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園 侯 聰 鄧 穎 劉恒煉 陳 麗 袁 萍
(重慶市中醫(yī)院,重慶 400021)
盆腔炎性疾病病變部位位于女性內生殖器和周圍結締組織及盆腔腹膜,主要包括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輸卵管卵巢膿腫,盆腔腹膜炎[1],并以輸卵管炎和輸卵管卵巢炎最常見,以下腹部及腰骶部疼痛,白帶及月經異常為主要臨床表現[2]。盆腔炎性疾病具有發(fā)病急,危害性大等特點,可導致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對患者的生活具有嚴重的影響。既往西醫(yī)治療以抗菌藥物為主,左氧氟沙星屬于喹諾酮類廣譜抗菌藥,對葡萄球菌等革蘭陽性菌,厭氧菌以及銅綠假單胞菌,淋病奈瑟菌等革蘭陰性菌均有很強的抗菌活性,并且對支原體和衣原體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3]。但很多患者,尤其是反復發(fā)作的患者療效不佳,容易產生耐藥性,因此中醫(yī)在盆腔炎性疾病的治療中優(yōu)勢明顯。
婦安康口服液由桃仁、牡丹皮、枳實、忍冬藤、蒲公英、甘草等組成,具有清解郁熱,化瘀止痛的功效[4]。治療因濕熱外邪引起的盆腔炎性疾病有很好的療效。本研究通過采用婦安康口服液聯合左氧氟沙星治療盆腔炎性疾病,取得了滿意效果?,F報告如下。
1.1 病例選擇 診斷標準:盆腔炎性疾病西醫(yī)診斷參照2010年美國CDC診斷標準[4],盆腔炎性疾病的中醫(yī)診斷標準參照《中醫(yī)婦科學》中“婦人腹痛”“帶下病”臨床辨證標準[5]。 納入標準:年齡 20~45歲;診斷明確;簽署知情同意書;程序符合重慶市中醫(yī)院人體試驗委員會所制定的倫理學標準,得到該委員會的批準。排除標準:合并其他臟器重要疾?。蝗焉锲诨虿溉槠趮D女;依從性差,隨訪差者;對本研究中的藥物有過敏史者;自愿退出實驗者。
1.2 臨床資料 選取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重慶市中醫(yī)院婦科接受治療的盆腔炎性疾病患者120例,根據患者就診順序編號,分配選取的隨機數字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每組各60例。治療組平均年齡(36.96±5.78)歲;孕產次(1.29±0.71)次;病程(3.33±0.47) d。 下腹部疼痛不適34例,腰骶部脹痛19例,帶下量多7例。 對照組平均年齡(37.15±5.22)歲;孕產次(1.35±0.78)次;病程(3.35±0.45) d。 下腹部疼痛不適 35 例,腰骶部脹痛18例,帶下量多7例。兩組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3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均取分泌物作細菌培養(yǎng)及藥敏試驗,全部受試者對左氧氟沙星敏感。對照組予乳酸左氧氟沙星(安徽雙鶴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規(guī)格 0.3 g,國藥準字 H20033965),每次 100 mL,靜脈滴注,每日2次。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口服婦安康口服液(院內制劑,規(guī)格:100 mL,渝藥制字Z20051102),每次20 mL,每日3次,連續(xù)治療15 d。
1.4 療效標準 依據 《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6]擬定。痊愈:下腹部及腰骶部疼痛消失,婦科檢查及理化檢查正常,證候,體征積分療效指數N≥95%。顯效:下腹部及腰骶部疼痛明顯減輕,婦科檢查及理化檢查有所改善,證候、體征積分療效指數N≥70%,<95%。有效:下腹部及腰骶部疼痛減輕,婦科檢查及理化檢查有所改善,證候、體征積分療效指數N≥30%,<70%。無效:下腹部及腰骶部疼痛無改善或病情加重,婦科檢查及理化檢查無改善或有所加重,證候、體征積疼痛無改善或加重,婦科檢查及理化檢查無改善或加重,證候、體征。出現率為所觀察病例中出現該癥狀的比率。依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6],癥狀出現率=癥狀出現例數/總觀察例數×100%,癥狀消失率=癥狀痊愈例數/癥狀出現例數×100%
1.5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9.0統計軟件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樣本率采用二項式分布概率函數計算概率;計量資料以(±s)表示;兩組比較,若滿足正態(tài)性和方差齊性則采用成組或配對t檢驗,若不滿足正態(tài)性和方差齊性則用非參數檢驗 (計量資料的秩和檢驗);等級資料采用非參數檢驗(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臨床癥狀出現率及消失率比較 見表2。觀察組下腹疼痛,帶下量多,腰骶部疼痛等證候的改善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表2 兩組臨床證候出現率及消失率比較[n(%)]
2.3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見表3。兩組惡心嘔吐、頭暈頭痛,腹瀉、便秘等不良發(fā)生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3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n)
盆腔炎性疾病是婦科常見的疾病之一。據國內相關資料報道,該病發(fā)病年齡多為25~40歲,發(fā)病率在30%~60%。引起盆腔炎性疾病的病原體有內源性病原體感染和外源性病原體感染。
左氧氟沙星對包括厭氧菌在內的革蘭陽性菌和革蘭陰性菌具有高度的抗菌活性。盆腔炎性疾病容易導致盆腔組織增厚、粘連等,從而影響病變部位的血液循環(huán),對抗菌藥物的吸收欠佳[7]。同時廣譜抗菌藥物應用的弊端一方面是難以逆轉組織增厚、粘連等病理改變,另一方面可能導致新型耐藥菌的出現[8]。因此單一運用抗菌藥物臨床效果不理想。
中醫(yī)學雖沒有與 “盆腔炎性疾病”完全對應的病名,但根據其癥、病、脈歸屬于中醫(yī)婦科的“婦人腹痛”“帶下病”等范疇。現代多數醫(yī)家認為本病的主要致病原因與寒、濕、瘀、熱等因素有關;主要病機為邪客沖任、帶脈、胞脈、胞宮,而致濕熱瘀結、氣滯血瘀、寒凝血瘀、虛實夾雜等,臨床上以濕熱瘀結證為多見[9]。熱為陽邪,其性炎上。因其特性,致病后多表現為陽熱性質的特點。孕前、產褥期,熱邪更易乘虛而入,損傷沖任、熱邪結聚胞中,“熱盛肉腐”表現為盆腔炎性疾病或盆腔膿腫[10]。“瘀”是目前較為公認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的病理核心,貫穿與病程發(fā)展的整個階段。
婦安康口服液是重慶市中醫(yī)院傳統制劑,主要成分為桃仁、牡丹皮、柴胡、赤芍、枳實、忍冬藤、蒲公英、甘草。輔料為苯甲酸鈉。桃仁味苦、甘、性平,能入血分而化瘀生新,其藥性緩和而鈍。研究表明,桃仁可通過改善血流動力學實現活血化瘀的作用[11]。牡丹皮味辛、苦、性微寒,入血分,可涼血、活血,使血涼而不瘀滯,血治而不妄行?,F代研究證明,牡丹皮主要含有丹皮酚等化學成分,具有抗炎、鎮(zhèn)痛、解熱等多重藥理作用[12]。柴胡味苦、辛、性微寒,有疏肝解郁、宣散氣血、散結止痛之功?,F代研究表明,柴胡皂苷對炎性滲出,毛細血管通透性升高,炎癥介質釋放和結締組織增生等多種炎癥過程均有抑制作用[13]。赤芍味苦,性微寒,入肝經,赤芍有散邪行血之功,能涼血散瘀,清熱退熱,又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赤芍抗炎的作用主要由赤芍苷產生,可降低體內炎癥因子的水平[14]。枳實味苦,性溫,入大腸經,具有破氣消積,化痰散痞的功效,枳實入血分,以行血中之氣,重用枳實可破氣排膿。研究表明,枳實具有抗菌活性,其中對革蘭陽性菌的抑制活性較革蘭陰性菌強[15]。忍冬藤性辛、甘、寒,《本草綱目》載忍冬藤能治“一切風濕氣機諸腫毒,疥蘚,散熱解毒”,研究表明忍冬藤治療慢性盆腔性疾病炎,療效顯著[16]。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入肝、胃二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和利膽利尿等功能。研究表明:蒲公英具有廣譜的抑菌作用,對革蘭陰性菌、革蘭陰性菌和真菌均有效果,且不產生耐藥性[17]。甘草味甘,性平,具有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的功效。研究表明,甘草的抗炎作用是選擇性地抑制磷脂酶A2和脂加氧酶的活性,從而發(fā)揮抗炎作用[18]。全方共奏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效。
本研究中婦安康口服液聯合左氧氟沙星治療盆腔炎性疾病較單用左氧氟沙星,總有效率、癥狀改善率明顯提高,不良反應無明顯差異。綜上所述,婦安康口服液聯合左氧氟沙星治療盆腔炎性疾病安全有效。