使得我國在生產、產品、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增強,進而為我國帶來技術外溢。由于我國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使得外商直接投資數量迅速增加,也導致西方國家的領先科技進入我國市場,讓我國各行各業(yè)都接觸到了全新科技,也調動了國內研究人員在全新科技和全新理論方面創(chuàng)新和研發(fā)的積極性。與此同時,外商企業(yè)進入我國市場也成為本土公司發(fā)展的典范,例如跨國企業(yè)在我國應用的領先管理模式、生產技術等,本土企業(yè)能夠對其模仿和完善,進而提高自身能力,推動自身發(fā)展。我國公司為了在世界市場中獲得競爭優(yōu)勢,深入分析跨國企業(yè)的管理模式和生產科技,加快企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速度,推動國內公司勞動生產效率的提升。通常情況下,資本密集行業(yè)是技術發(fā)展的頻發(fā)行業(yè),該行業(yè)科技水平的提高會使得國內資本收入得到發(fā)展,帶來資本收入比例的迅速上漲,而勞動收入份額快速下降。在最近幾年中,因為國家大力推動服務行業(yè)發(fā)展,帶來我國勞動收入份額開始逐漸回暖。
3.3 金融全球化帶來的影響
金融全球化可以在全球資本市場的基礎上來推動我國公司的積累更多的資本,西方國家的閑置資金會利用世界借貸市場,讓資本流入到我國公司的生產環(huán)節(jié)。由于金融全球化的不斷進步,對外借款數量也在持續(xù)上漲,我國公司能夠擁有大量資本來開展經營業(yè)務,使得經濟利潤迅速增加,職工福利待遇水平隨之上漲,我國勞動收入份額也開始上漲。
而且,金融全球化帶動了債券、股票等流動金融資產市場的進步,從而能夠將西方國家的閑置資本變成長期資本。實際上,國內在海外市場通過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比重與我國勞動收入份額呈現出負相關的關系。所以,中國在金融全球化的機遇下迅速發(fā)展,世界證券市場中充斥著我國大量的股票和債權,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讓我國企業(yè)擁有諸多的長期資本,這讓我國企業(yè)的投資資本進一步增強,其投資利潤空間隨之上漲,使得企業(yè)降低勞動投入,最終勞動收入份額開始下滑。
4 對策建議
4.1 貿易全球化的相關建議
科技水平的提高能夠很大程度上推動國家經濟發(fā)展,而要素稟賦結構直接影響到國家的科技水平,因為和西方國家進行比較而言,我國和他們的要素稟賦結構并不相同,也就意味著西方國家的領先科技并不會一定和我國相匹配。實際上,發(fā)展中國家引進西方國家科技最好的方法是利用貿易來引進他們的領先科技與生產設施,讓發(fā)展中國家可以學習西方國家的科技發(fā)展方向。而且西方國家的科技水平以資本方為核心,如果在技術創(chuàng)新時沒有結合本國的要素稟賦,必然會帶來資本收入份額由于科技進步而提高,勞動收入份額相應下降。因為中國的要素稟賦結構表現是有著充沛的勞動力數量但是資本較少,所以不能夠盲目進行先進科技的引進,需要努力推動勞動增強型科技的發(fā)展,使我國產業(yè)結構得到優(yōu)化,進而提升人均收入,最后提高勞動收入份額。從我國發(fā)展現狀來說,科技水平進步會導致國內三大區(qū)域勞動收入份額的下降,特別是中部區(qū)域勞動收入份額下降特別明顯,所以,政府需要大力增強勞動增強型科技的發(fā)展,并以我國中部區(qū)域為核心,推動要素稟賦結構的完善和發(fā)展,使勞動收入份額得到提升。
4.2 投資全球化的相關建議
因為外商投資數量的不斷增多,使得國內收入分配受到外商投資的影響程度也持續(xù)上漲。從外商投資的源頭來分析,如今外商投資的密度要遠遠高于亞洲其余國家,所以政府需要出臺更多優(yōu)惠政策,吸引西方國家資本進入中國市場,從而得到大量技術外溢效果。對直接投資中外商投資的比重來分析,在近幾年中,國內外商直接的比重要比其余投資方式更高,大多數外商投資都屬于直接投資,所以可以繼續(xù)提高外商直接投資的比重。從直接投資行業(yè)來說,可以推動本土企業(yè)和外資企業(yè)的合作,調動外資通過企業(yè)并購等方式進入我國市場的積極性。關于外商投資進入我國的行業(yè),政府需要對其適當的引導,利用市場化的手段讓外商投資可以依據我國市場發(fā)展情況進行,以此來提高國內科技水平,增多我國就業(yè)崗位,進而帶動我國勞動者收入的上漲和勞動收入份額的提升。
4.3 金融全球化的相關建議
中國需要大力推動改革開放的發(fā)展,促進金融行業(yè)的成長,使融資渠道多樣化,健全金融市場,并盡量調低勞動者的貸款條件,通過優(yōu)惠政策降低勞動收入者的稅收,進而使初次收入分配更加科學合理,一方面推動我國經濟發(fā)展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緩解我國貧富差距問題。關于我國三大區(qū)域來說,需要努力提高西方國家在中部區(qū)域的貸款優(yōu)惠力度,降低我國東部區(qū)域在海外市場債權和股權融資的占比。只有如此,我國三大區(qū)域長期資本持有量才會下降,進而更加依賴于勞動利潤,從而帶動勞動人民就業(yè),提高勞動收入份額。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國只能以改革開放的姿態(tài)加快自身,從而在全球化的過程中迅速成長壯大。因此,本論文在全方位分析全球化背景下勞動收入份額影響的過程中,首先從貿易全球化、投資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三個方面入手展開研究,其次針對貿易全球化、投資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對我國勞動收入份額的影響為我國政府提出相應建議,以此為提高我國勞動收入份額出謀劃策,進而解決我國收入差距過大的問題,最終推動國家經濟水平提高和實現社會平穩(wěn)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詹舒琴,楊君.全球價值鏈嵌入對中國制造行業(yè)勞動收入份額的影響分析——基于嵌入環(huán)節(jié)異質性視角[J].浙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40(04):338-344.
[2]張彤進,任碧云.包容性金融發(fā)展與勞動收入份額的關系:來自中國的經驗證據[J].南開經濟研究,2016(03):90-105.
[3]吳振華.經濟全球化對我國勞動收入份額影響機制研究——基于面板數據模型[J].黨政干部學刊,2015(07):4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