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期
研究報告
2011—2017年實驗動物遺傳質(zhì)量評價能力驗證結果分析
王 洪,魏 杰,付 瑞,等(1)
深Ⅱ度燙傷后小型豬皮膚愈合的組織病理學研究
邱 波,王 艷,鄭曉霞,等(5)
GLP屏障環(huán)境動物實驗室SD大鼠標準生物學指標的建立
王麗芳,代寶強,譚余慶,等(10)
婦糜康陰道栓長期給藥對家兔血液生理生化指標的影響
孟 莉,向紹杰,劉小虎,等(17)
行為箱形狀對小鼠新物體識別實驗結果的影響
杜艷芳,楊 洋,畢田田,等(22)
RT-qPCR檢測Wistar大鼠黃嘌呤脫氫酶/氧化酶基因轉(zhuǎn)錄水平方法的建立
王陳蕓,李哲麗,葉尤松,等(26)
六種核酸提取試劑盒對糞樣中小鼠肝炎病毒核酸提取效率的比較
桂 飛,楊偉偉,俞利平,等(31)
新生鼠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模型建立方法的改進及評價
席世兵,楊 敏,謝集建,等(36)
不同劑量異丙腎上腺素致小鼠慢性心肌缺血模型的制備及評價標準的建立
朱竟赫,劉 馳,劉 禾,等(41)
大鼠與鯽魚腸道內(nèi)含物中微生物菌群的研究
陳芳梅,李 偉,劉 蔚,等(48)
重組人干擾素內(nèi)皮抑制肽融合蛋白抗腫瘤藥效的研究
劉賀煜,王 瑩,劉錦輝,等(52)
半夏瀉心湯對衰老大鼠學習記憶能力的改善及分子機制
彭 旭,張曉梅,何學令,等(55)
不同功率532 nm激光誘導棕色挪威大鼠脈絡膜新生血管模型的實驗研究
孟 梁,梁鳳鳴,王 莉,等(62)
研究簡報
哺乳期小鼠人工喂養(yǎng)初探
程如越,何 方,石 磊,等(68)
高脂飲食誘導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簡介及技術要點探討
朱瀟旭,段小花,王春霞,等(73)
昆明小鼠放射性肺炎病理觀察
楊 鈐,馮瑪莉,朱麗娜,等(77)
研究進展
大鼠細小病毒檢測技術研究進展
吳定宇,呂瑞青,彭 芳(80)
第2期
研究報告
長爪沙鼠CST3序列同源性分析及蛋白體外表達
王 妍,郭 萌,杜小燕,等(1)
帕金森病食蟹猴系統(tǒng)性模型構建與在體臨床過程的動態(tài)評價研究
馬任馳,羅斌斌,岳 峰(9)
人參煎劑對實驗紅鯽經(jīng)137Cs輻射后肝腎組織HSP70表達量的影響
李登科,彭贊平,陳科潔,等(16)
建立小鼠學習記憶損傷模型的方法學研究
童 慶,吳曉軍,張盼紅,等(21)
菌群感應AHLs分子對小鼠腸道菌群多樣性影響的分析
付凱飛,李 軍,王欲曉,等(27)
猴T淋巴細胞趨向性病毒l型RPA和熒光RPA檢測方法的建立
熊 煒,林穎崢,魏曉鋒,等(33)
不同濃度茶多酚服用對小鼠腸道菌群的影響研究
于子婷(38)
異丙腎上腺素誘發(fā)大鼠特異性心肌缺血所引起心肌細胞病理組織的變化
李 想,向紹杰,趙 磊,等(42)
不同周齡、性別、環(huán)境下SD大鼠自發(fā)病變的病理學研究
李恒華,施汀蘭,王天文,等(47)
一種比格犬失血性休克模型的建立
陳健釗,陳潔君,李日許,等(55)
靜脈注射環(huán)磷酰胺對新西蘭兔胚胎和胎仔的發(fā)育毒性研究
龔英菲,曾現(xiàn)歡,趙維俊,等(58)
注射用促肝細胞生長素中組胺類物質(zhì)檢查和降壓物質(zhì)檢查的比較研究
吳賢生,黃甘泉,楊嘉俊,等(63)
研究簡報
實驗動物磁共振成像系統(tǒng)的激光定位儀的制作與應用
王戰(zhàn)京,雷建鋒,趙媛媛,等(69)
實驗動物仁慈終點及安樂死的法規(guī)現(xiàn)狀與思考
史光華,李麟輝,呂龍寶,等(72)
一種快速取大鼠膝關節(jié)滑膜的方法介紹
鄧 超,孔立紅(76)
研究進展
小型豬近交系鑒定研究進展
馮書堂,牟玉蓮,王太平,等(78)
淺析面癱動物模型的制備與比較
李小娟,趙中亭,曹朝霞,等(83)
第3期
研究報告
補骨脂酚對去勢導致雄性小鼠骨質(zhì)疏松的治療
張盼陽,王昭昕,袁曉美,等(1)
補骨脂的不同提取物對大鼠毒性的初步研究
王昭昕,楊 莉,盧國彥,等(6)
不同墊料對SPF級KM小鼠學習記憶能力的影響
胡建武,李樹梅,梁俊仕,等(13)
2018年5月北京市嚙齒類實驗動物質(zhì)量抽查的病理檢測
倪家敏,李淼煊,張茜茜,等(18)
結腸杯狀細胞染色的結果比較研究
高琛琛,薛曉偉,劉玥宏,等(25)
實驗動物支氣管鮑特桿菌氏菌檢測能力驗證結果與分析
邢 進,馮育芳,王 洪,等(30)
拉布拉多犬與金毛尋回獵犬基因組中與髖關節(jié)發(fā)育不良相關基因COL6A3、FN1的SNP位點檢測
白 靜,馬雪娜,陳舒婷,等(35)
導盲犬和淘汰犬腸道菌群的差異性研究
董建一,許 堯,胡雨奇,等(40)
右美托咪定通過抑制NLRP3炎性體激活減輕高氧誘導的急性肺損傷
李 剛,喻紅彪, 任思宏(48)
卵細胞體外成熟(IVM)在小鼠生物凈化中的應用
杜江濤,武曉靜,戴方偉,等(53)
維丙胺聯(lián)合鹽酸氟西汀對抑郁癥小鼠的作用研究
伍錫棟,謝 夢,寇 光,等(58)
應用微衛(wèi)星DNA標記對廣西食蟹猴的遺傳學研究
張潔宏,覃輝艷,李 彬,等(63)
電凝法制作Balb/c小鼠局灶性腦缺血模型的實驗研究
張雪梅,李 兵,陳立杰,等(69)
研究簡報
探討藥物GLP機構致癌試驗中嚙齒類動物的臨床檢查
李春令,劉增祥,劉金鑫,等(74)
屏障動物房書虱爆發(fā)、處置與風險評估
張金梅,康 康,陳國元,等(77)
研究進展
抑郁癥動物模型的研究進展
苗茸茸,曲顯俊(80)
結直腸癌肝轉(zhuǎn)移動物模型研究進展
喬大偉, 李玉芳, 李勝男,等(86)
第4期
研究報告
高糖高脂飼料誘導的小型豬肥胖模型
相 磊,陳 華,趙德明(1)
精神依賴藥物成癮模型建立及小腦Bax基因的表達
謝明仁,俞發(fā)榮(6)
不同時期綠色熒光裸鼠雌鼠血漿及組織中性激素水平變化
尤金煒,董 敏,劉 彪,等(10)
微衛(wèi)星與生化位點法對BALB/c小鼠遺傳檢測比較分析
覃輝艷,陳華鳳,王 芳,等(14)
兔膝骨關節(jié)炎模型的建立及評價
歐慧瑜,李瑞鵬,邵珍怡,等(18)
DHEA對小鼠超排卵和卵母細胞質(zhì)量的影響
何 巖,于 洋,董婉維,等(22)
四氯化碳誘導近交系C57BL/6小鼠建立肝纖維化模型
劉甦蘇,霍桂桃,王辰飛,等(28)
高脂血癥食蟹猴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楊永立,李 鋒,汪云龍,等(31)
Ⅰ型干擾素受體(Ifnar)基因敲除小鼠的繁育及基因型鑒定
陳亞坤,孫 婧,蔣亞君,等(35)
過氧化氫酶-2能力驗證樣品的制備及其均一性和穩(wěn)定性測定
魏 杰,王 洪,賈松華,等(39)
病毒性心肌炎與人類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多態(tài)性的相關性研究
劉嫚嫚,都鵬飛(44)
膨化對實驗犬糧營養(yǎng)成分影響的研究
李慧賢,常銀蓮,卓志勇,等(51)
小動物micro-CT與超聲及主動脈插管術評價左心室功能的比較研究
劉春蕾,李 晨,李 鑫,等(55)
CMU/1和CMU/2近交系長爪沙鼠臟器系數(shù)的比較
馬蘭芝,李 迎,尚世臣,等(60)
西方膳食對載脂蛋白E敲除小鼠的影響
楊 林,黎桂玲,劉 科,等(63)
研究簡報
抽取小鼠腦脊液簡便易行的新方法
桂 青,陳碧玉,劉翰琛,等(68)
獨立通風籠盒系統(tǒng)內(nèi)傳熱傳質(zhì)分析
張建平,傅江南(71)
實驗動物設施運行中“三廢”管理
盧 靜,孟 霞,陳柏安(77)
研究進展
貓遺傳多態(tài)性的研究進展
賈松華,岳秉飛(81)
重建人類免疫系統(tǒng)的人源化小鼠模型及其在血液系統(tǒng)疾病研究中的應用
龍 杰,楊志剛(86)
第5期
研究報告
ICR小鼠體內(nèi)染色體畸變試驗的優(yōu)化
霍桂桃,胡燕平,楊 瑩,等(1)
SLC1A2基因SNP位點與拉布拉多和金毛獵犬活躍度的相關性研究
馬雪娜,白 靜,陳舒婷,等(9)
顱腦損傷后認知障礙大鼠模型的制備及評價
郭新榮,馬小衛(wèi)(15)
靜脈血細胞懸液放置時間對小鼠血常規(guī)測定的影響
康愛君,劉君芳,李雨薇,等(21)
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大鼠模型的建立
莫 毅,劉 超,崔士龍,等(25)
小鼠胚胎移植技術優(yōu)化及對巨細胞病毒凈化研究
杜 凱,李文光,吳德國,等(31)
牛皰疹病毒Ⅰ型(BHV-1)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的建立及應用
王 吉,付 瑞,李曉波,等(35)
不同階段幼齡SD大鼠血液指標差異的探討
孫 超,黃維芝,孫俊梅,等(42)
芬必得對大鼠腰椎間盤突出癥模型的療效評價
陳迪新,李瑞鵬,歐慧瑜,等(47)
小鼠慢性肝損傷周期性病變研究
孟 霞,李 夢,翟亞南,等(54)
實驗動物常見支原體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建立
辛聞婷,楊媛媛,王馨宇,等(60)
MuSK重癥肌無力小鼠模型的建立
劉潺潺,李 婷(66)
蒲滑散對實驗大鼠慢性腎衰的作用研究
徐為公,徐 鵬,周立冬(69)
研究簡報
實驗小鼠腎勻漿中肽酶-3樣本穩(wěn)定性分析
王 洪,魏 杰,馮育芳,等(73)
建立Wistar大鼠全厚植皮模型的實驗方法
周錦烽,郝 超,鄒忠桃(77)
研究進展
小鼠諾如病毒分子生物學研究進展
趙 娜,趙歆伊,孟 琦,等(81)
大、小鼠CO2安樂死方法研究
何嘉玲,王天奇,張長勇,等(85)
第6期
研究報告
腦栓通膠囊對動脈粥樣硬化小鼠血脂水平的影響
劉婷婷,孫芳玲,趙學慶,等(1)
實驗動物雪貂阿留申病病毒核酸檢測方法的建立
趙 鵬,郭 智,佟 巍,等(5)
無菌大鼠深二度燙傷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機體炎性反應的研究
李鴻雁,顏克松,馬東升,等(9)
不同小鼠肝炎病毒對ELISA方法檢測其血清抗體的影響
吳朋朋,白 冰,張彩勤,等(15)
長期精神緊張建立抑郁癥模型
龔 宇,徐騰鶴,錢婷婷,等(23)
Hartley豚鼠SPF級核心種群生長曲線與血液生理生化指標測定
武衛(wèi)國,范 濤,王 洪,等(27)
小鼠巨細胞病毒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的建立及應用
李曉波,付 瑞,王 吉,等(33)
博來霉素和內(nèi)毒素對兩種品系小鼠肺纖維化模型的比較研究
何文涓,吳小瑜,袁志堅,等(39)
黃芪多糖對繁殖獼猴生長性能、血液生理生化指標及腹瀉發(fā)病率的影響
陳麗雄,王俊斌,李艷艷,等(44)
研究簡報
5周齡至109周齡Wistar大鼠體質(zhì)量的正常參考值及增長速度
陳 巍,侯粉霞,楊慧芳(50)
香煙煙霧染毒改良方法的應用
蔣新格,趙晨陽,樊 興,等(55)
研究進展
應激性抑郁動物模型評價方法研究進展
曲書苑,龐寶興(59)
尾吊模擬失重對大鼠、小鼠多種器官系統(tǒng)的影響
魏洪鑫,寧鈞宇(64)
實驗動物飼料營養(yǎng)特點及質(zhì)量影響因素
史 良,張海峰(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