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宏科
(陜西鐵路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 陜西 渭南 714000)
眾所周知,我國地大物博,南北方之間的土質差異以及地質環(huán)境存在著具有巨大的差異,因此在開展施工工作時,根據地理位置的不同,其采用的深基坑技術也有所不同。同時這也加大了施工人員作業(yè)的困難,因此,在不同的地區(qū),采取相應的深基坑支護的施工方法并合理運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為后續(xù)工作的有序開展提供可供操作的實踐意義。
在開展施工工作前,有一項工程量巨大而又必須做的工作就是需要事先對施工現場的土質進行檢測,若是檢測的結果不夠準確存在誤差,就會對深基坑技術的實際操作造成諸多不便。這個過程需要專業(yè)人員運用相關專業(yè)技能耐心處理。
1、鋼板樁支護
鋼板樁支護在土建基礎深基坑施工過程中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類型,其主要是采用熱軋鎖扣式或槽鋼式進行處理,通常采用一些適合的操作簡單的方式進行正確連接,從而形成一個鋼板墻,達到遮擋、強化其應用的效果。采用鋼板樁支護的優(yōu)點在于操作步驟簡單,缺點則是對外部環(huán)境的變化比較敏感等。鋼板樁支護技術不僅適用于比較深層的深基坑結構中,在土質松軟的結構中同樣能夠達到很好的應用效果。
2、排樁支護
排樁支護同樣也是在土建基礎深基坑施工過程中一種比較常見的類型,其主要是采用挖孔和鉆孔的方式利用混凝土灌注樁,從而建造出排樁支護結構。采用排樁支護的優(yōu)點在于在施工過程中不會產生較大的噪音、給土質帶來的不良影響較小,其缺點是在構建排樁支護的過程中,需要用混凝土帽梁連接,以達到鞏固強化的效果,但就要將周圍砂石和地下水的受影響程度考慮在內。
3、深層攪拌支護
深層攪拌支護是通過先將水泥與固化劑混合在一起,在借助機器把固化劑與軟土劑進行充分攪拌,在化學反應作用下,使其逐步硬化,達到在施工過程中保障其牢固性與穩(wěn)定性的目的。
4、地下連續(xù)墻
地下連續(xù)墻主要是采用混凝土澆灌的方法,其在防水防滲透方面的應用效果顯著。一般的,這種地下連續(xù)墻的厚度基本控制在 600mm-800mm之間,能夠起到支撐整體的效果,并且可作為永久性結構投入使用。任何事物的發(fā)展都具有兩面性,當施工量比較大時,其使用成本也在不斷增加,有關部門應該對出現的這一問題予以高度重視。
某項目建筑實體高78米,屬于基礎施工區(qū)域的地下施工面積為7500平方米,工程整體建筑結構呈現平面狀,有兩層屬于地下結構范圍,深基坑挖掘深度距地面18米左右。其主要參數如下:
1、A型錨桿及土釘墻支護(南、北邊坡)
該基坑邊坡高度為12米,采用土釘噴錨支護方案,有效支護高度12米,設置土釘 8排,放坡坡比為 1:02,土釘墻支護采用洛陽鏟人工成孔,土釘孔直徑130毫米、傾角15°,土釘水平間距1.5米,以梅花形布置。
2、B型土釘墻(西坡)
根據設計方案該基坑邊坡底標高391.85米,采用土釘噴錨支護方案,有效支護高度4.6米,設置土釘3排,垂直開挖,土釘水平間距1.8米,垂直間距1.4米,以十字形布置。
3、C型錨桿及土釘墻支護(東坡北段)
根據設計方案該基坑邊坡高度14.85米,采用土釘噴錨支護方案,有效支護高度14.85米,設置土釘8排,放坡坡比1:0.1,土釘水平間距1.5m,垂直間距1.4m,以梅花形布置。
4、D型錨桿及土釘墻支護(東坡南段)
根據設計方案該基坑邊坡高度14.85m,采用土釘噴錨支護方案,有效支護高度14.85米,設置土釘9排,放坡坡比1:0.1,土釘水平間距1.5米,垂直間距1.5米,以梅花形布置。
5、E型排樁支護(南側)
根據設計該基坑邊坡高度12米,建筑物外墻邊線緊鄰用地紅線,采取排樁墻支護方案。排樁墻總長度為40米,樁徑為700毫米,樁長27米,樁間距1.4米。
在挖掘過程中,要及時清理土方并把其運出施工現場,努力降低對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程度。對于施工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都要事先做好充分準備以及應急預案,當出現問題時,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備,在事情妥善處理后再進行施工。
必須開展針對基坑支護結構的監(jiān)測管理工作,有利于及時掌握施工情況與施工進度,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把結構的強度以及完整性和位移的變動情況作為開展監(jiān)測工作的重點,一旦出現任何問題,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及時解決問題,檢查是否出現人員傷亡,然后要做的就是增加監(jiān)測的頻率,使施工現場的任何情況都在可預測的范圍之內。
再開始深基坑施工之前,要做好以下幾點準備工作:首先要充分考慮到挖掘基坑可能會使墻體遭到破壞從而造成不可預計的嚴重后果,其次在施工過程中,要把地質、水土、施工環(huán)境等要素相結合,綜合考量過后再開展施工工作。
周圍建筑物和各種類型的支護在一定程度上都會受到深基坑工作的影響,尤其是各種支護結構,日復一日的經受溫度、壓強等因素的侵蝕,長期以往會出現腐蝕、銹蝕的情況。這就需要有專門的專家團隊共同探討如何在極限情況下延長各種支護結構的使用壽命。
無論是開展什么工作,做好前期的勘查工作都是至關重要的一步。而在深基坑支護施工中,深基坑起步階段的工作至關重要,一旦出現問題,會嚴重影響整體進度與質量。因此,要事先針對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進行實地考察,結合圖紙與工作進度安排進行定期審查;在制定工作安排時將所有可能發(fā)生的情況考慮在內,以免在發(fā)生問題時,造成人員混亂、資源浪費的現象。
施工圖紙是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制定的,但是由于其受到地質、水土等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即使制定好了施工計劃,在實施過程中,也會與實際情況產生誤差,這樣就會對施工的進度造成影響。因此要求有關技術人員能夠及時地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準確計算并進行調整。另外,還存在著原計劃與實際施工不符的情況,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由于受到材料成本與經濟效益的影響,使得深基坑技術沒有完全發(fā)揮其效用。
對于我國的土建行業(yè)來說,深基坑支護技術具有很強的實踐意義,在專業(yè)技能與實際操作方面,對于施工人員以及程序操作員都有很高的技術要求。就目前的形勢來看,在深基坑支護技術方面還存在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深基坑技術的高低對土建基礎質量的高低有直接影響。因此,合理利用這一技術并在此基礎上多多注重操作的細節(jié),使得整個施工過程嚴格、有序的進行,從而保障土建基礎施工的安全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